馮占東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酒泉 735000)
在當前中國新的改革趨勢下,國家正在全面推進各大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這也影響礦業誕生了各種新技術、新需求、新模式。而其中起著經濟發展先導性作用的地勘行業,由于存在內部組織管理較弱和外部環境變化劇烈等問題,所以亟需進行改革,改革不僅關系著地勘單位的生存狀況,同時也意味著地勘單位能否順應新的市場經濟背景,所以對要轉型升級的機制進行分析和探究,為地勘行業轉型的發展戰略提供方向,破解地勘行業的發展難題,促進地勘單位經濟穩定發展。
近來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地勘單位在困境中尋求突破,在適應市場調節軌道上已有一定成效,并以轉變觀念、優化行業結構、推廣探采一體化技術等方式做出極大努力。然而需要正視的是地勘單位在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仍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和問題,導致地勘單位無法很好地達成經濟發和改革展所要求的目標。
事業單位改革包含了國有地勘單位改革,而地勘單位在我國事業單位全面深入改革的形式下勢必會對單位進行篩選,現在各省市和自治區的國有地勘單位都已制定了改革方案,然而各地區制定的方案相差極大,導致各單位“一省數局”、“一城多隊”、“百局千隊”的情況并未得到改善。同時各地區國有地勘單位在各項實力和數量上都存在差距,導致發展不均衡,凸顯了行業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市場上也尚未有激勵地勘單位提升自身專業實力的有效機制。
由于不少地勘單位對市場化改革態度過于謹慎,依舊持有觀望后再行動的態度,等待著政策、項目、資金、礦權等方面能成熟,致使統一目標與統一布局難以達成,改革與發展不能同步進行。我們應當看到以下問題:第一是在分類改革中的過渡政策未到全面落實,事企身份是其中最主要的問題,若在退休后按照低收入企業的標準執行,會使不同群體產生恐慌與攀比的心理,阻礙改革的推行。第二是國有地勘單位多年來事企混合的運行模式,導致地勘單位沒有形成符合市場經營特征的、具備公益服務性的考核標準與薪酬激勵機制,且沒有建立起具備公益性和商業性的地質隊伍。第三是尚未很好地適應經營機制在市場競爭中的變化,且探礦權配置尚未解決、各項生產要素市場化率有限,使得企業運營機制和事業管理體制存在嚴重的矛盾?,F今地勘單位仍以勞務型產品占主導。
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關鍵取決于企業的內部特質,即企業內部的各類組織現象?,F今不少地勘單位未具備足夠的轉型升級內在動力,主要體現在:第一是在戰略規劃上不夠完善,導致部分地勘單位出現轉型緩慢,轉型后未能有效提升地勘單位的競爭力。第二是地勘企業家在現有的體制下難以得到成長,未能構建激勵地勘企業家的機制,進而使得傳統領導無力對未來發展轉型進行分析和思考,且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夠敏感,市場化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第三是改革會對職工的既得利益產生較大影響,使得職工一開始期望改革能改善現狀,然而因為工資績效考評和獎勵辦法缺乏分類,改革預期收入效應逐漸降低,打消了職工對改革的積極性。
在當今的經濟背景下,未來只有極少數單位才會完全依托政府,市場化勢必會成為地勘單位改革中的主要指導方向,要把握住市場化趨勢,地勘單位才能擺脫對事業身份的依賴,得到健康發展。地勘單位應當以創新性的思維來應對行業轉型升級的難題。
要完善地勘行業轉型升級制度,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而要做出合理有效的頂層設計就要進行兼顧深度和均衡的研究,以問題為導向、經驗為導向和理論為導向進行制度變革的政策分析。地勘行業的頂層設計要發揮指導性的作用,還需有足夠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清晰一致的思路,自下而上地結合頂層設計,對地勘行業特殊的實際情況和經濟規律進行把握,進行分區指導,分類試點,這樣才能有效地完善地勘行業轉型升級制度。
要在機制上對地勘行業轉型進行激勵,就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鼓勵地勘單位進行轉型、建立保障供給服務有序機制,具體而言需要做到:首先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過程中要堅持公益性與商業性分體運行的原則,積極構建協調機制,創新事企分離的治理結構。鼓勵單位構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的分類。其次在鼓勵地勘單位進行轉型時要配合配套及項目,進行產業扶持,減免土地出讓金。最后建立保障供給服務有序機制時要根據當地地質資料所反映的實際情況,協調有關管理部門,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結構,建立協作機制。
一是地勘單位要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戰略規劃。注意在制定發展戰略時需要和是否轉企的問題分別看待,與此同時要根據當前的環境分析各種可能促進和阻礙轉型的因素?!跋攘矿w后裁衣”,立足實際情況,清晰自己的行業定位,從而制定出科學、有效、合理的戰略規劃。二是要分析并找準地質服務新的增長點,對優勢主業進行發揚,讓優勢主業形成“不可復制、不可替代”的競爭力,對區域特性和資源稀缺性進行研究,并重視差異化發展,讓各個地勘單位不會因為業務同質化而產生不必要的競爭。發展新材料、新能源和對環境條件的監測技術。三是要發展綠色地勘,轉變發展模式。在勘探過程中計入綠色環境的開發成本,將環境擾動降到最低并減少能耗材耗,進行勘查技術、手段以及設備的升級。令向原先粗放的開發模式轉型為專業化、精細化的開發模式,同時讓地勘單位實現規模增長向價值增長的轉型。
要驅動地勘單位轉型發展,就要重視建立科學高效的組織管控模式,適宜的企業文化,對人才充滿有效激勵機制的人力資源管理開發體系。首先要做到解放思想,擺脫地勘單位傳統經營思想的束縛,減少對事業體制的依賴,摒棄因為安于財政補貼便不再進行改革的思想觀念,正視轉型過程中可能會有的困難,堅定以市場為導向走企業化道路的決心,以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背景的思想引領地勘企業轉型發展,提升地勘企業在專業水平上的競爭力。其次在管理過程中要建立能激勵地勘企業家成長的機制,將人才優勢變為發展優勢中的主要助推力。發揮企業家的開拓精神和領頭作用,讓其有效組織和管理企業的生產要素,協調好稀缺資源的分配。
總而言之,在我國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市場上也呈現出競爭越發激烈的狀況,而地勘單位進行市場化的過程中,應當正視阻礙地勘單位整體迅速發展的因素,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轉變,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因此地勘單位應當圍繞自身如何進行有效的市場化改革進行積極探索,培養在市場經濟中的經營管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