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財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問題設計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本文闡述了現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設計問題的教學方法時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優化教學問題設計的具體策略,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問題 ?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45-01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但是在設計教學問題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優化教學問題設計策略,實現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目標。
一、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設計環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問題設計理念過于陳舊
當前一些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在設計教學問題時將重點放在了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語文知識的方面,設計的教學問題形式過于單一,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或語文審美意識。此外語文教學問題的完成方式僅局限于回答問題或完成紙面作業等形式,沒有設計適當的具有實踐性的教學問題,學生無法充分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1]。
(二)教學問題設計的科學性有待提高
一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沒有緊密貼合教學內容,導致設計的問題不具備較強的有效性與科學性。也沒有結合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由于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性,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確保問題具有層次性。
(三)教學問題設計的靈活性有待提高
一些教師設計的教學問題缺乏預設性與靈活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提出新問題,某些教師無法靈活的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適當的調整問題教學的方案,導致解決教學問題的活動流于形式。此外一些教師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導致問題設計的教學方法依然是以教師講解或回答為主,無法有效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設計的具體優化策略
(一)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教學問題
優化教學問題設計的方法首先要求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并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設計問題。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設計教學問題。由于語文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的意識。例如在學習《難忘的一天》這一課時,教師為了使學生充分體會難忘這一抽象的情感,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讓自己難以忘懷的事情?”“能否向大家講述一下自己難忘的一天或者難忘的事?”等問題,學生在思考過程中便會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深刻的理解難忘這一感受,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思想,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情感體驗[2]。
(二)創新教學問題設計的方法
應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來設計教學問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由于小學生普遍對動態的、色彩鮮明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中的圖片、動畫等形式向學生安排思考問題。例如在講到詩歌或散文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與文章意境相符的背景音樂,并要求學生結合背景音樂朗誦詩歌或散文,進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講到《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通過課文掌握準確描寫景色的用詞及方法,教師可以先應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有關小興安嶺的視頻,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進而向學生提出問題:“文中蔥蔥蘢蘢這一詞匯是什么意思?”、“這一詞匯主要是形容什么的呢?”等問題,學生在結合文章與視頻后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蔥蔥蘢蘢這一詞匯的意思為形容樹木生長茂盛。因此創新設計教學問題的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解決教學問題的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預留充分的思考空間
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需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間與時間,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并且給學生預留出思考空間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講到《草船借箭》這一課時,可以向學生提問“你認為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計策妙在哪里?”、“你是否有更好的計策?”、“你能否結合文章描寫的過程畫出草船借鑒的過程圖?”這些可以充分激發學生想象力且具有層次感的問題能夠促使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中心思想,并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
(四)對設計的教學問題進行反思與總結
為了使問題設計的教學方法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進行反思并總結。為了營造舒適的語文學習環境,教師需要與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促使學生在有問題時及時、大膽地向教師提問,并在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時也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給予及時的鼓勵,應用“你真棒、你可以”等詞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需要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引導,使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理清學習思路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不同,教師不應僅關注問題解決的結果,還要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此外教師需要分析學生完成教學問題的效果,了解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的調整教學思路與方案,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為了充分發揮問題設計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需要教師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并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設計教學問題,積極創新設計教學問題的方法,并豐富解決教學問題的形式。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設計的有效性,需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間,進而有效利用教學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及難點,提高學生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以培養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游永興.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設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2):70.
[2]張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及解答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