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祥
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尤其在農村主要矛盾問題更加凸顯。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變得多樣化、多層次,單一的“物質文化需要”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民心所向。鄉鎮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打通群眾文化“最后一公里”服務和推動基層文化事業發展方面起關鍵性作用,本文在新時代下鄉鎮群眾文化現狀、存在問題和群文工作舉措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新時代;鄉鎮;群眾文化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33-0253-01
一、鄉鎮群眾文化的現狀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對文化事業高度重視,對繁榮和發展群眾文化出臺了相應政策,采取了不少措施,對群眾文化投入不斷加大,鄉鎮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不斷提升基層文化建設,農村文化基礎設施陸續建設,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不斷豐富。
二、鄉鎮群眾文化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時代中央地方上下聯動使得群眾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還存在不少問題,開展好鄉鎮群眾文化是關鍵。
1.鄉鎮對群眾文化重視程度不夠。鄉鎮考核的硬指標還是偏重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對促進的經濟發展不能立竿見影,使得黨委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有所忽視,對農村文化的人、才、物投入不夠。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配備不齊,專職人員和專業人才欠缺。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落后,文化服務體系不健全不完善。
2.農村群眾文化骨干緊缺。農村文藝骨干、文化志愿者人員少,大多沒有接受過專門培訓,思想比較落后。
3.引領群眾文化活動欠缺。鄉鎮缺少組織指導,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較少且單一,多以廣場舞為主,民間藝術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有待繼承和發展。
三、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舉措
鄉鎮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充分發揮主動性,針對現行農村群眾文化現狀、存在問題,積極探索有利于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路子,推行新舉措。
(一)轉變思想、提高認識
1.鄉鎮黨委政府方面。群眾文化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要陣地,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柱,是保障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石。因此鄉鎮要轉變思想,正真重視文化建設,充分認識開展好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鄉鎮群文工作建設。
2.鄉鎮群文工作方面。隨著鄉村經濟的不斷發展,鄉村物質生活的持續改善和群眾文化素養的提高,群眾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和不斷變化,群眾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日益提高,我們也得改變往日思想,提高思想,進行精神文化供給側改革,與時俱進,不斷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鄉鎮群文工作人員要改變工作作風,不能高高在上,在辦公室閉門造車瞎搞群文方案,隨意落實工作,要密切聯系群眾,深入群眾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落實群眾盼望的政策,擬定群眾所需的工作方案。
(二)加大投入、完善制度
鄉鎮公共文化設施比較薄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尚未健全。我們要吃透國家政策、搶抓機遇,力爭項目、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加大鄉鎮配套資金投入,向社會、企業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充分利用資源,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以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為示范點,建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主體,以農家書屋、農民文化廣場為基礎,強化措施,按照規劃有序進行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各項制度,加快推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加強培訓、提升水平
新時代,新思想。鄉鎮群文工作者,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思想落伍,有的專業水平偏低,不適應新時代開展群文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培訓、多學習以提高思想覺悟、提升工作水平。
首先,群文工作者要積極自主學習新思想新理論,認真研讀、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把新思想新理念貫徹落實到群文工作中。
其次,多舉辦培訓班加強培訓,聘請省市縣專家來進行培訓、教學;選派群文人員出去培訓,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最后,還要多向有經驗有水平的老群文干部、資深文藝工作者學習,討教工作方式方法。群文工作往往高手在民間,我們也要虛心求教人們群眾,沉下身多聽聽群眾的心聲,及時總結經驗,不時調整工作方式方法。
(四)抓好骨干、示范帶頭作用
在群文工作中,農村文化協管員、社會文化指導員以及文藝骨干等群文骨干作用巨大,他們是新時代群眾文化發展的中流砥柱。要開展好鄉鎮群文工作,必須抓好群文骨干,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示范帶頭作用。
鄉鎮群文干部要深入調研,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評價機制和完善培養群文骨干的工作方式方法,充分挖掘農村文藝人才,培養優秀的群文骨干,發展黨員群文骨干。選派有文化、有潛力、思想覺悟高的群文骨干去外地培訓學習,請專業文藝人才對群文骨干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輔導培訓,鄉鎮群文干部要長期組織群文骨干進行理論學習,開展講座,現場觀摩、現場教學等,提升思想覺悟,增長文化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在生活中應多關心關懷,對家庭困難或家庭變故的骨干及時給予慰問、幫助,使他們深受體會上級領導關愛;在工作上多支持多鼓勵,對工作積極成績突出的骨干進行獎勵和表彰,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干勁。使他們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讓他們提高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展更多的群眾文化志愿者和社會群眾文化指導員,不斷擴大群眾文化隊伍,從而推動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營造人人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氛圍。轉變過去人民群眾只是文化的享受者,而成為文化的體驗者、參與者和創造者,這樣的群眾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旺盛,文化活動夠持久穩定和健康發展。
(五)打造品牌、以點帶面
新時期要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不但要從農村公共設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群文骨干隊伍培養管理外,還需要打造群文活動品牌建設下功夫。隨著新時代進程的加快,人們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群眾文化活動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落后低級的群眾文化已不適應,使得精品文化、品牌文化的打造尤為必要。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農村特色打造“一村一色”的群眾文化品牌,如我鎮羅坊村屬于城中村,人口集中,村民文化程度較高,對文化需求比較大,結合實際為該村打造了一個“國家級文化書屋示范點”。東街村屬于紅色文化特色村,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朱德經常來村調研,在曾氏宗祠辦公,此宗祠也是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臨時辦公地點。因此東街村打造成以紅色文化為品牌的“省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以點帶面,有步驟有計劃體現時代特征、地方特色和群眾需求向往,全面建設群眾文化品牌,從而帶動全鎮特色群眾文化建設。
四、結語
新時代下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無止境,如何做好群眾文化最后一公里工作,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讓農民群眾能夠享受文化盛宴是鄉鎮基層文化工作者努力方向,我們需朝著這個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儲峰.中央黨校.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N].光明日報,2019.
[2]陸少美.淺談鄉鎮文化建設[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07).
[3]金亞美.做好基礎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2(02).
[4]李艷.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工作的推進研究[J].大眾文藝,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