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緒強 林娟娟
【摘要】微課是當前一種較為新型教學方式,是翻轉課堂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受到廣大師生歡迎。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教師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思維能力,還能夠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他們整體素質。如何將新穎微課教學形式和傳統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相融合是每個化學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問題之一,在本文中,筆者根據近幾年不斷探索經驗,就此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微課 ?化學實驗 ?融合
【基金項目】《基于化學實驗教學微課與傳統教學模式融合的實踐研究》(編號:TSQ18003)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63-01
微課不同于傳統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它的形式雖然更加微小,但深受教師和學生青睞。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合理地將微課與傳統實驗課堂各階段相融合,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師、學生與家長三者之間有效溝通,為打造高效化學實驗課堂奠定基礎。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成為現階段廣大化學教育工作者喜歡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化學教師不僅要將傳統化學實驗教學模式與微課教學巧妙融合,還要利用微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打造出高效教學課堂。
一、利用微課導入新課,提高學生實驗興趣
如果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關鍵,那么有趣課堂導入便是激發學生思維興趣的“導火索”。一節優秀課堂導入環節不僅能夠安定學生學習情緒,還能吸引其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加強師生溝通,明確教學目標,啟迪學科思維,從而確保整節課基調。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也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常用導入形式,具體可以分為復習型微課導入、問題型微課導入、實驗型微課導入、情境型微課導入、游戲型微課導入、矛盾沖突型微課導入六種形式。在化學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微課導入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實驗學習興趣,還能夠與傳統實驗教學聯系在一起,擴展其化學思維,從而達到高效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目的。
在講授“燃燒的條件”實驗時,教師使用微課視頻完成導入。上課起始,教師將提前錄制好短視頻“燒不壞的手絹”進行播放,學生通過微課視頻認真觀察并展開思考,有學生問道:“老師,為什么起始將酒精與水以一定比例混合,而不是使用純酒精?”,也有人問道:“為什么手絹表面迅速燃燒起來,但最后手絹卻沒有被燒壞?”教師說道:“同學們,你們自己嘗試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展開激烈探討,教師由此引出道:“同學們想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不用想得太過于復雜,首先思考一下,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學生恍然大悟,教師隨機展開對本實驗內容講解。教師通過微課視頻導入化學實驗既增加了實驗課堂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夠引發其積極主動思考,調動他們課堂積極性,進而提高化學實驗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突破實驗重難點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微課和微博等新媒體一樣受到廣大師生追捧,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完成教學任務,既能夠滿足他們個性化學習,同時還能將課堂重難點進行解讀以及延伸課外知識。學生在課堂中通過微課視頻不僅能夠自主調節進度,也能夠使其反復學習知識盲點或者疑問點。傳統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微課形式將實驗重難點以及注意事項等知識點傳授給學生,使其在了解實驗原理基礎上順利完成實驗。學生通過微課視頻學習化學實驗重難點有利于其整體掌握實驗流程和節奏,從而提高實驗完成效率。
在講授“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時,教師采用微課完成實驗教學。一上課,教師播放微課視頻后說道:“同學們在觀看了視頻,是不是能夠回憶出對上節課所學基礎知識——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三種原理。”學生道:“是!”教師指著幻燈片繼續道:“這節實驗課我們主要探究高錳酸鉀如何制備氧氣,其設備很簡單,主要包括鐵架臺、酒精燈、試管、水槽、集氣瓶和導管。”在學生講解了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裝置后,教師將“氧氣制取流程”以微課形式發給學生,使其在觀看視頻同時思考簡單的“查、裝、定、點、收、離、熄”七個步驟中“給試管加熱需要注意什么?”、“試管口為什么要稍微向下傾斜并堵一團棉花?”“實驗結束時先把酒精燈移走還是先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等問題并給予回答。同時可以通過提前制作視頻,把錯誤實驗操作的后果(例如該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而后再將導管移除液面等)通過微課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不僅使得學生懂了化學的知識,同時也加強了安全教育。通過微課視頻,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實驗步驟和方法,又能通過思考一些問題了解制取氧氣裝置中細節及注意事項,突破了化學實驗教學重難點。
三、利用微課總結教學,提升學生實驗學習效率
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小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對課堂教學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進行歸納與總結,升華教學內容。微課視頻雖短小精悍,但主題較為明確、資源多樣,在教學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化學實驗課堂中借助微課視頻既能夠打破傳統觀念束縛,又能夠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利用微課視頻完成課堂小結時,不僅能夠改變傳統教師一人陳述總結模式,還可以采用多種生動有趣方式完成課堂總結,既能夠使學生學到知識,也能使其體驗到總結樂趣,從而使他們領悟化學實驗精髓所在,增加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實驗學習效率,為打造高效化學實驗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在講授“酸、堿的化學性質”實驗課堂結束前,教師給學生發送了一段微課視頻,將“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變成紅色,酚酞溶液遇到堿變紅”、“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氫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以及“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反應及方程式呈現出來,說道:“酸堿化學性質和反應方程式看似復雜難懂,但只要我們將其基本原理弄清楚,才能為后續練習提供保障,大家要將這些常見反應現象熟記于心,知道石蕊遇酸變紅,酚酞遇見變紅,稀鹽酸既能夠和活潑金屬置換出氫氣,也能夠將氧化鐵溶解,還能夠和堿發生中和反應。”教師將微課與傳統語言結合完成實驗總結,不僅能夠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實驗教學目的,還能夠提高其掌握實驗現象和方程式效率。
總之,化學教師應該將微課教學巧妙與化學實驗課相融合,利用微課導入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微課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掌握實驗重難點;利用微課總結教學提升學生實驗學習效率。學生對微課引入化學實驗也十分喜歡,不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中,還能夠隨時隨地打開微課視頻強化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爭艷,李麗娜,張雷偉.淺析“互聯網+”微課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J].中國市場,2017(18):301-302.
[2]索彥霞,鞏璐雲,楊月蘋.“微課導學”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的應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9):93-96.
[3]趙丹丹.“互聯網+”視域下微課與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J].長春大學學報,2016(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