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有關大學生自殺的報道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美好花季選擇了自殺。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是民族未來的希望。為什么他們會在如此美好的年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應該采取哪些方式來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本文將針對近年來的全國各地大學生自殺的現象,試圖從社會原因及個人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來預防。
案例一:【張家口警方通報大學生自殺事件:其曾在多家網貸平臺參與借貸】
1月30日,在張家口一高校上大三的學生李某某自殺身亡。今日(3月1日),張家口市公安局經濟開發區分局通報此事稱,死者生前與多家網絡貸款平臺有借貸關系,所貸款項用于個人消費。
案例二:楚天都市報4月1日訊,近日,患有抑郁癥的女大學生晶晶在寢室服藥自殺,幸好室友及時發現,通知輔導員并撥打120送醫救治
這些案例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在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他們都面臨著很多問題,在他們看來,這些問題可能是不可逾越的
中國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升學就業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人們在這一時期往往處于精神的迷茫狀態,對于社會上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產生恐懼心理和懷疑情緒,中國大學生半只腳剛剛踏入社會,對社會認知度不夠,加之大學生活較高中的生活習慣有明顯的變化,在適應階段會產生許多沒有預想到的問題,處理不當,沒有正確的導向,就會陷入迷茫甚至憂郁的心理階段。另一方面,即將面臨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成熟的經驗,理想和現實一定程度上脫節,對考研和工作的擔憂,也會使心理狀況產生波動,近些年關于不堪忍受這種壓力而選擇自殺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除了社會原因,大學生的個人因素也是導致自殺的原因之一,一項外國的調查報告顯示,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自殺者中有約60%的人患有抑郁癥,因此它被稱為“第一號心理殺手”,抑郁是一種以情緒低落為主的精神狀態。
如案例二,嚴重者轉化為抑郁癥,這種情緒的產生不是一種原因引起,首先是家庭原因,家庭具有社會化的功能,一個人從出生到完全適應社會,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要學習許多方面的知識,家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果個體生活在一個不正常的或者不健全的家庭里,就有可能產生畸形情緒,所以,家庭教育對大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個人的學習生活環境對心理影響的效果可見一斑,許多學生長期處于比較壓抑的生活學習環境下,承受的心理壓力過大,結果意志逐漸消沉。因此,大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因及時找到疏導方法,而不是一味消沉,任由這種惡性循環。
預防大學生自殺是一個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參與的包括預防、咨詢和救助體系的系統工程。這是十分必要的環節,屬于源頭治理,正所謂醫心病,用心藥。
1.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人生觀
正確的生死觀首先要理解生命。我們國人習慣刻意回避死亡,甚至把死說成生,產生了“生前”這樣的概念。如果我們對死亡的意義思考不夠,那么這個領域就處于陌生且模糊的狀態,突如其來就會使人手足無措。
2.壯大師資隊伍
要提高高校學生自殺的早期預警和干預工作效率,就要建設一支以專職為骨干、專兼結合的心理咨詢隊伍。不斷壯大心理咨詢的師資隊伍,將自殺預防和干預工作分配到學校管理學生工作的各個層面和群體。
3.提高自殺預防群體的專業性
3.1提高心理委員的專業性
心理委員和輔導員一樣,都是站在學生自殺預防和干預工作的最前沿。他們既有普通大學生的身份,又有班級心理健康預報員的身份。心理委員要做到利用自己所受的心理專業心理培訓技能,及時了解班級同學的心理動態,一旦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同學,和該同學及其周邊朋友溝通,在仔細了解具體情況和信息后,及時向輔導員匯報。進一步提升心理委員專業素質,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多場心理委員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心理委員心理自助和助人能力,充分發揮心理委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便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2提高安保人員的專業性
當自殺事件發生時,學校保衛處的安保人員通常是趕赴現場的第一批進行自殺現場干預的人員。他們主要負責阻止正在發生的自殺行為,維持自殺現場秩序。如果自殺事件已經發生,那么他們需要負責善后工作。提高安保人員的自殺預防和干預技能可以有效減少學生自殺的成功率,挽救大學生個體生命。
4.創新自殺預防和干預方式
學校開展的各種心理健康或生命教育的活動參與度不高,學生的積極性不足,其原因之一是:在大家心理,普遍不能像接受普通的感冒發燒一樣,坦然接受和正視心理疾病,特別是自殺問題。同學們看到類似心理健康測驗這類標題的活動就會覺得如果沒有發現問題還好,一旦發現了問題,擔心被人歧視,被看作不正常的人,有抵觸和反感情緒。如果我們將心理測驗的名字和形式稍作修改,再運用當今網絡流行詞匯和形式來開展測驗,相信學生的參與度會得到極大地提升。
5.建立高校外部聯動機制
高校的外部聯動機制是政府—社會—高?!彝ヂ搫訖C制。高校外部間的聯動機制要做到合作理念科學化、合作內容系統化、合作方法互動性、合作途徑多樣性、合作機制規范性。
在全國比較有代表性的大學中選取試點學校,重點普及生命教育和建立完善的自殺預防和干預體系,與此同時試點高??梢韵嗷ズ献鳎M建一個全國性大學生自殺預防和控制中心,建立全國高校大學生自殺心理檔案,統籌共享信息資源。在資金運作方面,除了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外,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除了引進民間組織的資金外,接受運用其商業管理模式,這樣可以提高自殺預防和干預的效率性和專業性。
參考文獻:
[1]鄧勤勤.當代大學生自殺危機及其干預[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2]陳迪明.高校學生自殺與危機干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3]鄧玲.論高校學生自殺現象[D].開封:河南大學,2008.
[4]符丹.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及干預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5]伍建萍.高校院系學生心理危機管理工作探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6]李娟,竇勝龍.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自殺行為的正向干預研究[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0(2).
[7]范富珉,張天舒.自殺及其預防與干預研究[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0
作者簡介:李佳璇,出生年月:1999.04.12,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西省運城市,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