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因此,檔案管理必將順應時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旨在從多個方面分析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的變化,同時結合具體工作實踐,探討當前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此促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和高效化進程。
關鍵詞:大數據;檔案管理;問題;對策
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的變化
傳統檔案管理工作中,業務人員僅僅負責收集最終檔案,同時對檔案進行合理歸檔。而今,大數據發展浪潮下,檔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管理主體、管理對象以及管理重心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檔案管理方式的變化
過去的檔案管理方式是人工手動管理,工作時長,效率低下。不僅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可能會出現一些人為性的錯誤。同時,檔案資料的利用價值也得不到提高。
當前,大數據技術蓬勃發展檔案資料的處理速度、處理效率和處理精確度的不斷提高,檔案管理方式正逐步實現從人工、手動管理向科技化、電子化管理的巨大跨越,朝著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二)檔案管理主體的變化
首先是思想觀念的變化。隨著管理方式的發展,檔案管理主體的思想觀念也隨之調整,樹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數字化、信息化思維和創新意識。
其次是業務能力的變化。作為檔案服務主體執行者,必須即時更新知識技能并熟練操作相關程序,使自己處于“老司機”狀態,有條不紊做好歸檔工作,這需要熟悉了解電子設備,具備操作電子設備的知識和能力,熟練掌握電子化檔案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檔案管理對象的變化
始終源源不斷的各類檔案匯集,給檔案管理者以海量信息,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分類處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具體表現為檔案資料規模巨大化、來源多元化、種類多樣化等多種新特點。
檔案資料的數量日益龐大,內容不斷豐富拓展;檔案資料越來越廣闊,多元化的資料來源使檔案管理的難度有所提高;檔案資料日益多樣,對檔案分類的要求也更加精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數據技術的有力支持下,不同種類、不同來源的檔案資料之間能更好地建立關聯關系,更好地體現出檔案資料的價值。
(四)檔案管理重心的變化
傳統的檔案管理往往側重于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與保存,追求將檔案資料收集完整,整理清晰,保存妥當。當檔案資料被保存起來之后,檔案管理往往就此止步。
而在大數據環境下,由于云計算、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發展,檔案管理工作重心也出現了明顯的轉移,轉變為重在檔案資料的利用與開發。新環境下,檔案管理工作將不再局限于整理保存好資料,而是更加注重對沉淀的檔案資料進行二次開發、深度檢索升華,不僅使檔案資料歸類齊整有序,更要“靜物”活化,煥發“青春”,服務于當代社會,讓歷史見證現實。
二、當前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
1.檔案管理者思想觀念落后
當前,大部分檔案管理者的思想觀念仍停留在傳統階段,主觀上簡單地認為檔案管理只是文件資料的收集和儲藏。實際上,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檔案管理的時效性、安全性、完整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檔案業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實際工作中,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的業務人員普遍是兼職,手頭上需要處理的事務龐雜,基本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大量的檔案資料,造成部分檔案資料無法及時歸檔,甚至導致檔案缺失。
此外,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的業務人員還普遍存在年齡較大、學歷較低、專業知識老化等問題。大數據背景下的檔案管理工作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現階段,仍有許多檔案業務人員專業能力難以滿足實際的需求,對新的電子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困難。
(二)檔案管理規范化所面對的問題
1.檔案收集手段落后
大數據時代,檔案資料呈現出海量增長的狀態,數量日益增多,檔案內容日益豐富,信息載體日益多樣。面對龐大的檔案資料規模,檔案管理工作的手段卻仍相對落后,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依靠人工手動收集整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方式過于陳舊,信息化建設步伐相對緩慢,與大數據背景下的檔案管理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2.檔案資料缺乏歸檔標準
在大數據背景下,檔案資料正由傳統紙質件為主,轉向現代電子件為主,涵蓋了電子文檔、圖片、音頻、視頻等新型載體,這給予我們一個新課題:數字檔案時代,現代電子件歸檔標準的制定與落實。
部分單位在制度上已經規定要將這些電子文件納入檔案中,但是對于電子檔案歸檔的規范卻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如文件的命名、分類的標準等都沒有統一的要求,業務人員進行整理時帶有很大的隨意性,造成文件歸檔混亂,很多文件在需要的時候無法便捷檢索和使用。
3.檔案資料利用率低
一些單位將檔案管理與檔案歸集畫上等號,認為檔案管理只是需要把資料收集保存好,未考慮到檔案利用。檔案歸集不以使用為目的,往往就會出現檔案雖然保存了起來,但在需要使用時卻發現資料查找困難,舊紙質檔案變黃、破損、模糊等情況,嚴重影響檔案的資料的價值利用。
(三)檔案管理安全性所面臨的問題
1.權限、保密等問題突出
首先,相對于以往的檔案管理,大數據時代下檔案的共享屬性將有可能造成信息安全的失效。過去是所有檔案資料集中存放于一個固化的空間,保密安全性得以較好管控;現代大數據背景下,開放資源,相關用戶通過互聯網登陸數據庫,同時也承擔了某些不法分子遠程侵入謀取利益的潛在風險]。再次,過去只允許檔案管理員在封閉的時空——規定的時間(上班時間)、固定的地點(檔案室)存取相關資料,其它人員沒有個人的申請并經領導的審批同意,不能接觸檔案,如此程序筑起檔案安全的防火墻。大數據背景下的信息獲取方式,則是直接通過用戶名和密碼的輸入檢索所需內容,這樣也增加了用戶名和密碼被黑客盜取的可能性,從而造成信息外泄和數據被破壞。
2.數據安全性存在隱患
目前的檔案信息化管理中,應對危險的手段比較單一,大多通過加注密碼保護或進行物理性的斷網阻攔,這些手段治標不治本。檔案專業人員并不掌握深層次的電腦專業技術,沒有互聯網數據衛士的維護,無論硬件軟件都可能存在數據失竊的潛在風險。另外,工作人員操作失誤、設備及網絡故障、計算機病毒、網絡黑客攻擊等也將增大檔案數據的安全風險。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轉變檔案管理工作觀念
大數據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在管理方式、管理主體、管理對象以及管理重心等各要件出現了翻天覆地的大轉折。無論領導、檔案一線業務工作者,都要擁抱并形成互聯網思維,積極應對新現象、新內容,創新檔案管理模式,不斷更新知識,讓互聯網思維占據大腦,擁有大數據、大資源觀念。從“管資料”向“管數據”拓展,檔案保管從館庫存儲轉向數據倉庫,用新的思想、新的技術手段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要轉變認為“過時”的檔案資料已經失去使用價值的舊觀念,增強檔案開發與利用意識,革新“重藏輕用”的管理觀念,致力于提高檔案資料的開發利用效率,挖掘檔案中的深層潛在價值。
(二)培養檔案管理專業人才
大數據技術背景下,專業人才無疑有強大的作用力量,才能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互聯網時代,我們需要專業的檔案管理人才,需要專業的技術培訓,更好勝任信息化檔管理工作。
因此傳統的檔案管理者必須清醒認識到時代進步、知識更新所帶來的新氣象,應積極參與新專業技能的培訓,形成檔案管理新思維,掌握并熟練運用新技術新方式提高檔案管理水平,提高檔案利用效率。
(三)創新檔案服務機制
過去檔案服務注重“以我為主”,有什么內容就呈現什么服務。檔案利用者往往檢索不到自己所需內容。大數據背景下,個性化需求凸顯,檔案服務因此提供對應的特定機制,一個開放多元化的社會服務體系隨之誕生,實現從“供給導向”到“需求導向”的轉變。
傳統的檔案管理服務方式單一,服務內容較少,通常先由檔案利用者提出所需的檔案資料要求,檔案管理者再從海量資料中查找出來。這種方式速度慢、準確性低,且十分被動。檔案管理部門應轉變被動服務的思想觀念,提供積極主動的檔案服務,綜合運用大數據信息處理等技術,建立各種數據模型,讓“死檔案”轉變為“活信息”,實現檔案利用率和復活率的大提升。
(四)提高檔案安全系數
互聯網時代數據安全的重要意義不容置疑。網絡技術先行,檔案信息處置全程追蹤、有效管控,相應的登陸進入方式和要求必須嚴格執行,備份用戶信息和使用路徑;將檔案使用準則與保密條例緊密結合,真正做到信息資源的安全共享。
國家應該加強該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檔案機構加強監督和指導,在軟硬件加大投入,做好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業務人員除加強自身的業務培訓外,更應提高自身認識,加強安全和服務意識等。
四、結語
大數據不僅是各類信息的海量匯集,也是新時代應用廣泛、高效快捷的專業情報呈現。檔案管理信息化正因為大數據技術突飛猛進所致,把握大數據技術與檔案管理的融合發展,是當下檔案管理部門及每個業務人員面臨的新課題,檔案管理新思維、新模式的探討與整合,是新時代新技術所需,我們必須迎難而上、砥礪前行,開創檔案管理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張杰.關于紙質檔案管理與電子檔案管理融合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8(15):67
[2] 洪澤文.大數據時代檔案工作的變革及要求[J].山西檔案.2018(2):36-40
[3] 王宇寧.淺談大數據環境下檔案利用工作的發展與創新[J].辦公室業務.2018(7):65
[4] 羅沚憶含.大數據背景下檔案管理模式變革的必要性及對策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8(15):60-61
[5] 柴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檔案管理研討[J].黑龍江科學.2017(2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