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馬飛
(寶應縣人民醫院 江蘇 揚州 225800)
ICU病房中重癥顱腦外傷患者較為多,由于患者病情重無自理能力,需要全面的監測治療和護理。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病情較重,在受傷時就長時間昏迷,預后較差[1]。通常情況下需要長時間的重癥監護,由于患者長時間臥床,容易發生肺部感染。由于ICU患者本身身體狀況較差,發生感染后對患者的威脅較大,不利于后期的恢復[2]。本研究通過對我院ICU病房重癥顱腦外傷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其發生肺部感染的具體情況,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對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具體結果如下:
選擇我院ICU科室2017年7月—2018年12月之間收治的重癥顱腦外傷發生肺部感染患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在23~79歲,平均年齡為(49.61±8.26)歲,體重在43~89kg,平均體重為(64.23±5.79)kg。所有患者不存在其他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無嚴重的代謝系統疾病,住院治療前均不存在肺部感染。
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患者的住院時間、發病情況,是否氣管切開,氣管切開后的護理,是否進行呼吸機輔助呼吸。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后進行痰培養檢查,確定具體病原菌,經過藥敏試驗檢查進行針對性治療,觀察記錄治療后患者的恢復情況和最終的治療結果。
將數據輸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和統計,選擇均數t檢驗和χ2檢驗,結果以P<0.05時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進行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住院時間較長在30天以上。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發病時病情重,直接在ICU病房進行觀察治療。患者均在ICU住院中出現肺部感染,其中,痰培養結果以革蘭陰性菌居多,有55%,革蘭陽性菌次之,有30%,真菌感染有10%,還有一部分患者發生多重感染,占5%。藥敏試驗結果中較為敏感耐藥性較低的藥有亞安培南、伏立康唑、萬古霉素、頭孢哌酮舒巴坦鈉等,經過對癥治療后患者肺部感染基本好轉,有1例患者因為呼吸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ICU病房是近年來醫學發展中的重要科室,病房中設施配備齊全,還有中心護理站,可以全面的為患者提供治療和護理,由于ICU病房不允許家屬進入,能夠有效的保障病房的無菌衛生,為患者提供有利的生存環境[3]。
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在受傷后長時間昏迷不醒,無自主能力,通常情況下入院后會在ICU病房進行治療,能夠給予全面監護和治療,針對突發的緊急情況及時實施搶救治療。由于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入院時身體狀況差,并且恢復時間、住院時間都較長,在住院期間要注意不能引發醫源性感染,給患者的健康安全帶來巨大威脅。患者受傷重通常情況下需要氣管切開進行氣管插管后呼吸機輔助呼吸,患者長時間臥床,自主意識差,容易發生肺部感染[4]。因此在進行操作的時候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在日常護理時注意醫療器具無菌消毒程度是否達標。對于氣管插管后的護理要認真,定期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痰液堵塞和誤吸,引發吸入性肺炎。氣管切開對患者的氣道損傷較大,平時又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要為患者進行氣道濕化護理,注意把握對濕度的控制。仔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對于出現肺部感染的情況發生要和主治醫生進行反應,及時進行治療,采集痰液進行痰培養,做做藥敏試驗,待藥敏結果回報后針對性用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5]。通常情況下ICU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蘭陰性桿菌、革蘭陽性球菌、真菌等,往往病情較重,結合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對革蘭陰性桿菌敏感的亞安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鈉進行治療;對革蘭陽性球菌敏感的萬古霉素進行治療;對真菌敏感的伏立康唑進行治療。本研究結果也表明藥敏試驗結果較為準確,可以針對病原菌用藥,減少不對癥治療耽誤患者病情。
在臨床中重癥顱腦外傷在ICU的治療中要格外注意對氣管插管和人工氣道的護理,減少出現肺部感染的機率,在肺部感染發生后要及時進行痰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耐藥性小的藥物進行治療,保障患者的安全,增加重癥顱腦外傷的恢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