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芮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 200000)
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藥物治療,治療患兒的藥物種類繁多,藥物和藥物的相互作用、使用方法及劑量等都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因此患兒用藥必須結合兒童的生理、病理等特點,對適應癥嚴格掌握,確保藥物療效,才能對藥物合理使用。本文主要針對兒童合理用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探討。
當前我國對兒童適用的專門藥物品種、劑型和規格數量不多,致使多數兒童除了調整用藥劑量,使用和成人用藥相同的規格及品種,且注射劑和針劑基本沒有兒童劑型。
當前市面上常見的兒童藥品和臨床常用藥物中,幾乎沒有將兒童使用藥物時的劑量、方法、禁忌等相關事項進行特別說明,某些藥品說明書中使用遵醫囑、兒童酌減等十分簡單的說明。
許多新藥由于受到臨床實驗的局限性,在臨床應用時會出現臨床實驗階段沒有觀察到的不良反應,尤其是一些兒童的特有不良反應。兒童用藥的復雜性、兒童無法主觀表達自身的不良反應和缺乏的信息,導致因誤判或忽視而引發傷害,甚至出現藥源性疾病。
由于適合兒童的藥物制劑缺乏,目前臨床上依然有兒童使用不符合藥品說明書規定且未經許可的藥物,這是全球普遍的現象[1]。
首先必須將患兒家屬及醫務人員對合理用藥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加強兒童合理用藥的宣傳力度并進行相關宣傳教育,使其對抗菌藥物在臨床上濫用的危害性有充分認識。治療前需要了解病情是否有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根據疾病常見的病原菌,盡量選擇使用有較強針對性的窄譜抗菌藥物,盡可能避免在臨床上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和沒有指征的聯合用藥[2]。
如果想將兒童專用藥品的比率真正提高,還需國家通過相應政策使藥廠對兒童專用藥品研發生產的積極性被激發,將兒童專用藥品的新型藥物開發力度加大,從而研究開發出與兒童用藥特點相符合且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制劑[3]。同時也可對當前現有的藥物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開發,從而將適宜兒童使用的藥物劑型研制出來。尤其是可以借助控釋技術制作緩釋藥物或控釋糖漿劑,同時將一些適宜兒童使用且能夠發揮全身作用的貼膏劑、栓劑等生產出來,有利于將用藥次數減少的同時獲取理想的臨床療效。
醫院應當加強對藥劑師、醫生的培訓和教育工作,將兒科藥物使用的特殊性作為針對目標開展兒童藥物使用合理性的科學研究,定期將兒科臨床醫學或藥學專家組織起來,為醫務人員作新的藥物使用進展和相關知識的學術報告,使醫務人員的臨床合理用藥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在提升業務技能的同時培養醫務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思想素質,通過對臨床藥學知識的充分運用給予患者藥物使用時的正確指導,從而使藥物療效能夠全面提升,更好的治愈疾病。
給予兒童藥物使用時沒有明確這種藥物是否適合兒童,對于這種與倫理道德不相符的行為需要借助臨床實驗解決。目前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通過相關法規政策制定鼓勵藥廠在臨床允許的條件下對兒童進行臨床實驗,我國也在2004年將兒童臨床試驗基地的審批開放。在將相關政策法規建立健全的同時又不違背倫理,將擁有創新方式的兒童臨床實驗推進,將詳實的臨床相關資料積累是將兒童合理用藥存在的問題解決的關鍵所在。
管理部門嚴格把控藥品注冊,對兒童專用藥品的包裝、藥物使用說明書、嚴格的用藥劑量刻度準確性等進行特別制定和規范,使醫務人員和患兒方便使用。相關部門對制藥公司的藥物生產工藝水平提高進行督促,嚴格監管藥物質量控制,使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得到有力保證。
綜上所述,臨床上不合理使用藥物反而會起到致病的作用,因此使用時應對藥物的治療指數和兒童生理結構上的不同進行全面考慮。切記藥物不可隨意使用,避免使兒童病情進一步加重或延緩,甚至因用藥不當引發嚴重不良反應導致兒童終身疾患。對臨床藥物的使用加強監測,跟蹤觀察患兒用藥后的情況,將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最大程度的降低,才能使兒童用藥的合理性、安全性、經濟性得到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