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彥
(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在對循證護理進行計劃護理活動過程時,護理人員對其活動過程的準確,明智,審慎以及臨床經驗和科研結論,還有病人的愿望所有相結合所獲得的證據,便是本次臨床護理在決策中所起到的關鍵性依據。以急危重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便是急危重癥案例教學法,本次以急危重癥案例為例進行教學中循證護理的討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激勵者和設計者的雙重身份,學生在其幫助之下可以積極探討。本節課提將會從CBL以及ENB教學方法對急危重癥護理學理論以及在實訓教學中所起到的效果進行討論與分析,現結果如下。
本次的抽樣目標是2017級助產專業學生,抽取出120名護生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抽取的研究對象年齡都在17至22歲,其平均年齡在(18.9±1.1)歲左右,本次實驗研究將會采用同期對照,本次實驗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通過對兩組學生的年齡,生源層次等各方面對比后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實驗組教學方法 首先,在準備階段,在進行理論授課和急危重癥案例分析之前,要利用循證護理的基本知識來進行組織護生學習,在這其中包括循證護理的誕生,發展,內涵概念以及臨床應用和實證等,需要向學生進行文獻檢索的技巧和方法的授予,可以在循證護理資源方面對學生授予其獲取方法。其次,在實驗階段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護生分組,在這里將護生分為60人一組,每組都選出一名組長做本次的分工和統籌處理。第二步關于案例設計,以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進行參考,將理論授課章節、教學大綱以及本次護理中應當注意的的重難點出示公告,反復修改和審閱,再進行最后的定稿。第三步有關于案例的討論與分析,教師需要將手中急危重癥案例提前一周發給學生,護生在針對急危重癥臨床案例于所學的循證科研知識進行結合,再將護理問題進行確定,之后作出護理計劃和相應措施并討論,課堂上進行匯報之后,將由其他組的成員對問題提出疑惑,而后再一起進行討論與解答。第四步有關教師總結,針對小組的團體表現,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總結,有關不足之處,教師應當給予相應的點評,并將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和示范,要在護生分析問題時所使用的方法和思路上加以引導。
1.2.2 對照組教學方法 對照組所采取的是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所謂理論教學主要指教師課堂的講授,而實訓教學則是教師在實訓室的示范。
1.2.3 效果評價 針對教學效果護生進行自評:這時所采用的是課程結束之后進行調查問卷,將會對護生對新教法的評價和態度進行調查。在調查問卷中包括學生的知識掌握,學習能力,臨床技能,學習態度以及團隊合作的五個維度,在這其中條目共有29個。采用評分方式來進行本次的效果評價。
本次統計方法將采用Epidata3.1軟件進行數據庫的建立,而本次的數據分析則采用SPSS11.5,這其中包括t檢驗、χ2檢驗和描述性分析。
將相關選擇題除外,對照組的平均分數要低于實驗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兩組護生對教學效果的自評結果,將臨床技能維度除外,在其他維度上,對照組要低于實驗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對實驗組護生的調查發現,對循證護理結合案例教學法能夠對學生主體地位有所體現的學生占比為94%。對于可以進行小組成員間溝通交流能力培養的占比為82%,有利于不同學科知識學習,由此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興趣。
本次所采用的是CBL以及ENB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對急危重癥護理學課程理論和實訓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進而,可有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并且還可以對個人綜合素質和團隊合作能力有所培養,可以將教學效果和質量有所提高。
根據研究結果,可以得出,對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學習興趣有所激發的護生占比為91.84%。通過對急危重癥案例的研討,也可以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有所激發。在一定程度上,對急危重癥護理學臨床知識的應用和理解有所提高,由此也為以后的工作和發展奠定一定基礎,對學生享受學習樂趣和主動學習也有所促進。
根據相應調查結果可以得知,實驗組的學生在團隊合作以及學習能力方面都要比對照組高,并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與此同時,將兩種教學方法結合在一起,有助于交流能力培養和人際溝通能力培養認可的學生有93.88%,對此得出的結論和所研究的結果一致。在對解決和分析問題方面,小組成員可以進行分工協作,并且可以通過網絡,圖書館以及數據庫等多種渠道進行信息收集。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循證護理結合案例教學法的具體闡述,以及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調查和分析,可以得出在危重癥護理學教學中循證護理結合案例教學法是具有實際可行性應用的,并且通過兩組學生最終的調查結果也可以得知循證護理結合實案例教學法的有益之處,因此該方法值得推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