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芳
(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靜配中心 山西 大同 037008)
世界上第一所PIVAS成立于1969年美 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院,目的是進一步加強控制藥物使用環節,提高臨床用藥的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PIVAS的成立,明顯減輕了病區護士的配藥量,讓病區護士有更多的時間來護理患者[1]。PIVAS在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性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弊端,例如加大了審核工作量,極易出現遺漏;配送人員、藥師等一起工作,增加了管理難度,無法合理安排工作人員的休息時間;PIVAS內部系統藥物繁多復雜,在取藥、擺藥、查藥等多方面均耗時耗力,由此可知,提高PIVAS的管理質量極為重要[2]。鑒于此,本文隨機選定本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2018年2月—2019年2月500例靜脈輸液單研究,現報告如下。
隨機選定本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2018年2月—2019年2月500例靜脈輸液單;其中內科136例、外科86例、婦科42例、兒科104例、皮膚科36例、骨科96例。
全程信息化管理方法:(1)設立PIVAS管理小組:由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科主任、工作人員等組成,實行片區交叉負責制度,對PIVAS中心進行專業的技術指導。(2)構建信息化PIVAS管理模塊。①組成成分是互聯網服務器、邏輯控制器、交換機、視頻分配器、無線路由器、條碼掃描儀、計算機主機、IBM服務器、調配安裝、指示燈、顯示器、移動數據庫等。PIVAS是將MATE軟件安裝至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工作人員操作信息系統,審核靜脈用藥處方、排藥、停藥,并進行計費等,打印標簽以及TCO-IP連接互聯網控制條碼掃描儀。計算機系統中可以設置紅綠燈,提示藥物是否調配或者停藥,以移動數據庫完成排藥、記賬、匯總、查詢等操作。②設計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工作人員訪問以及修改權限,以密碼或者工號管理個人權限,任何人都無權修改權限,確認需要修改者,需要向藥學部說明具體原因,方可解鎖后修改。③PIVAS中心輸液全過程均在信息模塊上體現,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進行實時、動態監控、抽查。電子藥品供應鏈:主要由工作重心、醫囑分析平臺、監控系統組成,通過條碼掃描可以避免濫用藥物或者人為差錯發生,提高臨床用藥水平。
比較管理前后平均處理審核時間、平均排藥時間、平均停藥時間、靜脈用藥合理率。
管理后平均處理審核時間、平均排藥時間、平均停藥時間顯著比管理前短,P<0.05,見表。
表 比較管理前后平均處理審核時間、平均排藥時間、平均停藥時間(,min)

表 比較管理前后平均處理審核時間、平均排藥時間、平均停藥時間(,min)
組別 n 平均處理審核時間 平均排藥時間 平均停藥時間管理前 500 12.36±2.14 5.62±0.84 21.86±2.14管理后 500 7.02±1.01 4.98±0.62 5.26±1.14 t-50.4596 13.7073 153.0855 P-0.0000 0.0000 0.0000
管理前,462例用藥合理,靜脈用藥合理率92.40%(462/500);管理后498例用藥合理,靜脈用藥合理率99.60%。管理后靜脈用藥合理率顯著比管理前高,P<0.05(χ2=33.7500P=0.0000)。
PIVAS系統實現了與醫院的無縫連接,對病區護士以及醫師的操作習慣無較大改變,確保一切工作在透明、安全、流暢的環境中進行[3]。PIVAS明顯提高了業務流程效率,節省了大量的醫療成本和資源,實現了醫院精準控制消耗物資以及藥品,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心理與經濟負擔[4]。但是在PIVAS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工作任務繁重,藥物審核、配藥、排藥等多個環節的工作負擔較重,PIVAS的管理質量與配藥效率存在密切相關性。
本研究示:管理后平均處理審核時間、平均排藥時間、平均停藥時間顯著比管理前短,管理后靜脈用藥合理率顯著比管理前高,差異顯著(P<0.05)。說明全程信息化管理在PIVAS管理中的有效性較高。分析如下:全程信息化管理促使PIVAS中心管理更為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數據化、自動化、簡潔化,將繁瑣的藥物配制工作進一步簡化,每一份醫囑單均以流水線的形式配制,動態實時監控用藥情況、病區接收情況、出倉核對情況等,顯著提高了臨床用藥合理性,避免濫用藥物現象發生,縮短了處理審核時間、排藥時間、停藥時間,為患者提供了一種更加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提高了PIVAS工作效率,減輕了PIVAS工作人員的工作負荷。
綜上所述,PIVAS中心采用全程信息化管理,可顯著提高管理水平與臨床用藥合理性,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