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幼蕊 王蓓
(山西運城市中醫醫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支氣管肺炎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肺炎,累及支氣管壁和肺泡[1],2歲以內的小兒多見,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北方地區多發生于冬春寒冷季節及氣候驟變時。最常見為病毒和細菌感染,也可由病毒和細菌混合感染。肺炎的發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2],我國因肺炎導致的死亡大約有2100萬[3]。西醫臨床的治療常常出現病情反復或者抗生素耐藥的情況。我們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采用小兒推拿治療支氣管肺炎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隨機抽取兒科門診2017年1月-2018年3月6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辨證為痰熱閉肺型的患兒進行小兒推拿治療,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F總結如下。
隨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間在本科室就診的支氣管肺炎患兒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最小6月,年齡最大9歲,療程4~10天。
診斷標準參照第七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中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發熱或低熱起伏,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肺部聽診聞及中、細濕羅音;肺部X線表現為兩下肺或單側斑片狀陰影。
中醫辨證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中痰熱閉肺型的診斷:發熱或伴煩躁,喉中痰鳴,痰粘稠而色黃,鼻煽氣促,甚或見口唇青紫。舌質紅,苔黃而膩,指紋紫滯在風關,脈滑數。
小兒推拿:小天心3min清肺經5min 逆運內八卦5min 推四橫紋4min 清天河水4min,鼻塞流涕者加揉迎香1min,高熱不退者加退下六腑3分鐘,頭痛不適加開天門1min,每日4次。
療效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
治愈:癥狀消失,體溫正常,肺部羅音消失。好轉:癥狀減輕,肺部羅音減少,無效:癥狀及體征均無改善,或惡化者。
治愈49例,占治療人數的81.67%;9例好轉,占治療人數的15%;2例無效,占治療人數的0.33%;總有效率99.67%。
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小兒支氣管肺炎,在中醫歸屬于“肺炎喘嗽”的范疇,其主要癥狀表現為發熱、咳嗽、氣急、鼻煽[6],病機的關鍵是肺氣郁閉,臨床中常見證型有5個,其中以以痰熱閉肺型最為多見,中醫的治療原則為宣肺化痰,降氣平喘。西醫的治療主要為控制炎癥進展、對癥治療、防治并發癥。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藥物耐藥,抗菌效果不明顯,病情反復發作等情況。針對此現狀,我們采取小兒推拿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并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療效。
小兒推拿源遠流長,自《五十二病方》起即有關于小兒推拿的記載,明代的《小兒按摩經》是最早的小兒推拿專著。小兒推拿屬于中醫外治法,綠色安全無副作用,以中醫基礎理論為基礎,以現代醫學的檢查手段作為保障,以治病保健為目的,患兒和家長易于接受。在治療方案中以揉小天心疏風清熱,寧心安神,清肺經利咽止咳,順氣化痰,逆運內八卦寬胸膈、理氣化痰,推四橫紋化痰平喘,清天河水清熱利尿,散外邪,全方共用,配合精準的穴位定位和熟練的操作手法,可以起到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在推拿治療的護理過程中,需要認真了解患兒病情情況,評估癥狀體征,執行醫師制定的推拿方案,并及時觀察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取得家長及患兒的配合。
查閱相關資料,臨床醫師已經意識到小兒支氣管肺炎傳統治療方法的弊端,眾多醫者采用中西醫結合來治療支氣管肺炎,多為中藥湯劑口服、穴位貼敷、中藥霧化吸入等,配合西醫治療,均取得比較好的療效。但是中藥湯劑口服,對于較小兒童而言,由于其口感及劑型的影響,有大部分患兒依從性差,普遍存在服藥困難的情況,并不能很好的應用于臨床。中藥煎劑霧化吸入無法做到無菌狀態,不可避免會造成呼吸道的二次感染。穴位貼敷是不錯的外治方法,但是部分患兒皮膚敏感,容易出現過敏反應。推拿患兒及家長易于接受,但是目前臨床上并未形成嚴格的診療規范,對于穴位選擇及組方并沒有標準化的方案,本次課題的研究由于經費及人員限制,樣本量較小,研究對象僅選取了痰熱閉肺型患兒,今后對小兒推拿治療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仍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