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青 白麗榮 周文杰 李 鵬 高玉峰 王 倩
(1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2衡水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衡水 053000;3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0)
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辦好公平、高質量的高中階段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的高中階段教育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如2016年毛入學率達到了87.5%,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如普通高中大班額現象普遍存在,職業教育招生比例持續下降、農村或教育欠發達地區由于義務教育水平不高、經濟條件不夠或認識不足導致學生接受高等階段教育的動力不足等。國家把全國在2020年如期實現高中階段教育的工作提高到攻堅戰的高度,也說明這一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充分了解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現狀,找出存在問題,才能尋找行之有效的對策,順利實現高中階段教育的全面普及。
衡水市是河北省經濟不發達地區,但是卻形成了以“衡水中學”為中心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衡水的職業教育也迅速發展壯大。本研究通過對衡水市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對策和建議,以期為當地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提供參考依據。
2017年3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四部門共同印發了 《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指到2020年各省毛入學率都要達到90%以上,而且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結構更加合理,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滿足教育教學基本需要。另外,經費投入機制更加健全,生均撥款制度全面建立。最后,教育質量明顯提升,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上述是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五個具體目標[1]。實際上,2018年,全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8.8%,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2]。因此,實現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任務還很艱巨。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進一步指出,要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任務雖然艱巨,但是也要努力克服,圓滿的完成。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并不意味著普及普通高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不僅包括普通高中,還包括中等職業教育,如技校、職業高中等。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總體思路是“政府主導、補齊短板、普職并重、關注內涵”,促進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1]。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也不意味著高中階段教育是免費教育,是要讓適合理論學習的一部分學生進入普通高中學習,而讓不適合理論學習的那部分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3]。
2.1 普通高中教育規模和發展現狀。衡水市屬于河北省經濟欠發達地區,但是卻形成了重視教育的良好風氣,以“衡水中學”為代表的升學率突出的普通高中吸引了其他地區的大量學子,形成了區域教育特色。經調查可知,目前全市共有普通高中41所,其中公辦普通高中14所,民辦普通高中27所。以2018年招生計劃為例,全市共招收52 161人,包括衡水考生39 283人,外地考生18 987人。其中,公辦普通高中招生22 196人,包括衡水市考生21 246人,外地考生950人;全市民辦普通高中招生29 965人,包括衡水市考生11 928人,外地考生18 037人,主要來自石家莊、保定、張家口、秦皇島等12個地市。
2.2 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和發展現狀。由于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且存在偏見,各級政府對職業教育的財政投入不足,部分職業學校缺乏改革創新精神,和普通高中教育相比,職業教育發展緩慢。衡水市也存在相似問題。職業教育仍是全市教育改革發展的短板,職普差距較大。經調查得知,2018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22所,在校生29 816人,教職工3 945人。
近幾年,衡水市中等職業教育取得了很大發展。以衡水市科技工程學校為例,市政府投資近10億元,由原衡水科技學校、高級技工學校、財貿學校等8所市直國辦中職學校整合而成,被評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和國家級重點學校。還承擔著河北省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任務。再如,衡水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是國家級改革與發展示范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緊缺人才培訓基地、衡水市工程橡膠協會成員。2018年兩所學校招生人數分別為1 340人和1 500人,在校生為5 349人和5 424人,而且有一部分為外地生,在職職工為537人和338人。
3.1 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目前尚屬于非義務教育,教育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民間投資輔助政府資助和向學生收取一定的學費。我國高中階段區際、校際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4]。衡水市普通高中教育發展迅速,“衡水中學”全國聞名。以衡中為代表的市、縣級13所普通高中均被評為“省級示范性高中”。以衡水市桃城區三所代表性普通高中——衡水中學、衡水市第二中學和衡水市第十三中學為例,2017年地方財政撥款收入分別為67 272萬元、49 547萬元和20 432萬元。師資隊伍方面,衡水中學國務院特貼專家、國家級榮譽獲得者、特級教師數量逐年遞增,優越的師資條件吸引著優秀的學子落戶衡中。另外“普高熱”也往往導致政府和社會對中職教育的忽視,對中職學校的投資力度欠缺,以上均導致“強者恒強”的教育現狀,這種現象不僅在衡水存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
3.2 普職比例不均,對中職的認可度低。和普通高中發展相比,衡水中等職業教育尚存在一定差距。社會對中職存在偏見,認為孩子中職畢業后就業只能做技術工人,是在社會上地位較低的工作,因而大家從心里抵觸,導致中職生源少,素質參差不齊,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從上文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在校生人數,還是教職工人數,普職比均超過3∶1,差異明顯。即使同為中職學校,亦存在縣際、校際間發展不平衡問題,如饒陽和阜城職教中心建設落后其他縣市區,此亦為全國普遍存在現象。
3.3 衡水普高的發展間接造成本地生源的教育不公平。近些年,衡水的普高教育發展迅猛,吸引了大量河北省內其它地區的優質生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衡水本地生源。僅以2015年和2018年衡水市第十三中學的錄取分數線為例,2015年公助生錄取分數線為517分,而2018年公助生錄取分數線為544分,提高了近30分。如前所述,2018年全市共招收52 161人,包括衡水考生39 283人,外地考生18 987人,本地與外地生源比例近2∶1。因此出現衡水普高教育快速發展與衡水本地生源上學難不匹配的現象。
4.1 強化政府責任,帶頭或引導社會各方力量扶持縣級或實力較弱的學校,積極減小縣市區際、校際間以及普高和中職學校的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加強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教師的崗位培訓,全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也可以充分利用優質高中的師資教育資源,以聽課、講學等方式對青年教師進行幫扶帶,為其他學校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
4.2 需要從多方位采取措施,如加大對中職的宣傳力度,努力改變社會對中職的偏見,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加大政府投資建設力度,從資金和師資等方面著手鼓勵中職發展;科學確定職普招生規模,加強調控和引導,積極落實職普比例大體相當政策。另外,中職學校本身也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4.3 相關部門積極推進普通高中規范教學,加強招生計劃管理,擴大本地生源招生比例,嚴格監督和控制違規招生、跨地區招生、提前招生等,特別是民辦學校,發現違規要加大懲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