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成
(河北省灤州市小馬莊鎮小馬莊小學 河北 灤州 063700)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主人,學生主要充當觀眾,只是偶爾回答一些問題。這種低效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起來沒有興趣,嚴重影響了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策略,從學生實際出發,提升教學技能與技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認識,在向學生傳授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要關注學生對這門課的接受能力與課堂反應,力求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與法律意識。教師只有改變“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融為一體,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課教學,它偏重于向學生傳授更多的道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多穿插一些實例,將教學內容融入其中,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利用音樂、視頻等手段,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更容易接受。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高的興趣、有新鮮感時,他們才會更愿意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才會認真思考,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道德與法治的教育。
教師要注重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組織多形式的教學活動,比如進行小組討論辯論活動,學生小組內部的交流、報告活動,組織全班進行問卷調查、發表感想等活動,通過循循善誘,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對學生的良好表現要大力表揚,鼓勵學生參與。對個別小問題,教師要巧妙解決,不能用言語刺激學生,要保護他們的求知欲望與學習積極性。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思維活躍,對教師所提問題,思考更到位,回答更嚴謹,探索更深入,歸納更精確。
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不斷摸索,針對教材內容靈活設計教學活動,注重和學生的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不斷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