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玲
中共酒泉市肅州區委黨校,甘肅 酒泉 735000
甘肅省地處我國西北內陸中腹地帶,境內地形復雜,土地相對貧瘠、生態環境脆弱且降水量不足。沙漠戈壁占全省面積的1/3,即有一億多畝戈壁、1.8億畝沙地、480萬畝鹽堿地。特別是甘肅省酒泉市北部被巴丹吉林、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包圍,從東到西形成了近千公里的風沙線,戈壁荒漠及沙化土地面積占轄區面積的66.8%,綠洲面積僅占國土面積8.68%。年降水量不足80mm,蒸發量高達2 300mm,每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上的水資源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7,是全省乃至全國沙漠化最嚴重、水資源最為缺乏的地區之一。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傳統農業已無發展空間,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一直是酒泉市政府抓好農村工作的重大命題。
從國外看,成功利用沙漠、戈壁灘、鹽堿地等非耕地發展高效農業的典型是以色列。以色列是一個氣候干旱自然條件比我們更惡劣、淡水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有我們甘肅省河西地區的一半。雖然以色列水和耕地資源極其短缺,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以色列卻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在沙漠上創造的農業奇跡已經成為世界上資源節約型農業的典范。其多年來大力發展節水型設施農業,科學發展非耕地高效農業,使其在蔬菜、花卉等園藝產品和其它高檔農副產品的出口方面居于世界前列,特別是高效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居世界一流,擁有各類溫室3 000多hm2,年產鮮花10億支以上,花卉出口占世界前三位。先進的理念、管理和技術,使這個國家利用2.2%的農業人口在養活884萬國民的同時,還成了歐洲主要的冬季蔬菜進口基地。以色列的農業模式對于人均水和耕地資源同樣短缺的酒泉市戈壁農業建設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目前,酒泉市克服和利用自然資源嚴重短缺的先天條件,大膽探索、實踐,按照“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要求,已經趟出了一條“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向光熱要品質”的戈壁農業創新之路。實踐證明發展戈壁農業,對酒泉市科學合理地開發非耕地資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現代農業,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比我們自然條件更惡劣的以色列在非耕地設施農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對酒泉市發展壯大戈壁農業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呢?筆者認為:
以色列農業歷史不長,但發展迅速,成就卓著,得益于正確的發展戰略。以色列自建國以來,就明確把農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杠桿,優先發展,逐步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國情的節水灌溉、農業科技和工廠化現代管理體系。鑒于此,酒泉戈壁農業是用新技術支撐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新型農業,也必須走現代化、可持續發展路子,由于涉及土地、環保、水利、農業、林業、科研、金融機構等多行業、多部門,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系統推進。目前酒泉戈壁農業發展還處于產業建設初級發展階段,缺乏高科技支撐,這不僅與我省農業科技實力有關,還與戈壁農業生產的目標和定位有關。高科技的應用必然需要高額投資,這就需要發展有較高的產值農業產業和農產品來保障戈壁農業持續發展。因此,對戈壁農業發展的目標和定位直接決定戈壁農業生產水平。我們應該根據本地區的客觀情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合理確定戈壁農業發展目標,切實可行地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建議組建專家團隊對戈壁農業項目前期規劃論證、建設管理運營、投融資渠道等方面精心策劃和超前規劃設計,緊緊圍繞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有關政策的集成研究,形成一整套強有力的支持戈壁農業發展的現代農業研發體系、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管理體系、生態環保體系、投融資體系,特別是要在控制用水總量的前提下,研究水資源高效利用的途徑,確保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
以色列農業發展如此卓有成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把科研、推廣和生產緊密結合,科研成果轉化迅速,并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經受檢驗,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環。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扎根農村,有針對性地開展實用性技術研究,每個農業科研人員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同時,以色列還積極支持農業科技輸出,一些農業科研機構和企業正在向非洲、拉美地區輸出農業科技,建立世界工廠,創造更多的價值和財富。這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目前,酒泉戈壁農業技術力量主要依靠當地“土專家”,應用省內外農業科研成果遠遠不夠,科技含量與國內外先進技術還有一定差距。建議省級有關部門通過課題招標、政策激勵等方式,整合農業及相關科研機構力量,進行戈壁農業重大課題研究和重要成果轉化應用;成立戈壁農業技術研究所,鼓勵更多科技人才、科技團隊下沉到基層一線,提供技術指導、咨詢服務或創辦戈壁農業示范點,為戈壁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土地貧瘠和缺水是以色列農業發展的兩大難題。以色列政府針對這兩大難題,制定了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高農業生產率和開發海水與回收水灌溉管理體系兩大總體發展目標的積極政策,建立全國輸水工程,大力發展微灌技術,改造受損土壤,為農業集約化生產提供了穩定可靠的資源。以色列80%的飲用水是淡化水,75%農業灌溉用水是回收水,滴灌已經成為以色列農業的標準配置,凡是有植物生存的地方,均會配套滴灌系統。鑒于此,酒泉市發展戈壁農業,也要著力推廣實施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接循環化、廢物處理資源化的綠色農業生產模式。
戈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中,企業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企業是從事生產活動的經濟實體,只有企業更多地投入到戈壁農業生產,有效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引領作用,戈壁農業發展水平才會有大幅度提高。需要鼓勵更多的科技密集型企事業參與從事戈壁農業生產,這樣才能促進戈壁農業的發展。
以色列農業組織形式有三種:基布茲(公有制集體農莊)、莫沙夫(合作社)、莫沙瓦(個體農戶)。基布茲和莫沙夫占主體地位,比重達到95%。以色列專家稱,基布茲經過實踐證明已經與現代農業發展形勢要求不相適應。目前戈壁農業發展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影響了戈壁品牌發展的信心和建設,酒泉市發展戈壁農業要順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可以把農村“三變”改革作為推進戈壁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從盤活資源、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壯大經營主體入手,以股份合作為核心,以股權為紐帶,采取“保底分紅+收益分紅”等方式,讓農民從資源資產中獲得財產性收入,打造股份農民;積極探索實踐農業產業母子基金,拓寬農業產業投融資渠道;培育壯大和引進一批實力強、信譽好的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鼓勵有技術、懂管理的種養能手,有頭腦、懂市場的務工人員返鄉領辦創辦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