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華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小滿鎮農機站,甘肅 張掖 734000
甘州區位于甘肅河西走廊中部,是張掖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絲綢之路”的要塞。全區總面積42.4萬hm2,總耕地面積6.4萬hm2。甘州區深居內陸,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最高氣溫37.4℃,最低氣溫-27.8℃,≥0℃和≥10℃的年活動積溫分別為2 130~3 600℃和1 240~3 100℃,年平均降水量125mm,日照時數2 900~3 000h,系太陽輻射高質區,無霜期153d,位于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上游,具有豐富的水資源條件,盛產玉米、小麥、馬鈴薯、油菜、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是優質的種子生產基地,發展農業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
甘州區是一個以農業為主導的大區,農業自然災害與生物災害發生特別嚴重。多年來,主要依靠傳統人工噴霧機進行防治,用藥量大,對農產品和環境污染特別嚴重。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提高,各級農業各級部門積極創新,不斷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為減少病蟲害損失,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由于受氣候變化和農業栽培方式改變的影響,病蟲害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特點,植保工作的壓力和任務尤為十分艱巨而繁重。為適應發展現代農業、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新形勢、新要求,急需更新施藥機械,改進施藥技術,不斷提高重大病蟲害的控制能力和水平,切實提高防治水平,為保證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出應用的貢獻。
截至2017底年全區擁有小型噴霧機約15萬部(其中60%為手動噴霧機,其余為充電式電動噴霧機),機動噴霧機797臺,擁有甘肅綠航極飛農業科技公司、甘肅天鷹兄弟農業科技公司、張掖大航農業科技公司三個開展無人植保機通防通治作業植保作業隊,擁有各類飛行植保機械94架;目前,機具及施藥技術嚴重老化,發展極為緩慢,大部分農戶還采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家家戶戶都的1-2臺;近年來,雖然更換了充電式電動噴霧器,但是由于噴霧器壓力低,霧化效果差,用藥量大,因此造成了對環境的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人身健康;部分大中型農場采用三缸活塞泵式機動噴霧機和自走式噴桿式噴霧機。使用背負式噴霧器滅蟲,靠人背是一項繁重的體力勞動,一臺背負式噴霧機,自重10kg,裝滿15kg的藥水達25kg,一畝地要用兩桶藥水,從早到晚,一個人不停地在田間奔波,一天噴灑農藥30畝。植保員穿著植保防護服在30℃以上的高溫下勞作,十分辛苦。
小型機具需大量水稀釋,噴量又較大,霧滴大、霧滴噴得較近、散布不均勻、粘附性差,覆蓋面小,藥液易流失,防治效果差,環境污染嚴重。
小麥、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的病蟲草害防治機具和防治方法單一,缺少針對性較強的機具,且存在一機多用現象,即打除草劑,又打防蟲藥,影響作物生長。
經調查,全區有農機經銷企業24家,吸有沒有專用的植保機具銷售商,只有1-2家代理銷售高桿高地隙噴霧機和無人遙控飛機,還沒有煙霧機代理商,這也是一些高性能的植保機械得不到推廣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部分農戶認為只要能防蟲,多用點藥沒有關系,沒有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有的農戶已經認識到農藥的危害,但是認為我一個改變不了,在種植小麥、蔬菜時自己留一塊,少打藥甚至不打農藥供自己食用,其他的嚴重使用農藥,造成農作物和環境的嚴重污染。
目前甘州區只銷售小型電動噴霧機和少量機動噴霧機,其他高性能的機械如煙霧機、彌霧機、無人飛機、風送植保機還沒有專業的代理銷售企業,因此農戶可選擇性少。
傳統小型植保機價格在幾十元至200元左右,煙霧機價格在3 000元左右,高桿植保機械在3萬元左右,無人遙控飛機價格在6~10萬元左右,由于價格高,農戶購買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地塊分散經營,今天自家地塊發現病蟲害就噴藥,把蟲子大部分趕到附地塊,明天鄰居家地塊打藥,把蟲子趕到自家地中,防治效果極差。
由于甘州區地塊較小(一般為1.5畝左右),且沒有機耕道,造成大中型植保機械作業無法作業,影響了植保機械的發展。
鑒于目前甘州區的現狀,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小規模的農業種植方式將仍然為主導,在農作物病蟲草害依然嚴重的形勢下,落后的機械化植保機械和技術將無法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因此,在積極推廣應用現代高效植保機械的同時,必須解決用于分散小范圍植保的手段以及如何提高植保技術、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的問題。通過以上對甘州區機械化植保存在的問題分析,以及國內外植保機械發展趨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對策。
積極開展開展技術宣傳,通過召開現場演示會、播放電教片、技術人員面對面講解指導,加大宣傳機械化植保技術。通過培訓,提高廣大群眾對環境保護和認識,啟發農民群眾自覺接受應用先進使用的機械化植保新技術新機具,自愿接受規范化、標準化生產管理,加快機械化植保技術的普及應用速度,實現高效、環保、節能,全面提升機械化植保技術水平。
當前,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領域拓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進程明顯加快,流轉規模擴大,特別是制種業通過一些制種公司的土地流轉,該區種植業已經向規模化、標準化邁進。在此形勢下結合政府土地整理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涉農資金,對土地進行必要的平整和連片,預留機耕道等必要的機械化作業設施,以便于應用新式大型農業機械充分發揮效率和農機收益。
農機部門應根據區情實際情況,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新型的植保機械。在推廣過程中,一是按照“先示范、后推廣”的做法,搞好輻射帶動。二是在示范區內配套相應的機具,開展機械作業,提高機械利用率。三是利用現場演示、宣傳、技術培訓等方式,使機械化植保技術在我區各個鄉鎮廣泛應用。四是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機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形成“以點帶戶、以戶帶村、以村帶鄉、以鄉帶區”的植保機械化生產新模式。五是引導農戶逐步建立統防統治的模式,降低作業成本。
目前戶戶購置新型植保機械,既不經濟也不科學的現實,在市場條件下,效益是農機化發展的動力源泉,而提高效率就是提高農機具的利用率。近年來,甘州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給該區農機化發展帶來了活力;要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職能,鼓勵合作社率先購置高效植保機械,并就植保技術給予規范,開展農機植保專業服務,在防控過程中,充分發揮統防統治組織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作用,統一組織,開展通防通治,有效提升病蟲害防控程度和科學化水平。
落后的植保機械及技術嚴重影響了甘州區農產品品質,進而影響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安全性,影響人體健康水平,因此需要政府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投入,引進推廣國內外先進的植保機械,如靜電噴霧器、煙霧機、風送式噴霧機、防漂移噴霧機、機電一體化自動對靶噴霧機、循環噴霧機、無人遙控飛機等機械,通過性能作業試驗予以推廣應用,逐步實現甘州區植保機械升級換代。
對不同品種的作物選用不同的植保機具,如大棚使用煙霧機或風送式噴霧機,林果使用風送式高揚程噴霧機,玉米等高桿作物使用高桿高地隙噴霧機等;做到專機專用,即打除草劑不打防蟲藥。
引導和扶持農機銷售企業引進先進適用的植保機械,同時打造植保機械銷售與服務放心店,為農戶提供放心產品;建立老舊植保機械維修與回收體系,對老舊噴霧器可采用有價回收或折價以舊換新等方式,促進高效植保機械推廣應用。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服務人員的技術培訓,為農戶提供專業維修服務,解決維修困難。
應走一機多用的路子,引進推廣藥、肥兩用的植保機械,既適宜低稈作物,也適宜高稈作物,既能噴藥、除草、滅蟲、防病,又能撒肥,節約成本,一機多用,還能盡量減少對農田的傷害,保護生態環境。
由于甘州區大部分是制種玉米,可采用由制種公司建立“統防統治”的統一防治體系,提高防治效果;也可采用政府牽頭或以村為單位組建專業植保技術隊伍,進行統防統治,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通過專業化服務組織的組建,積極推廣新型高效的植保機械及噴霧部件,引導農民不斷改進落后的植保機械,提高高效農藥的防治效果及農藥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為甘州區無害農業、綠色農業保駕護航,使甘州區真正成為無公害高原夏菜和優質種子生產基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