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春英
(衡水學院,河北衡水 053000)
微課,重點在它的“微”。“微”體現在單位時間,教學時間5—8分鐘,最少甚至可以為1-2分鐘,最多也不超過10分鐘;“微”體現著在知識點集中、精煉,每個微課只講授一到兩個知識點,即我們常說的"碎片化"知識。但"微課"應最終形成一個有系統的整體,其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最終是相對完整的。在每一個微課有其自身的系統性的前提下,每一組微課才能表達知識的全面性。
微課有著豐富的呈現形式,其可以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呈現;微課有多種交互形式,如主持人可以位于鏡內,也可出鏡;微課有多種學習平臺,如它可以在手機等適宜人們常用移動設備上進行移動學習;微課也更為適合學習者一對一地進行自主學習。
制作微課,首先要把握住其核心內容,即教學所要傳遞給學生的知識脈絡和主題,基于這個主題,它還可以包含與其相關的教學素材、知識點詳解、知識擴展、趣味延伸、測試練習、以及與學生的互動,得到的教學反饋,和老師的點評等輔助擴展性的教學資源。這些知識點通過“微課”的形式得以梳理、彼此組織鏈接、交互反饋,最后共同呈現出了一個嶄新的教學“小環境”。由此,“微課”在傳統的教學素材、知識點、知識脈絡與主題的教學素材基礎上,結合傳統的測試練習、學生互動、教師點評等傳統的教學互動方式,但又在此基礎上進行繼承和發揚,形成了這種新型的教學資源。
微課的形式多樣,包括傳統常見的講授類,還有著啟發類、演示類、實驗類,等。
講授類,顧名思義,通常用于教師利用口頭語言表達的方式向學生傳授各項需要獲取的知識,其可采用詳細地描繪情景,客觀地敘述事實、科學地解釋概念、有邏輯地論證原理等方式。這也是目前傳統授課方式中最常見的、最主要的一種微課類型。
啟發類,即教師利用“微課”形式,啟發學生根據傳統的教學任務,在學習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實際,通過各種方式去啟發學生的思維,并以此為核心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自發地去思考與學習。
演示類,即讓教師利用“微課”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將可能不適于現實操作的教學內容,通過“微課”視頻的形式,把授課所用到的實物或者能夠展示的直觀教具展現在學生面前,或者通過該形式向學生作出示范性的操作或實驗,讓學生通過這樣新形式的教學手段,通過近距離的觀察來獲得更直觀的感性知識,從而說明并且印證教學需要傳達的知識。
這就是鄭全意,“全意”工作,渾身都充滿“工作細胞”。進行專項整治、處理群眾投訴、重大活動保障、事件應急處理……為了把昌平區食品稽查的每項工作落到實處,渾身“工作細胞”的鄭全意自動開啟了“5+2”模式,帶領同事們天天忙碌著。
實驗類,即讓學生自己“動”起來,采用“微課”的方式讓學生在其指導下,利用指定的材料與設備,通過授課內容的指引,操控改變一些控制條件,從而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參數的改變,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后,去觀察其帶來的現象變化,再據此動腦,從中學習獲得新的知識,同時驗證所學到的知識。而這種微課形式,在一些理科實驗型學科,如物理、生物、化學、自然常識、地理等學科中更為常見。
微課的類型多種多樣,它的制作方法卻可以非常簡單直接。以下簡述三種簡單的微課制作方法。
(一)PPT+錄屏軟件
在傳統日常的授課方式中,PPT是最常用,也最簡單直觀的授課工具,因此,采用ppt和教師授課的畫外音相結合的方式,是目前最流行最實用的微課制作方式。
1、圍繞授課主題,采用PPT制作一個圍繞這個主題為中心的簡短課件,可以是一個授課的知識點概要梳理,為了達到微課“微”的特點,一般幻燈片不要太長,七八頁最佳;課件制作盡量美觀,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然后就要錄屏,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五花八門的錄屏軟件,拿camtasia studio錄屏軟件為例,它是集錄屏和剪輯與一身軟件。準備好授課材料后,打開camtasia studio軟件的錄屏功能,將制作完畢的PPT課件進行全屏幕放映,并設置好麥克風,對照ppt內容,一邊放映一邊對課程內容進行講說,如此就將PPT的放映過程佐以課程解說的聲音合并錄制成了一個授課的視頻。
3、然后可以采用視頻剪輯的功能,將以上錄制完畢的母視頻進行再加工,經過后期剪輯工序就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授課型微課視頻。
(二)手機+白紙
如果條件受限,最簡單的材料與工具也可以制作出生動形象的微課。最普通的手機、白紙、手機支架、彩筆、膠帶等日常工具,也可以成為制作出微課的材料。彩筆能夠對講述內容的重點進行區分,可以代替傳統板書授課中的彩色粉筆,可日常ppt授課中的highlight高光重點;手機支架,淘寶即可買到的工具,用來固定手機位置;而白紙用來書寫內容繪制知識脈絡圖,或者進行邏輯梳理演示。膠帶,用來固定白紙位置。加上授課人生動形象的講述,或者佐以鬼斧神工的畫工,一節邏輯梳理課即可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們還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將難以搬進教室的實驗課程通過小小的手機攝像頭搬運到學生面前,向學生進行演示。
(三)DV+白板
第三種方法,無需贅述,利用到DV、白板、彩筆等多種工具,使教師入鏡講課,也是早已走進課堂的錄課方式,但要注意微課“微”的精髓,課程內容盡量簡單精煉,出鏡的老師為了學生更好的接受傳達的知識,也要注意不能擋住板書上的內容。
(四)視頻+錄屏
這種方法就是利用錄屏軟件把所看的有用的視頻錄制成微課,例如:電影、慕課、好的課件,在播放過程中選擇性的錄制,制成微課,利用到教學之中。由于視頻范圍很廣,所以這種方法制作的微課能解決許多以上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如何將微課充分應用于教師的日常教學中,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廣大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對于新授課來說,微課的設計與導入應當分以下幾個方向進行。
(一)利用微課完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利用微課于新課預習。教師可以根據新授課的核心知識點,設計新穎的問題或有趣味性和導向型的實驗以吸引學生對即將到來新知識的興趣,同時對新課的講授進行鋪墊。可以在課前或課程開始的時候讓學生觀看微課,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老師可以利用課上集中學習的時間,進行知識點的串聯,化零為整,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具有系統性、整體性。同時教師還需要及時觀察并發現學生的反應,對學生難理解的知識點進行細化、精講,做到使學生能真正理解所學內容。這種教學方法很適合課時少,內容多的課程,這也是當今教學的現狀。
(二)利用微課解決抽象難以描述的知識
在很多時候教學過程中會遇到抽象或難以描述的知識內容,此時可以采用錄屏的方法錄制一些網上的視頻片段,用于講解之中,這樣會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有關爆炸的實驗、有關微觀世界的研究等。
(三)利用微課組織教學總結和教學訓練
在課程進行中,教師可以對重點或疑難的知識點引入微課向學生進行集中地講解梳理,引發學生對重點知識點的注意力,使其能夠主動思考,去探尋其中規律,知識點梳理的過程中要注意普適性,一般先易后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思考與領悟。
(四)利用微課開闊學生的視野
利用微課開展第二課堂,把當今的熱門話題、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等錄制成微課,讓學生利用平時的零碎時間去觀看,這樣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通過引入微課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僅能改進傳統教學、死板的方法、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目的,還有利于開拓教師的視野、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教師探究問題的能力,更快地促進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促使教師與時俱進,更有利于師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