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裕輝
[摘 ? ? ? ? ? 要]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各行各業都在發生翻天復地的變化,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提出,主要依靠歷屆領導人提出的以人為本思想作為基礎,進而總結出來的方案,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要的發展與實踐作用。高校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將習近平總書記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融入課程教學中,在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保障下,促進高校思想政治課的健康發展,通過課程教育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培養人的方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去評價高校思想政治的質量,進而解決實際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建議。
[關 ? ?鍵 ? 詞] ?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政治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192-02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全社會人員都具有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在政治教學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主體的教學目標,將人民至上的價值體現出來,教學目標與發展前景主要以人民幸福作為基礎。總書記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高校進行宣傳,并且思想政治課在高校教學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教學工作在高校中應用可以保證教學的方向與實踐依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融入總書記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進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與效率。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需要高校堅持人民立場,堅持社會主義正確政治方向
(一)以人民教育作為目標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不管大學的教學模式受到怎樣的爭議,但是大學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這一點就不會被質疑。高校開展的思想政治課程具有顯著的功能,培養的人才需要具有正確以及健康的服務意識,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具有政治意識與思想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人心向背,力量的大小會決定人民與黨的事業的成敗與否,是我們發展接觸的最大的政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著培養的作用,將發揮政治與思想的功能,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堅持人民立場樹立人民至上的觀念,已經成為政治課程開展的基礎與保障[1]。思想政治課程是高校教育中開設的非常重要的課程,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堅持人民立場,為學生灌輸社會主義正確的政治方向,保證高校教育可以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一代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堅持人民立場的社會主義政治方向
首先,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我們立黨的指導思想,在高校教學中具有顯著的優勢。總書記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上完善的,進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課程的開設目標要求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內容,這樣就讓馬克思主義成為高校教學的理論根基[2]。其次,馬克思理論就是人民的理論,所謂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指馬克思與恩格斯深入人民群眾生活中,經過不斷的實際活動豐富思想進而出現的理論。再次,馬克思主義不僅僅可以將人民的本性體現出來,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理論也在逐漸更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核心內容就是以馬克思理論作為基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最后,教學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理論,就是通過高校為社會培養建設服務型人才,體現了社會主義政治方向的堅持。
二、習近平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融入高校教學中,為思想政治教學提供保障
這里說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與根本,堅持人民性特征,始終做到以人為本。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內容在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下進行,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徹底解決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以人民為本開展思想政治課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學中的核心課程,如果想要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就要站在比較高的理論角度上,堅持人民為本的思想,從人民的角度分析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體系以及中國目前所處的格局,特別要對共產黨的政策以及方針進行闡述,堅持以人民為本的思想對高校思政教材進行把握[3]。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在思想觀念上也發生很大的變化。高校在實際教學中各種思想碰撞會產生新的火花,導致一些學生不能認同主流價值,會出現錯誤的政治觀念與言論。因此,想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在以人為本的立場上研究教學內容,發揚社會主義正確價值觀念,將以人民為主的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思維發生變化,以討論或者論辯的方式擴展學生的以人民為本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可以正確認識世界與中國的發展形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涉及理論知識,還要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利用校外資源展開研究與考察工作。通過對校外資源的考察研究,考察結果會緊扣人民群眾的生活,與社會發展相吻合,學生可以走進企業內部,接觸到第一手資料,真正了解中國當前的發展現狀,從我們的生活中去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用心去體會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涵蓋內容,領悟人生的價值。在不斷的實踐活動中,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在實踐中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4]。
(二)堅持以師生為本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學
1.以教師為本進行引導工作
首先,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師為本的思想,充分發揮高校政治教師的主導作用。高校要重視政治教師,針對思想政治教師展開定期培訓,幫助思想政治教師解決軟件與硬件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在學術研究方面,需要保護思想政治教師的科研成果,為教師將教師與科研融合起來,在情感上,要關注并且尊敬教師,解決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5]。通過這些方面的不斷努力,思想政治教師技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學方法經過不斷的磨礪在不斷更新與完善,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其次,要尊重其他學科教師具有的導向作用,想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的作用,不僅僅需要思政教師的努力,還要其他學科教師的鼓勵與幫助。總而言之,主要以教師作為主體,結合學科與專業的不同,在對教師的選擇中貫徹國家的政策方針,這些都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教師的科研方向與專業技能展現一致的思想政治內容,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思想政治內容,將專業知識與課程讓教師傳授給學生,將課程設置得更加具體,充滿服務性,實現課程育人到科學育人的轉折,保證高校思政課程具有針對性與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