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北仲
[摘 ?要]基于對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首先,闡述信息技術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內容。然后,分析信息技術條件對企業內部控制,具有改善企業內部環境、擴展風險評估影響范圍重要作用。最后,在信息技術條件下,為充分發揮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價值與作用,給出強化企業信息系統控制工作、保證內部控制信息化、加強風險評估與控制等有效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企業;內部控制
在如今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社會市場中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激烈。如果企業想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得到更好發展,同時取得一定的市場地位,那么需要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在社會市場各行各業當中,并且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企業的更好發展帶來便利。因此,在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中,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所以,本文將針對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措施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1 ?信息技術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概述
1.1 ?信息技術基本概述
信息技術也是人們常說的IT,信息技術是管理信息技術與處理信息技術的綜合。如果從內容上看,信息技術通常情況下會包含網絡通信技術、軟件開發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從根本而言,信息技術主要是將數據以及網絡作為基礎,在日常的數據信息處理中,會將各類數據信息放置在數據庫當中,然后對象在使用數據信息時,會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對其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整理。信息技術可以對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充分利用,也可以說大數據分析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內容。
1.2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概述
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是將企業內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進行統一管理,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控制制度,充分發揮出企業人力資源、財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的價值與作用,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企業內各環節工作的展開,需要進行實時監督與管理。在企業內通過內部控制工作的展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企業內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及時性。在如今信息技術的支持與幫助下,企業內各項內部控制工作逐漸朝著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2 ?信息技術條件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2.1 ?改善企業內部環境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主要是指企業當中的控制氛圍,企業環境可以為內部控制工作的展開提供前提保障。在如今信息技術條件的支持下,企業機構在設置過程中逐漸朝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將會更加及時。拉近企業各個部門與工作人員的關系,同時信息的傳遞將更加方便,實現信息共享,為各部門工作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人為操作,避免人為操作帶來的誤差,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員工工作量,從而在企業中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2.2 ?擴展風險評估影響范圍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對企業的運營模式進行優化與完善,同時擴展風險評估影響范圍。比如,企業會利用信息技術平臺,與其他企業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因為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各類信息的傳輸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市場當中的信息可以得到及時反饋。從而使技術資源的市場性質得到保障,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內部控制工作中,可以將風險識別、風險評估等貫穿在內部控制的子系統中,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水平。
3 ?信息技術條件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措施
3.1 ?強化企業信息系統控制工作
信息系統主要是對計算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進行充分利用,然后,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進行轉化與集成,屬于信息化管理平臺。信息技術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內各項工作的展開,都需要計算機為其提供保障。所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內容。為保證內部控制工作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與作用,需要保證在信息系統的開發環節、信息系統運行環節以及信息系統的維護環節等,保證其科學性與嚴謹性。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開發不合理等問題的產生,對信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同時也防止運行維護過程中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造成計算機內數據信息的泄漏。通常情況下,企業在信息系統的構建中會采用整合模式,通俗來講就是將各個與內部控制相關的業務系統以及管理系統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在企業當中形成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將內部控制工作,完全貫穿在企業各項業務工作中。
3.2 ?保證內部控制信息化
在信息技術條件的支持下,需要保證內部信息控制的信息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第一,構建信息化環境。在以往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許多管理者與領導者并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如今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帶來的影響。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應用在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在企業中加強信息技術的宣傳力度,促使企業員工可以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第二,根據企業實際的崗位職責以及業務流程,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中,將內部控制工作由傳統的事后控制,逐漸轉化為事前控制與事中控制。也就是說,企業各項工作的展開,需要及時做好相應的預測工作。通過有效預測可以及時發現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或者問題,從而針對不足給出有效解決措施。而不是事故發生后,進行事后補救。因此,需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在其中,對企業各項工作的展開進行分析。第三,培養信息化管理人才。在且內部控制工作中,各項工作的展開需要工作人員在其中發揮最用。因此,想要實現內部控制的信息化,需要保證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具備較強信息化技術,比如,能夠對計算機進行熟練操作,熟練掌握各個業務流程等。只有保證各工作人員能夠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與專業素養,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工作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3 ?加強風險評估與控制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面臨不同的風險,也就是說企業在發展中風險會貫穿在其中。因此,企業在展開內部控制工作時,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對風險進行有效評估與控制。首先,企業針對風險需要構建風險管理流程,風險管理流程通常情況下包含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以及風險監控。通過風險識別與風險評估工作的展開,可以明確企業的風險類型,以及風險會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從而針對風險因素,給出有效解決措施。規避風險或者降低風險發生后,為企業帶來的損失。其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不斷拓展信息的來源渠道,針對市場政策、客戶資料以及員工資料等及時做好整理工作,從而為企業風險識別工作與風險控制工作提供前提保障。最后,企業可以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企業所處的業務環境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從而針對所處的業務環境,以及存在的風險進行處理。保證風險的識別能夠不受傳統風險評估體系的限制,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前提條件。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為我國各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展開創造良好前景。所以,企業在展開內部控制工作時,需要對各類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將其貫穿到企業的內部控制中。實現內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化與數據化,保證內部控制工作,在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中,發揮自身優勢。
參考文獻:
[1]鮑詩度,陳文懿.當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評價體系的理論進展與提升[J].河南社會科學,2019(2):115-120.
[2]楊昕.中小企業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問題與改進對策[J].經營與管理,2019(3):43-45.
[3]陳冰冰.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變化[J].信息系統工程,2019(2):57.
[4]董彥鋒.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8(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