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財經類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是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力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能夠深化校企合作并且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校企合作培養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具有多方面的意義,盡管當前的人才培養存在著問題與不足,通過校企協同制訂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學分認定機制以及搭建線上線下服務平臺,能夠有針對性的開展人才培養。
【關鍵詞】校企合作;財經類人才;創新創業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不斷進行著深層次的改革與發展。就業市場上,新科學技術的產生代替勞動密集的工作模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而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必須符合市場需求,培養新常態下高職教育相關專業人才在從業中的工作能力與創新能力是一個重要議題。在創新性國家建設的大背景下,創新創業型人才已經成為市場的迫切需要,作為社會人才的輸送地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高職院校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創新創業人才之間的合作是高職院校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實施創新發展教學理念的必然選擇。
1校企合作培養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意義
1.1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創新、創業、創造,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在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和高品質發展的轉折點,創新創業的作用日益明顯,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家提出引領新技術各行各業的高素質的開發,整個社會已經具備了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機遇與環境。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所涵蓋專業廣泛,學生人數眾多,培養著社會各行各業發展都需要財經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人力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校企合作能夠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型高職院校財經類人才培養,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創業人才。
1.2有利于學校把握市場所需人才的方向
在與企業合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了校企協同、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機制,高職院校能夠及時掌握企業所需的人才素質要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同時,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沿地帶,在合作育人過程中給予學校前沿的資訊,幫助學校把握市場所需的人才要求,根據本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及產業結構調整需要,根據高職院校的優勢資源與條件,靈活地調配資源,開設優勢專業與課程,發展有潛力且有市場需求的專業方向,打造品牌特色專業方向,使財經類專業更滿足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開展人才的定向培養。
1.3有利于校企優勢互補,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
校企合作培育財經類人才過程中,校企雙方均能發揮自身優勢,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高校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和研發能力,學生實訓場所可以設在企業也可以設在學校,校企合作雙方能夠節省在軟硬以及硬件設施的投入,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能夠快速有效地搭建。學??梢垣@得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專業指導教師,為學生做創新創業及專業相關的實踐指導;企業能夠從財經類學生一入學開始便培育自己企業所需的專業方向人才,學生由于在校期間就已經熟知企業各項業務操作,其專業能力和創新創業創造力都會得到極大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1.4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企合作培育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重點強化了財經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旨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更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創業創造力的培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更加符合高職學生學習規律,從而能夠真正提升學習效果。人才培育過程中,企業和高職院校將資源整合,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耐心,耐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勤奮和頑強的精神,從而實現高職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
2校企合作培養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
目前各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仍處于探索階段,部分學校把創新創業教學內容作為專業教學內容的補充內容,還未能把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和實操環節融入到財經類專業教學中,各個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并無很大區別,財經類專業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不具備針對性,故而難以達到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2.2學校創新創業的內容脫離了企業的實際工作需要
一方面,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內容以理論教學為主,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環節難以有效開展,而有針對性的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就更加困難了。在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缺乏創新和創業實踐經驗。,難以有效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在目前的情形下,高職院校所教授內容容易與企業實際工作需求脫節。
2.3“校企合作”實訓過程缺乏科學的考評機制
一些開設了創新創業相關實訓的高職院校在考評機制上仍然沿用傳統評價方式,這是很難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并不能有效地評估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校企合作開展實訓,涉及校內教師與企業人員的評價,學生自己的過程性評價,幾方主體評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科學有效的考評機制需要完善與建立。
2.4校企合作的權責界限難以界定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校企雙方的權利和職責不容易界定,學校作為學生的主要管理方,在合作中往往處于主導地位,而企業處于配合與輔助地位,使得企業的話語權不夠,所獲得收益不多,從而導致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熱情不高、參與度不足、作用性未能充分發揮等問題,
3校企合作培養高職財經類創新創業人才的策略
3.1校企協同制訂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
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核心就是人才的培養理念,實現學校的培養理念符合企業理念,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符合公司的人才需求目標。校內的各個部門需要協同工作,通過座談與調研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企業需求與學校的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合,根據企業對人才規格和素養的需求,調整人才培養理念,為后續的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內容設計、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創新創業學分認定、創新創業活動實施各個方面奠定合作的基礎。
3.2校企協同制訂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
企業與高職院校共同制訂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總方案,方案要以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為基本出發點,將創新創業知識、能力、素質的養成貫穿到人才培養方案始終。企業與高職院校基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對財經類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職業崗位能力分析、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環節、各類學時分配比例、專業辦學基本條件和基本要求、師資隊伍結構、教師素質技能與知識要求、教學設施要求、教學資源保障要求、教學方法手段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管理計劃等方面作具體的規定。同時,還應該把財經類各專業的特點與特色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注重對學生創新、創意、創造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在課程設置時,應充分考慮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相關課程的梯級設置,將創新創業課程與財經類各個專業課程相融合,梯度式推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大一學年應該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想法的萌發期,給以適當的創業課程與實踐內容,比如讓學生聽企業專家講座、參觀名企、參加創業校友分享會等,調動大一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大二學年應該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想法的成長期,給以大量的創新創業必修課程與專業課程,比如網絡營銷課程、財務管理課程、市場營銷課程、市場調查課程等,幫助學生去實現創新創業想法;大三學年應該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想法的成熟期,給以大量的創新創業實踐支持,比如創業項目孵化、創業競賽等,幫助學生去踐行創新創業工作。
3.3校企協同設置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類課程內容
在統一完成人才培養理念與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后,校企需要協同設置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類課程,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要求、課程教學內容的對應與銜接。基于人才培養方案,對每門課程從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人員、考核方案等方面做具體的規定。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人才培養的要求,設置創新創業素質模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設置專業技能模塊,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專業能力;設置創新創業技能模塊,夯實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課程的教學人員應該由校內教師與企業教師共同完成授課過程,校內教師對課程整體內容負責,企業教師進課堂與校內教師一起授課,同時企業教師開展校外創新創業實踐指導。
3.4校企協同制訂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類學分認定機制
創新創業的學分認定應該采用創新機制,開展多元化、多維度、開放式的認定機制,對學生參與企業項目研究與開發、參加創新創業比賽、發表學術科研論文、申請發明創造等專利、注冊創辦公司、參加社會調研與科技咨詢等方面進行學分的認定,建立完善的認定機制,完善認定程序與管理辦法,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和熱情。
3.5校企協同搭建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搭建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創業線下線上雙平臺。完善創新創業指導服務體系,校企共同建立創新創業服務專門機構,開展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服務,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開展創新、創意、創業等指導與培訓,為學生提供創業項目信息、創業項目孵化,提供專利咨詢與申請、版權咨詢與申請等服務與資金支持。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軟硬件支持,設置培訓競賽、項目管理、校友聯誼等相關部門,實現“機構、人員、場地、資金”四到位,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法律、工商、稅務、財務、人事代理、管理咨詢、項目推薦、項目融資、專利版權申請等全方位的咨詢和服務。
參考文獻:
[1]徐思.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之探討[J].青海教育,2019(6):52-53
[2]鐘金萍,陸建英.“產學研用”合作模式下管理會計方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高等教育,2019(3):175-176
[3]蘇煒.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實訓教學體系構建——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職教通訊,2016(9):62-66
[4]李春怡,盧惠萍.“互聯網 +”背景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創新
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探究[J].智庫時代,2018(11):193-194
【作者簡介】楊珩(1987—),女,廣東廣州人,講師,碩士,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財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整合營銷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