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俠
[摘? ? ? ? ? ?要]? 以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建筑施工專業為例,通過行業企業調研,典型工作任務提取與分析,學習領域構建、教學情境設計,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項目為載體的建筑施工專業的一體化課程體系。
[關? ? 鍵? ?詞]? 建筑施工;一體化課程;典型工作任務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116-02
一體化課程是按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養規律,根據國家職業標準,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課程體系,并以具體工作任務為學習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課程。一體化課程體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學做合一,能力培養和工作崗位對接合一的特征。
一、專業簡介
我院建筑施工專業設置時間為1994年9月,2012年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專業。2014年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2016年被評為江蘇省示范專業、建筑施工專業是建筑工程專業群的核心專業,已經向社會輸送畢業生22屆,累計畢業生數2600多人。建筑施工專業采取“工學一體”一體化授課模式,培養具備較強的建筑工程施工、項目規劃和管理等工程實踐能力,能在建筑行業從事施工、設計和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可在建筑施工、工程建設監理、房地產開發企業等部門工作。畢業生遍布徐州地區及省內外建筑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就業明星,深受社會歡迎。
(一)專業群
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現有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建筑裝飾、市政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5個建筑類專業,其中,建筑施工專業主要為建筑行業培養一線施工管理人才,即能夠將工程圖紙轉化為物質實體的實用型人才。建筑施工專業是我院建筑類專業群的核心專業,通過建筑施工專業的建設,可輻射帶動工程造價、建筑裝飾、市政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等相關專業發展。
(二)教學團隊
建筑工程專業群有從事工程施工、建筑測量、工程造價、建筑裝飾等專兼職教師26人,其中專職教師22名,來自企業和行業的兼職教師4名;職稱結構中,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名,中級職稱教師10名,初級職稱教師8名;學歷結構中,碩士7名,其余全部為本科學歷;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省級名牌教師2名,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5名,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1名,國家注冊造價師1名,國家注冊監理師1名,“雙師素質”教師18人,比例達到教師總數的69%,基本形成職稱結構、專業結構全面合理的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為教學的不斷創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專業群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實訓條件
建筑工程學院現擁有省級公共實訓基地——建筑施工實訓中心及建筑構造模型室、BIM虛擬仿真實訓室、項目管理沙盤模擬實訓室、建筑測量實訓室、建筑安裝與調試實訓室、模型制作室、裝飾材料工藝室等一體化實訓室,與江蘇大漢建筑有限公司、沛縣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江蘇流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徐州城達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徐州佳信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徐州市機械施工有限公司六家建筑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外教學實習基地。
二、改革背景
(一)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建筑行業目前已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急需擺脫“從業人員素質低下”“管理水平不高”“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等現狀,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是解決該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建筑施工專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不可能在實訓室內完全模擬實際工作狀況,所以該專業進行大面積的一體化教學改革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如果我們固步自封,不采取相應措施,那我們培養的學生將會與產業脫節,越來越不適應產業的發展需求。企業如果長期招不到合適的員工,沒有新鮮血液的輸入,其發展也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所以,建筑施工專業的一體化教學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二)一體化教學效果有明顯提升
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已經在電工電子、機械加工、汽車維修等專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根據用人單位的反饋,一體化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其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相較于傳統模式下培養的學生,綜合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一體化課改的路徑邏輯
(一)確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明確為哪些“企業群-崗位群”培養技能人才,解決“為了誰”的問題,即客戶在哪里?當然,學生是我們的直接客戶,家長是我們的間接客戶,企業是我們的最終客戶。
建筑施工專業培養面向建筑施工、監理企業就業,適應施工員、監理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繪圖員、造價員等崗位群的工作,勝任施工圖交底、建筑材料取樣、建筑施工測量、施工過程質量檢查、施工過程安全檢查、工程資料記錄與整理、工程量計算、施工圖繪制、施工生產管理、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施工方案編制與實施等工作任務,具備自主學習、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組織管理和持續改進等職業素養,達到建筑施工企業要求的施工現場管理人才。
(二)提取代表性工作任務
即依靠企業實踐專家(一線優秀員工代表)的工作經歷,訪談一些代表性工作任務,解決“要成為上述崗位群中的一名優秀員工,需經歷哪些促進個人成長的工作任務”的問題。這些優秀代表是學生成長的典范,這些工作反映了優秀員工的能力要求及成長路徑。
(三)提煉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
即將不同企業實踐專家做過的同一類代表性工作任務歸納為一類工作,成為一個典型工作任務,同時對該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描述,并按職業生涯發展的進階進行排序,從而明確本專業不同層級的從業人員需要勝任的典型工作任務,解決“培養的技能人才應該達到什么要求”的問題。如果本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無法勝任,就不應該叫作本專業的從業人員了。
(四)一體化課程和學習任務轉化
將第三個動作提煉的典型工作任務作為我們院校的專業課程進行轉化,將第二個動作提取的代表性工作任務作為我們院校專業課程對應的學習任務進行轉化,解決的是“將職業領域對人的要求轉為人才培養領域(即學習領域)的思考”的問題,因為對業界展開充分的調研后,作為院校,主要還是要研究如何培養人才。
按照人社部第三批一體化課改試點建筑施工專業一體化課程開發工作進度安排,已經完成一體化課程和學習任務的轉化。建筑施工中級共提取《施工圖交底》《建筑材料取樣》《建筑施工測量》《施工過程質量檢查》《施工過程安全檢查》《工程資料記錄與整理》《工程量計算》七門一體化課程。
(五)進行代表性工作任務及學習任務描述
解決“該代表性工作任務是在怎樣的工作情境下發生的,它的具體工作過程是怎樣的,工作過程中有什么具體要求,使用什么工具、方法、標準、規范、組織方式完成這些工作過程的每一環節,每一工作環節會輸出怎樣的階段性工作成果,如果是學生去完成的話(即學習任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本項工作任務并實現學習,還可以讓他們輸出怎樣的階段性學習成果”等等問題。
(六)進行魚骨圖分析
解決“在代表性工作任務及學習任務描述的基礎上,如果讓學生去完成該項工作任務的每一工作環節,為了讓沒有任何專業知識基礎的學生能夠進行下去,并成功輸出每一工作環節的工作成果或學習成果,應該讓他們學習掌握什么專業知識或技能,并且具備怎樣的非專業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實施該工作環節”等等問題。
(七)編寫一體化課程標準
明確該課程的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參考性學習任務、終結性考核任務等內容,主要是給每一門課程劃定一個“圈”,明確一個“綱”,如果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個“圈”了,把本專業所有10~20門課程的“圈”匯總起來,就形成了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課程目標就是其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要求,也是其包含的所有學習任務(即代表性工作任務)工作要求,可以綜合分析匯總所有學習任務(即代表性工作任務)描述得出;學習內容則可以綜合分析匯總所有學習任務(即代表性工作任務)的魚骨圖里面的專業知識、技能、素養、非專業能力等得出;參考性學習任務即代表性工作任務。
終結性考核任務則需要老師們根據前面的內容,思考學生完成上述參考性學習任務之后,是否真的能勝任同類工作任務,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達成課程目標提到的要求?需要老師們設計一個相比前面學習任務難度較大更加綜合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去完成,之后對學生進行考核。
(八)教學活動策劃
其核心是通過一些行動,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如何在課堂上、學習工作站、企業實踐基地具體開展教與學,如何具體開展工作任務以得到相應的工作成果和學習成果,是非常細化的教與學、工作過程的活動策劃,包括教師該做什么、學生該怎么學、應準備怎樣的資源(核心是學習所需要的材料,工作頁、信息頁等等,是老師應該提供給學生的,或者是要求學生自己找的)、每完成一個小節點應該用怎樣的評價標準開展評價,需要用多少時間”等問題,解決的是“如何教”的問題。
(九)工作頁編寫
解決“依托什么教、用什么支撐著學生一步一步往下學和做”的問題。
(十)信息頁、課件、專業視頻等資源的收集與編寫
解決的是“有什么資源支持學生學習和工作,以確保工作任務能順利開展下去,并取得相應的工作成果或學習成果”等問題。
四、結束語
不同的學校教學資源的配置不同,而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就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因地制宜,將一體化教學模式與學校的現有資源進行融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體化,有什么樣的條件做什么樣的一體化,走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去模仿,不要讓一種新的理念走上形式主義。一體化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等待我們探索、研究的東西還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一體化教學的各個環節,把一體化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古娟妮.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建筑施工管理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C].中國職協2014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中國會議.2014.
[3]何立志,楊樹雄.中高職建筑施工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的協同性驗證[J].經貿實踐,2017(22):53-56.
◎編輯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