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 ? ? ? ? ?要]? 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要求下,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經濟全球化使英語作為全球一種通用的語言,在各個階段的教學中也是必修的內容,在中職課堂學習中,學生英語素養和口語能力的培養也是重要課程,學生英語交流能力與科技信息化的融合,對學生學習英語效率的提高起著很大的作用,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延展。
[關? ? 鍵? ?詞]? 中職英語;教學改革;信息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136-02
社會在不斷發展,計算機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在當今教育中,越來越多的教育模式以多媒體呈現為主要載體,信息化教育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中職英語的教學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甚至可以說面臨著當前教育模式的挑戰和變革。筆者就中職英語教學在當前社會大背景下的現狀和如何在中職英語課堂上應用信息化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就信息化大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意見。
一、以信息化教學方式呈現
(一)新媒體教學
教學中大多以PPT的展示為主,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任務為主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課上課下的學習,配合圖像、文字、動畫、音頻、視頻等眾多信息功能,以此作為學習的素材,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的內容,而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這與教師傳統的通過口頭和板書教學的學習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學生學習英語時,更強調學生的動腦能力,學生在訓練中提高的不僅僅是英語口語的能力,而且掌握了英語讀寫的綜合能力,這在培養學生英語短文中的信息獲取以及處理英語課后練習的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使學生能夠高效率地接受課堂內所學到的知識,對他們課前預習進行補充,在課后,為學生提供在教學中的學習資料,使他們課后能夠更好地鞏固學習。
(二)教學內容設計
為使學生在英語情境對話中可以身臨其境,可以選擇視頻、音頻、圖畫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例如江蘇省中職英語教材一、二冊各十個單元,每一單元建議安排六至七個課時,聽說、讀寫、語法與生活技能各兩課課時。語法與生活技能可以單獨設課時,也可以融合到聽說或讀寫部分,其依據是語法和生活技能與聽說、讀寫的關聯度。每個單元內容在設計時,能融合專業課程、基礎課程,實現Steam教育理念下的多學科融合,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比如中職英語第一冊第六單元Go out and enjoy life,本人增加了一個室外拓展,實戰演練的2課時教學任務:小組根據課前選擇的城市,有針對性地選擇VR的內容,結合旅游概論的專業課程,為游客制訂旅游規劃,英語教師與專業教師巡回指導。每組選派代表扮演導游,介紹行程安排,其他學生作為游客,提出建議。這樣,充分體現了跨學科融合,學生學得更有興致。
二、教學整體設計
(一)課前準備階段
在一節課開始之前,教師將教學內容及相關的課件備案,通過網絡,發送到學生所用的學習軟件、QQ郵箱、微信群或學習平臺,讓學生自主性預習,使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完善自己課上所需要的學習內容,也有利于他們個性化的發展。
(二)課堂教學階段的具體設計方案
1.直接引入話題
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構思自己的學習策略,明確每一課時的學習中所要完成的任務。
設計方案:
(1)首先,促進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督促學生對課程中所需要的文字、圖片、視頻或音頻內容進行課前分析,這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正式學習中的學習注意力,課堂上融合課本中所學內容,并且利用圖片使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小組探討,自主分析,得出結論。
(2)整理各小組得出的結論,引入課程內容,小組之間針對對方得出的結論進行頭腦風暴式的英語辯答,學生運用口語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暢所欲言,老師進行指點糾正,并且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對課堂氛圍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使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
2.課程內容分析解讀
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進行解讀,在課后進行知識掌握能力比賽,讓他們在競爭中加強對課本內容的記憶,解決課程中的重難點,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能力的理解,突破自己的口語能力。
設計方案:
(1)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訓練,可以引導他們在較短時間內準確把握所學文章的大意和文章的中心句,并且在自己的腦海中糾正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重點培養他們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快速提升。
(2)用多媒體對所學內容進行朗讀,可以使學生在課前較好地掌握詞匯的正確讀法,使他們在此過程中理清文章的大體脈絡,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3)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在面對生詞的時候,通過聽力來培養他們對生詞的理解以及猜測的方法。
(4)學生自主查找所需要的詞匯的信息,準確掌握詞匯,利用多媒體在直觀的情景再現和重點詞匯點撥下,學生自主理清文章的脈絡,加強對文章的理解。
(5)運用多媒體中的課件模擬虛擬的詞匯學習對話情境,可以使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加深記憶,突破對重點詞匯的掌握,完成課堂中的小任務。
3.教師教學與科技融合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科技在教育事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變革作用,它革新了教師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式上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隨著信息化平臺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學習資源的不斷豐富,便利了學生資料查閱途徑,動態性英語教學使學習更加深刻,使傳統較為枯燥的教學模式變得極其生動,也改變了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方法,解放了教師的思想。中職教育本身在教育界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并且英語教育也是在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中的重要課程,在中職英語教學方式中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當前信息化教學發現較為迅猛的現狀下,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4.教師參與拓展性學習
小組運用信息化技術平臺開展學習討論,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及時完善學習漏洞,教師參與實際教學過程可以和學生之間互助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完成課題所需要的教學任務,也能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能力,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地呈現他們所學的知識,并且拓寬學生的學習面,提高對詞匯的理解能力。
三、信息化教學策略
(一)多媒體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本身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是很高,但是,可以了解到,他們對電腦和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利用網絡功能,發揮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通過信息化教學控制英語具體教學,使媒體教學成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并且在課前、課中、課后充分運用多媒體在學習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如在Christmas day這一課學習中,老師要求學生提前掌握關于這一節日的詞匯、語句及句意,學習節日文化知識的同時,學習好英語用語。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用多媒體播放感恩節的相關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感恩節的氛圍,并且能夠激發他們對感恩節的理解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烘托學習氛圍,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
(二)多媒體功能構建教學情境
在中職英語教學信息化教學中,老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構建教學情境,按照所學課程的內容設置一個虛擬的教學情境,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必須發揮他們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將學習與教學相結合,在學習中與老師互換角色,由一個被動者變成在學習中的一個主動者。在中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占主導地位,自主學習英語,并使學習情境與相應的生活情境相結合,讓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熟悉所要學習的內容,并且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虛擬的情境教學模式,對自己英語方面抽象的概念進行具象化的理解,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英語歷練的過程中,熟悉自己的角色,提高中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彌補傳統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缺陷,找到真正適合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
四、自主學習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這樣就使課堂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課堂,教師一遍遍地對課堂內容進行講授,鞏固所學,這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的發展,讓他們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更嚴重的是,這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情緒,甚至厭學。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網絡學習資源,加入一些視頻、音頻等效果,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接受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主動地融入教學環境中,掌握所需的英語知識,培養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查閱所需要的學習資料,久而久之,可以讓他們習慣成自然,達到提高英語水平的最終目的。
五、結語
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使相互交流、開放互助的學習環境逐步變為現實,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教學資源與課堂內外相結合,教師的教學方式得到了轉變,學生也能更好地接納知識。在中職院校的專業中,這是基礎課程也是必修課,英語學習在中職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信息化教學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欣悅.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中職英語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2016(21):82-83.
[2]陳留娟.基于現代信息化環境下的中職英語教學藝術[J].考試周刊,2014(64):82.
[3]唐艷春.農村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6(20):136-137.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