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梅
[摘? ? ? ? ? ?要]?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英語綜合能力提高的體現。然而很多中職生在閱讀理解中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找出制約中職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原因。然后了解閱讀能力對學生的重要性。最后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中職生的閱讀能力。衡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主要指標是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準確性。閱讀的速度反映了接收信息的快慢程度,理解的準確性反映了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
[關? ? 鍵? ?詞]? 中職生;英語閱讀能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228-02
一、制約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老師,我發現職校生英語學習一直是個問題。而在英語試卷中分數占的最多的閱讀理解這一大項則是最大的問題。文科專業的學生由于基礎原因,還好點,但是理科專業的像機電、機械、建筑等的學生英語學習的確是個問題,試卷上的閱讀有的直接看不懂,直接是放棄的狀態;有的考試時胡亂猜個答案……這種學習英語的現狀真的很令人擔憂。從教這幾年,我教過機電專業、建筑專業,以及會計專業、美術專業。我就深深地感覺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如平時的不良閱讀習慣、詞匯量的大小、語法的掌握情況和閱讀方法。
(一)閱讀習慣的原因
眾所周知,不管做什么事,必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更是如此,閱讀也一樣。反之則制約閱讀能力的提高。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英語閱讀能力差的原因都有以下幾點:(1)有的學生在做閱讀時往往一遇到生單詞就用字典去查;(2)一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讀到不懂的地方就跳過,這不僅大大削弱了閱讀興趣,還影響了整體閱讀;(3)還有部分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不作任何的標注,就是所謂的“看書不動筆”類型,等到讀完做題時又不得不重新回過頭來再讀全文,這不僅不高效,而且也影響提高閱讀能力;(4)更有甚者,讀到幾個不懂的句子直接讀不下去了,就胡亂猜個答案。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從學生小學剛學英語時就已經慢慢形成,一直影響著他們的閱讀能力。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會教他們一些從整體閱讀的方法,這樣他們能夠充分了解文章的意思。
(二)詞匯的原因
學生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他們閱讀能力的高低。有些學生不想背單詞,有的學生今天背、明天忘,而不去有計劃地復習,久而久之,腦子里的單詞量越來越少,沒有足夠的詞匯量,當文章中出現生單詞時就望而卻步,不理解它的意思。這樣長久下去,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力。沒有較強語感能力就沒有很好的閱讀能力。所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要從擴大詞匯量入手。
(三)語法的原因
詞匯可以影響閱讀能力,但是當詞匯量積累到一定數量以后,有的學生會發現,單詞都認識了,可是,有的句子好長,還是看不懂,不知其意。這是因為他們語法基礎很薄弱。語法知識的掌握的情況對學生閱讀能力有一定的制約作用。而有的人則認為現在連高考都輕語法教學了……其實不然。如,在閱讀時有這樣的一個句子:“The reason he has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is that he has never wasted his time.”其正確的翻譯應為“他取得如此大的進步的原因是他從沒浪費他的時間”。其實在這個長句里,我們教師要首先指導學生學會找出主句(the reason...is that...),然后再來分析從句,這里有兩個從句,一是the reason后接了個省略關系詞“why”的定語從句;二是系動詞(is)后的表語從句。可見語法知識也直接影響著閱讀能力。如果學生在閱讀時,語法知識欠缺,從而導致他們看不懂句子和文章,這勢必會影響他們的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閱讀方法因素
除了上述的原因,這個閱讀方法顯得很重要。我們學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去理解文章,一味地一字一句地讀。其實這些都沒有必要,我們只需找出文章中的關鍵字、關鍵詞和關鍵句。一般來說有下列幾種好的閱讀方法。
第一步,先看文章標題,對文章的大概內容做到心里有數。然后再看題目,了解每條題目問什么,必要時可用筆圈出特殊疑問詞以及關鍵字如“True”“wrong”等。
第二步,閱讀文章。帶著一開始的問題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中途不要因為生詞而停頓下來,更不要去查字典。不管懂還是不懂,一律跳過,或者培養自己根據上下文猜詞的能力。遇到所問題目的答案出處,必要時可以把它拿筆畫下來。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還可以做好前面的一些基礎題。
第三步,做細節題時,注意對比題目和文章中相應信息在表述方式上的不同,有時可能是相差一個副詞的區別,如在文章中“most of men like to go swimming...” 但在題目里卻是“men all like to go swimming...”,細心的學生不難發現這里的區別“all”,此外一些同義句轉換等也都是要注意的。
二、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作用
在了解了一些影響中職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后,現在簡單分析下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給我們學生帶來的好處。其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閱讀可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語感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習漢語的方法。對學好英語,同樣適用。這就是我們英語教師常跟學生說的“語感”,其中閱讀背誦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每天要求學生花四十分鐘的時間讀英語課文,讀優秀的作文范文,讀口語交際等,這樣讀得多了,日積月累,語感就慢慢地產生了,有了良好的語感,即使基礎再薄弱的學生,也能靈活地進行英語對話;有了良好的語感,即使語法基礎差的學生,在做題時也能憑語感選出正確答案來。
(二)閱讀能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對我們現在的大部分中職學生來說,寫英語作文也是非常頭疼的事。我在日常教學中常發現學生試卷上的作文分數都不怎么高,較差的都是句不成句,語病百出的文章,要么就是在閱讀理解中抄一段……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我們中文也有很多俗語,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英文同樣也是一樣的,如在中職英語書Book4出現了演講稿的格式“Ladies and gentleman, Its a great honor to stand here and share with you my experiences...”,課堂上引導學生不斷操練,逐漸地用了兩三次之后他們就會靈活運用了。久而久之,這個格式就是他們自己的了。一寫到演講稿的作文,他們就思如泉涌,學會照葫蘆畫瓢了。所以,學生大量閱讀,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幫助的。
(三)閱讀可以使學生了解西方風俗文化,開闊眼界
前面我們也談到了制約閱讀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受到背景知識的影響,而大量閱讀也必定會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等,從而也更大地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美國語言學家Lado也曾指出,“如果沒有很好地掌握一種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地學習這門語言。”由此可見,背景知識的提高主要依賴于閱讀。如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海明威的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莎士比亞的Hamlet《哈姆雷特》基礎一般的學生都可以嘗試著來閱讀,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讓學生了解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或者學生還可讀一些淺顯的有關美國風土人情的雜志,這不僅使學生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還促進學生鞏固了詞匯量,增加了閱歷,豐富了生活,開拓了視野。
三、怎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善于發現總結,找到有效的方法,從而更快地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一)指導閱讀訓練,促進邏輯數理智能,提高閱讀能力
邏輯數理智能指能夠計算、量化、思考命題和假設,并進行復雜數學運算的能力。表面上,英語教學似乎與邏輯數理沒有任何關系。其實不然,英語教學同樣擁有數的概念。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閱讀訓練中,讓學生預測改變邏輯結果,能夠增強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指導學生根據語篇線索,猜測不熟悉的語言現象,理解句子的基本結構,理解文章的意義。
(二)強化單詞的記憶方法
鑒于職業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懶惰怕背怕學的特點,我們教師上課時可以在學每單元前,把這單元的單詞做詳細地講解,除了單詞的用法,更重要的要傳授記憶單詞的方法,如聯想法:butterfly—蝴蝶,分析:butter—黃油;fly—飛。可以教會學生聯想:蝴蝶很喜歡在黃油上飛。又如詞綴法,前綴法:dis-否,不/disallow不準,dislike不喜歡,disagree不同意……inter—在……間/international國際的及后綴等這樣學生記憶單詞又有趣又輕松,教師再適時地不斷抽查,學生記憶單詞勢必又快又多又牢固。久而久之,他們的詞匯量會變得越來越大,一定會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則
在閱讀技巧中,特別是速度技巧中,教師要恰當地引導學生運用兩個重要的閱讀方法:skimming(略讀)與scanning(掃描)。
1.略讀(skimming)是選擇性地閱讀,要求學生第一遍閱讀文章意圖抓住文章大意,如,當文章中出現as a result,because,In a word 等這樣的因果關系,都需要格外注意,它們都是表總結的詞。
2.掃描(scanning)這個閱讀策略對學生要求很高,要求學生從文章中迅速查找時間、人名、地名等。此時學生心里要帶著問題去迅速掃描文章,具體在哪一段、哪一句,與題目無關的內容要很快略過。
總之,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對于我們中職生而言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只要我們教師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癥下藥”,且指導學生堅持不懈地練習,就一定能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鳳炎,燕良軾.教育心理學新編[M].濟南:濟南大學出版,2006.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