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洋
【摘 要】在演唱技法中有這樣一種技巧,它為音樂增添了一份雄厚、磅礴的氣勢,它就是美聲。本文主要分析了美聲與情感表露存在的某些聯系,并探討了美聲唱法中的某些技巧,可以讓情感很好地表露在外,以此促進美聲完美演繹。
【關鍵詞】美聲;演唱技巧;演唱情感
中圖分類號:J616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2-0046-01
不管是演唱者的技巧技能、創作風格,還是其內心情感等都可以通過美聲傳達給聽眾。不僅如此,美聲還能通過演唱者不同的內心情感,從而優化聲音的表達,這也可看出情感因素對美聲的重要性。因此,美聲演唱者在演唱時應該準確把握內心情感,并從中探索更好的表達方式,讓美聲演唱高質量化,讓聽眾能夠明確感受到作者的內心情感,并進入演唱者的意境。
一、對美聲情感因素的分析
(一)讓情感富有想象力。雖然美聲唱法十分注重節奏和旋律的有效表達,但也不能忽視情感表達是美聲演唱之關鍵所在。利用歌詞、節奏與旋律的整合結果,來營造唯美的音樂情感意境,是目前大多數美聲演奏者會采用的方式??上胍_到此效果,并不容易,這需要美聲演唱者對音樂作品要富有想象力,并且這份想象力不能太單調,要讓想象內容多元化,這樣演唱意境也會多元化。目前,情感化演唱已成為表演中不可或缺的構成因素。因此,美聲演唱者應發揮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表達更契合作品內涵。
(二)讓情感表達富有真實感。在美聲演唱環節中,演唱者非常注重情感的表達,因為這樣能夠為演唱效果添加一份優秀感。但在此過程中,美聲演唱者需保持所表達的情感具有真實性,不能為了呈現優秀的演唱效果而忽視情感的真實性,一旦表露的情感沒有真實可言,那么再好的舞臺效果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要想讓美聲演唱情感具有真實性,以下內容可供參考。
演唱者在分析美聲作品時,應采取多角度分析法,并且還要全方位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題材、創作意圖等。經過分析和了解,去領悟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這不僅僅能讓情感真實化,從而引發聽眾在情感上的共鳴,還能讓美聲演唱者多角度分析美聲作品,將演唱與情感完美契合,最終為聽眾呈現具有美聲情感意境的完美表演。
二、對美聲情感表達技巧的分析
(一)正確進行再次創作。不同的美聲演唱者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從而讓情感體驗充滿著差異性。因為對事物情感的不同,那么美聲演唱者對同一作品也有著不同的情感處理。除去在演唱方法和技巧上有些相似外,美聲演唱者在對一首歌曲進行二次創作后,就賦予了這首歌曲新的情感和新的感染力??梢獙σ皇赘枨M行再次創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那些家喻戶曉的歌曲。當人們漸漸熟悉一首歌曲的曲調和情感后,再用新的方式來演繹這首歌,如果形式不夠新穎,情感不夠真切,是很難讓聽眾信服的。所以在進行再次創作時,創作者應動腦筋想象這首歌曲中應出現何種場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描繪這首歌的風貌,并在演唱中充分表達自己對這首歌的內心情感,促進聽眾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給聽眾身臨其境之感。
(二)讓氣息與技巧相結合。首先,在美聲演唱中,合理調整氣息是其關鍵步驟,氣息是由各個呼吸器官整合運動而產生,而丹田的儲氣功能,又可以調整氣息的長短與強弱,展現出不同的情感,讓歌曲更加有感染力。其次,在美聲演唱時,除了要注重氣息的調整,更要合理運用演唱技巧。要想為聽眾呈現一首近乎完美的美聲作品,除了自我情感的宣泄外,美聲中的唱法技巧也要合理運用,通過打開咽喉與胸腔等,讓聲音產生共鳴。再利用共鳴的不同位置,轉換高低聲音,表達不同情感。但在轉換聲音技巧時,應保持微笑讓身體放松,安全打開嗓子,這樣所表達出來的情感才不會讓人覺得生硬和尷尬。
(三)形神兼具。美聲演唱是一項極高的表演藝術,要求演唱者不僅要做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更要做到形神兼具。所謂形神兼具,就是演唱者的形體和肢體動作要符合歌曲所表達的內容,神態也要隨歌曲不同片段中所表達的情感而變化。因為演唱者在演唱時有了合適的肢體動作,神態也隨歌曲情感的變化而變化,那么就會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刺激,加上視聽本就同根生,視覺上有了刺激,那么這種刺激就會輔助聽覺,讓人更有震撼感,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逐漸讓美聲演唱體系更加完善。而且美聲演唱本就融合了戲曲和民歌的一些元素,而戲曲和民歌本身的動作也比較多,這也使得美聲演唱者在演唱美聲作品時不得不加上一些肢體動作和神態,最終讓美聲演唱更富有藝術感。
如今的人們已不再滿足于物質上的需求,在精神層次方面,他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聲演唱,給人們帶來了情感上的共鳴。美聲演唱者要不斷完善演唱方法、技巧和情感表達,為聽眾進行完美演繹。
參考文獻:
[1]栗偉.關于美聲演唱中情感因素的運用途徑[J].戲劇之家,2017(05).
[2]高博.淺析美聲演唱中的情感因素的掌握[J].中國民族博覽,2016(10).
[3]白居業.美聲演唱中的情感因素分析[J].音樂時空,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