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肖霞
摘 要:益智課堂教學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核心目標,所以益智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則需要圍繞這一目標開展。通過采取系統、持續、有效的思維訓練教學活動,可使學生獲得豐富多樣的思維經驗和方法,提升思維品質,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益智課堂的開展對于小學課程改革的實踐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益智課堂;教學策略
為落實數學新課標“四基”“四能”的要求,為實現學校“減負增效”的目標,為改善教學實踐中“重知識、輕能力”的現狀,益智課堂教學的開展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途徑。深入開展益智課堂教學,在實踐中探索新方法,讓“益智教師”成為益智課堂的主抓手,益智課堂上新臺階,完善益智課堂新體系,構建益智教育的新平臺。
一、益智課堂開展的必要性
(一)樂玩樂學寓教于樂
小學課堂教學采用傳統模式,學生的學習過程相當被動,這很難使學生激發出學習的興趣,還有可能使學生對于學習產生嚴重的厭惡心理。益智課堂的教學是以思維訓練器具為基本載體,以“自主嘗試—探究—發現”為教學活動的主導模式,讓“玩”成為學習形式,讓學生在相對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這種環境能更好地適宜兒童學習,這種條件下更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真正實現“寓教于樂”。
(二)凸顯學習優勢
益智課堂的教學有它獨特的優勢,它充分契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它可以為實現思維訓練的多重目標提供典型、豐富、適合的空間。它屬于內隱學習,讓學生通過“試做”嘗試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探索過程中感悟、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步驟,將體驗到的規則加以提煉。培養學生的思維,當學生掌握了思維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思維操作。
二、在益智課堂中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課前有效性備課
1.深入了解器具
教師課前有效性備課,其重點就是要讓教師要深入了解每款器具的結構特征、破解操作的特點及器具所帶來的問題,深入理解相關理論和器具特點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自身的才智,深挖各款器具的思維訓練功能,在具體的訓練教學實踐中,創造性地精心深入探索和研究,整體把握各款器具之間的特征異同和相互關系,準確把握各款器具在教學上的關注點和訓練側重點。在課堂實踐過程中,以游戲活動為載體,教師進行有效指導,讓學生在玩中逐步解決問題,不但實現了器具目標,而且更好地實現了思維訓練的核心目標。
例如:“百鳥蛋”屬于巧拼系列的益智器具,以二維平面組件的拼擺為主,讓學生逐步掌握各個板塊的幾何特征、結構特征和拼擺技巧。訓練了學生對復雜幾何圖形的心理操作技能,對部分與整體動態關系間的把握能力,對具象事物進行抽象、想象重構的能力等。
2.活動設計要有效
首先,以器具為載體設計的活動,是數學教學目標最重要、最具體的依托,也是最考驗教學智慧的實踐環節。教師要在益智游戲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當中總體結構要清晰,通常,每款器具的訓練教學要經歷幾個階段,若干活動組成,活動之間還有緊密聯系,所以要根據活動的特性做統籌安排。
其次,每項活動的設計,要做到意圖明確。要讓具體任務與它對應的“思維點”結合起來。
例如:“四巧板”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中讓學生從嘗試裝盒—發現困難—觀察板塊—找到特殊板塊—再次裝盒—板塊的咬合—直角拼擺—組合拼擺等。教師要環環緊扣,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四巧板的拼擺技巧,逐步提高其思維訓練的強度,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升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水平。
(二)課堂師生有效性交互
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交互過程,是訓練學生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方式。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怎樣恰當提問,如何巧妙提升,如何引導討論,如何根據學生的即時反應進行梳理提煉,如何對學生的思維外顯狀況做出中肯的診斷和評價,如何實踐引人入勝的精彩導入,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等,都需要相應的方法和策略。然而,這些問題的生成,情境性很強,需要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機智,也需要教學過程中的長期探索、積累和總結。
教師通過益智課堂和學生進行實時的溝通交流,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推手”,要從學生的問題入手,有效地解決學生在探索益智游戲器具存在的問題,還要及時注重課堂問題生成,引發學生持續、多樣的思維困頓,以此刺激學生深度思考,激發學生思維潛能,以達到積累思維經驗的目的。
綜上所述,益智課堂的開展,讓孩子們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能多層次、多角度、多方式思考問題,逆向思維、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得到大幅提升,孩子學習興趣高漲,師生互動更為有效,親子關系也更加和諧。教師采取有效的策略能完成益智課堂的全面構建,可以確保小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能夠得以有效的提升,同時也推動了學校教學改革的長足發展。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