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我能站在講臺上,非常感謝我的小學老師,因為在我念小學的時候,他就覺得我什么都能干好,我能時時從他慈愛的雙眼中,感受到他對我的肯定和喜愛,所以我一直很喜歡上學……
轉眼間,老師已經白發蒼蒼,或許已經忘記了我這個學生。但無論時光如何流逝,他依然是我童年記憶中最溫暖的一頁。
希望若干年之后,我能成為學生美好回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努力踐行著一個班主任的職責,努力去接納和愛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在集體中找到自我存在感和價值感。
一、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勇敢接納孩子
班級就像一個大花園,每個孩子就像不同品種的花。他們在集體中學習生活,雖然因為家庭背景不同,遺傳基因不同,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學習情況千差萬別,但他們都會有自己的花時,自己的精彩!作為班主任,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們個個聰明伶俐,但顯然,這是不切實際的。每個班上都會有一些令班主任頭疼的孩子。如,天天不寫作業的,經常遲到的,自由散漫沒有紀律性的,動不動就和同學打架的,不搞衛生的……
每天面對這樣的孩子,班主任是有心理壓力的。當這些孩子的表現越來越差時,有些班主任甚至會排斥這些孩子。因為批評完還是老樣子,這會讓老師有很深的挫敗感。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就是提醒我們,數落孩子的種種過失,不如好好地褒獎孩子某一方面的長處。所以,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首先要從內心深處接納他們。要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他們獨特的優勢,如果我們沒有發現,那只是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而已。
童話作家鄭淵潔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于我們怎樣培養教育他們。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發現孩子的長處,鼓勵他能行。”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細心來觀察、尋找、抓住孩子身上不為他所察覺的閃光點來激發他的斗志,幫助他找到最好的自己。
在我們班有個男孩叫健健,是個淘氣、好動,特別愛說話,學習較差的孩子。記得剛帶上他的時候,我就發現他上課坐不住,時時說話,嚴重影響周圍的孩子。盡管我批評了好幾次,可他還是老樣子。有一天下課,我還坐在教室里批作業,結果這個孩子悄悄去辦公室幫我把水杯拿過來,說:“老師,你先喝點水吧!”我既意外又感動,連聲說“謝謝寶貝”!并在全班面前大力表揚他對老師的理解和關心。從那以后,我發現,我們之間的關系變得較以前親密了。他總會留意我要不要喝水,而我也會驕傲地說,我的小秘書真是越來越貼心了……而且時不時地告訴他,字寫得太亂了,要整齊點;課堂上能不能少說點悄悄話。后來,他主動找我說,因為他上課愛說話,所以還是坐我講桌旁邊吧,這樣就沒人跟他說話了……如今的他,就坐在我的講桌旁邊,書寫有進步,學習上雖然費勁,但是勁頭十足,不會的題就問我;一下課就收發作業,還喜歡找我聊聊天,說說他的小秘密。我相信,這個孩子會越來越棒的!因為他知道老師信任他,喜歡他。
二、班級管理人人參與,及時鼓勵孩子
打開我們班孩子語文書的扉頁,你會看到每個人的書上總有或多或少的笑臉。而這是孩子們最看重的地方。
這張笑臉使班級管理人人參與,角角落落專人負責,有序而高效。
開學初,孩子們通過申請來參與班級管理。如,健健和孟××每周負責班級電子班牌的電源開關。星期一早上準時插上電源,星期五放學斷開電源。
王××同學負責兩個窗臺上的花。每周按時給這些花澆水,剪黃葉子。
劉××同學總負責教室衛生。督促各小組長帶領組員輪流搞衛生。
王××同學總負責區域衛生。督促各小組長帶領組員輪流搞衛生,并照顧好區域的花。
楊××同學負責清除走廊外墻上的灰塵。
王××同學負責班會課拍照。
胡××和錢××同學負責班級課外書交換工作。并按時做好班級換書記錄。
馮××和孟××同學負責每天中午的經典誦讀活動。2:25鈴聲一響,就組織同學進行“日有所誦”的誦讀和“每周一詩”的誦讀,10分鐘后準時結束。
錢××負責將缺勤的同學進行登記。
學習委員和各小組長負責每天按時收發各科作業。
……
孩子們每天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而我則負責檢查。在檢查中,我重點充當了打氣筒的角色,時不時地表揚,某某同學早讀很認真,某某同學衛生搞得認真徹底,第幾組同學作業交得又快又好,哪一隊站得整齊、安靜……
每天下午按時評價作業的完成情況,及時表揚優秀作業,及時鼓勵引導學生向學習好的同學學習。每周的班會課,定期評比本周的紀律、衛生情況。針對孩子們的不同表現情況,及時進行評價。表現好的同學獎勵笑臉,表現不好的同學扣除笑臉。在自評與同學互評、老師評價相結合的情況下,孩子們的自我意識日漸增強,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地發展起來。所以,孩子們都很重視笑臉,它是每個孩子努力和榮譽的見證!而我更是不敢偷懶,如果一周沒有顧上評笑臉,就會有N個孩子來告訴我,這件事沒有做……我們工作的監督者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多!
的確,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是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所以,班主任對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及時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明確努力的方向,會讓孩子成長得更快!因為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鼓勵都是我們人生最好的指南針!我們內心深處渴望肯定,渴望鼓勵給自己更多的勇氣來前行!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