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銀,劉曉華
(長春財經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目前“校企合作、產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民辦高校培養適應社會和企業的成功方式。高校圖書館為了配合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在專業培養、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等多方面下了很大努力,在書籍的采購方面有著偏向性的特點,使專業性內容更加充實。民辦高校圖書館如何能適應現在學校校企合作的戰略思想,尋求學校生存發展的前進方向,實現高校圖書館的轉型與變革,提高民辦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服務理念,是我們現在共同探索和討論的話題。
第一,民辦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不能與日俱進。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科技產品的全面普及,以及閱讀APP的不斷完善,當前民辦高校學生在閱讀習慣和方式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待傳統館藏的紙質書籍的依賴性也逐年降低。同時紙質書籍存在對現實信息的滯后性導致紙質書籍的閱讀性也大打折扣[1]。民辦高校的經濟收入和支出并沒有政府的扶持,促使學校的圖書館開支也大大縮減,這使民辦高校圖書館的轉型與變革成為一種趨勢。
第二,民辦高校圖書館不能與企業更好的銜接。民辦高校圖書館擁有與本校專業相關的特色館藏,部分企業雖然也有相關的閱讀部門,但是與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藏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異。企業對于行業情報信息,市場趨勢、新的技術革新、新的改革方案等信息知識尤為渴求,同時這也是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藏所具備的一些條件[2]。因此民辦高校圖書館與企業間在信息資源上存在巨大的信息共享。
第三,民辦高校圖書館還缺乏社會服務意識。目前很多民辦高校圖書館對社會服務意識非常淡薄,根本原因是民辦高校在自主辦學上路途艱辛,經濟上沒有得到國家與社會的扶持,因此在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師生的同時沒有把社會服務融入到其中,在學校圈子里更樂于安于現狀。缺乏社會責任感,服務使命感,從思維上限制了圖書館自身的長遠發展。
第一,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多樣性。民辦高校圖書館在采購書籍時緊緊圍繞現有專業的范圍來充實館藏資源的。由于民辦高校普遍成立的較晚,因此在館藏資源信息上具有很高的利用真實性、時效性以及更好的利用價值,是民辦高校圖書館“特色”優勢。
第二,民辦高校圖書館可以促進企業各項發展。首先在企業文化方面,民辦高校圖書館可以使企業更具生命力和社會影響力。在企業的生產方面,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在企業銷售方面,以增加企業的銷售渠道和銷售環節。因此,民辦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可以不斷完善民辦高校圖書館的館藏結構,使學校與企業共同發展,不斷進步。
第三,高職圖書館館員的專業性。高職圖書館人才的引進,特別因近年來高職圖書館發展的需要,對于館內人才引進大多為圖情檔類、計算機相關專業研究生,館員的理論、科研、實踐水平均有顯著提升,具備企業所需信息咨詢、情報分析工作能力,面向社會企業提供信息服務也有利于調動館內活力與館員工作積極性,增強館內人才的科研實踐與應用創新能力。
第三,民辦高校圖書館應適當補充優秀人才。民辦高校圖書館為了學校發展的需要,為了更好的支持校企合作模式的開展,對館內人才的引進是圖書館發展的重要部分,首先對圖書情報類、計算機類的研究生進行認真篩選,對其中工作業務能力強、對工作態度認真的畢業生重點選拔,增強館內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學習創新能力。
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行業內有效信息的獲取、分析、利用。企業對于信息資源服務的依賴程度是企業不斷發展的支柱。一些中小企業對于情報信息的采集缺乏信息渠道和情報信息分析專業人員,導致對待原材料、市場需求等方面不能很好的與當前市場接軌。這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3]。
有些企業在信息資源數據庫上投入了很大的資金,并且給于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但是效果卻不盡人意。而民辦高校圖書館每天都在不斷采購優質書籍等信息資源,這也正是企業所需要的。因此在學校和企業間的合作中,合作共贏是企業在信息資源服務上減少經濟支出最有效的方式。
民辦高校圖書館開放服務的前提是加強圖書館基礎內涵服務建設。首先,民辦高校圖書館應該通過問卷調查來適當提高圖書館的開館時間,增加讀者的借閱數量和延長借閱時間,并對借閱書籍多的讀者進行借閱數量的增加來提高讀者閱讀積極性。其次開放校園電子閱讀APP,實行區段性的免費會員閱讀,使在校師生能夠在手機上隨時隨地閱讀相關書籍和信息。最后加強民辦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通過微信、QQ、學校官網等網絡渠道來宣傳民辦高校圖書館的閱讀獎勵,使更多的人從中獲益并加入進來[4]。
民辦高校圖書館在專業學科的圖書期刊以及電子信息方面有著更新快、信息準的特點,這也是企業技能技術方面所需要的,因此企業通過民辦高校圖書館進行行業的情報分析、整理、利用是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第一,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對企業進行相關的信息資源獲取培訓,同時企業對民辦高校圖書館進行企業的信息共享。了解企業的信息需求,在民辦高校與企業之間建立一個信息資源數據庫,通過對企業各種資源數據收集整理,在對行業內各類信息的調查研究對比下,進行完善整理,提供適合企業的專業化服務。
第二,通過民辦高校圖書館對企業的評估,對企業進行相關的專業化理論培訓,這樣不僅提高了企業中專業人才培養,提高了企業綜合人才素質。而且也為學校提高了經濟利益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通過民辦高校圖書館對企業人才崗位的評定,通過學校對企業的協商進行校企定向人才培養,不僅提高了學校學生的就業率而且大大加強了企業的工作效率,縮短了崗位人才培養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第四,通過民辦高校圖書館對企業進行開放式閱讀服務。對于企業員工來說,工作之余學習理論知識和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不僅可以放松一天疲憊的心情,還能增強自己的閱歷和興趣。民辦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預定的方式,把企業員工喜歡的書籍通過郵寄方式郵到員工的家里,并在借閱到期的時間提前兩天通知企業員工。這樣民辦高校圖書館在不影響本職工作前提下積極增強服務范圍和服務意識,讓更多的讀者加入進來,更好的為校企合作服務。
民辦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教輔機構,應從服務理念,服務意識上下功夫,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周邊地區的文化氣息和氛圍,主動讓周邊的居民、企業加入到圖書館服務范圍中,努力提高圖書館自身的社會服務職能。同時對于校企合作,民辦高校圖書館更應該在信息資源上努力與企業進行接洽合作,進而達到資源共享,為“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