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昆山 215332)
“超市”即超級市場的簡稱,一般是指商品開架陳列,顧客自我服務,貨款一次結算,超出一般等級的市場。高職院校在校內建設“技能超市”的理念是指打造一個像“超市”一樣品種多,規格全,可自主任意選擇的技能學習平臺。
“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的建設需要一個不斷推進完善的過程。通過前期有針對性的開發多門某一項技能的模塊課程,比如“如何開一家淘寶店”,“如何快速注冊一家公司”等,將模塊課程細化,留有夠用的知識,精煉成能迅速掌握某項技能的模塊課程,在獨立技能模塊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建成一個開放式的“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就像在超市選購商品一樣,面向所有專業的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選修相關的技能模塊課程,每個學生可以靈活按照個人的學習計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獨立完成學習。
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在知識、能力和技能結構上,與本科人才培養有一定的趨同,一般先學習文化基礎課(如英語、數學、計算機、思想政治課等),再學習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等),最后是專業實踐綜合類課程。由于學習過程分多個階段,時間長,學生很難在短時間掌握一項技能,學習效果差,學生常常游離于學習之外,厭學、棄學現象突出。“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整合各種教學類型和形式,使學習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某種職業技能,立竿見影,學生立即可以學以致用,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技能都可以選修學習,也打破了學科專業的限制,同時能緊跟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培養適應當代社會的復合型應用人才提供平臺。
“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是很多學生的通病。這也體現了學生對自身的職業定位存在極大的模糊性,剛進入工作崗位的學生工作適應能力、社交能力不如人意。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以學科為中心,片面追求專業知識廣博,開設課程更新過慢,所學內容不能及時地反映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變化,所培養學生的能力與市場需求存在脫節。“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技能模塊課程注重同市場聯系,參與者包括職業鑒定中心、行業協會、知名企業等,保證了課程設置的開放性,知識更新的及時性,縮短職業教育與職業崗位的距離,增強學生職業體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超越性、參與性、能動性和發展自主性,使之成為主動探索的學習者,也有利于終生教育思想的奠定。
興趣為學習最好的老師,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接受學習,而少有嘗試、質疑、探究、反思、自主實踐的機會,學生的參與度不夠,主動性不強。“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點選擇課程,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因興趣而主動探索、發現式學習,達到讓學員主動構建知識,實現自我獲取知識,自我更新知識,甚至自我創新知識的理想目的。
“技能超市”學習平臺,目的是面向所有專業的學生,像在超市選購商品一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論基礎、掌握進度、興趣、愛好、將來就業意向等,進行不同技能模塊課程的選擇。因此在整個教學管理上不能像常規的課程,授課的過程和考核的方式上要更靈活、更開放,一切以學生掌握了某項職業技能并加以應用為主要參考依據。開放性管理機制最終的目的是方便學生,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便于學生反復學習,掌握職業技能。
當今社會的重大特征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要培養綜合能力較強的復合型人才,實現“技能超市”學習平臺的功能,高起點、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必不可少。所謂“一專”是指在某項職業技能上擁有絕對的專業水平,“多能”是指具備除了專業知識以外的多種應用能力,包括方法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等社會綜合能力,并且有實際的操作經驗。
當今社會新技術新規范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傳統教材更新和補充新內容整個周期比較長,有時候教材一出版就已經落后了。要想教學的內容與企業的前沿科技同步,必須弱化“教學材料”的特征,強化“學習資料”的功能。“技能超市”學習平臺,所用教學計劃、課程大綱沒有固定的模式,教材也沒有樣板、模板,可以結合教師教案、學生筆記、學生作業和練習等為一體,以必需、夠用為度,密切聯系企業實踐、技術更新,加強職業崗位的實用性、操作性,是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細化和落實,是技能模塊教學的體現,通過講義教材的引領,構建深度學習管理體系。
總之,“技能超市”學習平臺使用的講義教材都要注重學員職業技能的培養,具有可操作性,對學員具有指導性作用,并能保證教學的科學化、規范化。
傳統的高職教育重復著“基礎知識—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技能操作”這樣模式化的四步曲,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嚴重脫節,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聽得乏味,學習積極性不高,“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選擇課程,易于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某種職業技能,立竿見影,學生立即可以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有效性和高效性。
為了滿足信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學改革要求改變當前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發現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有利于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學習模式,通過就像在超市選購商品一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選擇相關的技能模塊課程,可以靈活按照個人的學習計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獨立完成學習。對于學生來講,每個技能模塊相對獨立,可以單獨考核,學生學習后立即可以學以致用,并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一項技能,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增強。同時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師生課內課外的互動,學生通過互動區進行交流學習,實現學生自學、教師引導的開放式教學,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成大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和人格個性發展。
作為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根據《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試行辦法》(蘇教職〔2019〕9號)要求,2019年江蘇第一批開放20所,第二批80所試點高職院校,正式面向社會人員進行全日制學歷教育招生。
職業教育肩負著傳承技術技能、培養多樣化人才的職能,職業化教育培養出來的專業化人才,有利于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難題。然而這也給職業教育帶來難題,怎樣對不同基礎、不同年齡的學習者進行職業教育。“職業技能超市”學習平臺,針對性的開發多門某一項技能的模塊課程,留有夠用的知識,精煉成系列課程,并形成網絡微課,最終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實現學習過程靈活,可以按照個人的特點設計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實現差異性教育。同時通過網絡這個平臺,這種職業技能模塊課程,短小精悍,實用性強,對學習者的基礎、年齡、學習時間沒有嚴格限制,非常適合已經在企業工作想提升自身學歷的社會人員,“職業技能超市”網絡學習平臺的推廣,擴大學習受眾面,解決了目前面向社會人員進行全日制學歷教育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