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嬌,付 靜,崔 瑾
(貴陽中醫學院,貴州 貴陽550002)
腰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是以自覺腰部疼痛為主癥的病證[1],又稱“腰脊痛”。其可見于西醫的腰肌勞損、棘間韌帶損傷、肌肉風濕、腰椎及椎間盤病變等,腎臟病變及女性盆腔疾病等也可放射到腰部引起疼痛。苗醫對腰痛的認識以苗醫“四大筋脈”為基礎[2]:筋脈的特點是“以通為用,以暢為安,以塞為病,以絕而亡”,外傷、內損都有可能導致筋脈受損。因此,長期彎腰或負重勞作,勞累過度,或跌仆摔打等傷及腰部,遷延不愈;或外界風、寒、濕氣侵入腰部筋脈;或內臟受損、失調引起身體氣血虛弱或不協調,出現“血弱不養筋”和“氣弱不行血”等,均可導致腰部筋脈受損,氣阻血瘀,“不通則痛”,而見腰部疼痛、麻木、行動失常等不適,發為腰痛。
苗醫認為“毒”為百病之源[3],苗醫擅長“以毒克毒”以治療疾病。弩藥液即來源于古代苗人們射殺大型動物時涂于弓箭上的劇毒藥物,經減毒后用于治療疾病,在苗族民間使用廣泛、歷史悠久。臨床研究表明,該藥液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成熟的苗醫外治法藥液配方之一[4-6],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散瘀止痛之功效[7],現代藥效學研究也表明其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8],臨床療效確切,現將臨床使用弩藥液結合針刺治療腰痛病案1例報道如下。
患者,女,55歲,2016年9月24日初診。主訴:腰痛3年余,加重2周。患者3年前因工作勞累而致腰痛,陰雨天尤甚,反復難愈,每予膏藥外敷可稍緩解(具體不詳),2周前患者因勞累后感腰痛加重,自行予膏藥外敷未見緩解。現癥見:腰部酸痛,俯仰困難,右下肢至腘窩酸痛。查體:直腿抬高試驗80°,“4”字試驗(-),L3~5棘突旁壓痛明顯,以右側為甚,腰部活動受限明顯,雙下肢深淺感覺無缺失。納可,眠差。舌暗紅,苔薄黃,脈弦。腰椎CT示:L4~5、L5~S1椎間盤膨出。考慮患者勞累過度,加之寒濕侵襲發為腰痛,治以舒經活絡止痛。針刺選穴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陽膀胱經穴為主,取腎俞、夾脊、大腸俞、次髎(均為雙側),環跳、委中、阿是穴(均為右側)。
2.1 弩藥液的制備 處方:草烏20 g,黑骨藤30 g,大血藤50 g,透骨香50 g,八角楓15 g。制法:使用浸漬法,將以上藥材切片,置于玻璃容器或陶瓷容器內,加50度白酒1 000 m L,泡制7 d后密封避光保存,備用[9]。
2.2 操作手法 患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并放松骶髂部。根據操作部位選擇適當的一次性針灸針進行針刺,平補平瀉以得氣為度。以無菌紗布覆蓋于疼痛部位(避開針刺點),放于腰部,將弩藥液均勻噴灑于紗布上(以浸濕紗布而弩藥液不會滴落為度),予TDP治療儀照射局部,以弩藥液吸收、紗布變干為1次治療量,隔日治療1次。2016年9月29日復診:患者訴腰痛明顯減輕,右下肢酸痛大減,腰部活動較前明顯改善,舌淡紅,苔薄黃,脈弦。繼予上法治療,前后共治療5次。1個月后隨訪,患者腰腿疼痛癥狀基本消失,俯仰行走如常。
腰痛的基本病機是經絡氣血阻滯,或精血虧虛,經絡失于溫煦、濡養。《景岳全書》云:“凡病腰痛者,多由真氣不足。”故治之以補虛活絡止痛為法。腰為腎之府,腎俞可益腎壯腰;《素問·繆刺論》曰:“邪客于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故刺夾脊以舒筋活絡止痛;大腸俞、次髎、環跳和阿是穴屬于局部取穴,可疏調局部筋脈氣血,通絡止痛;“腰背委中求”,取委中可疏理膀胱經氣,祛除經絡之瘀滯;另取具有苗醫特色的弩藥液外敷。弩藥液主要由生草烏、黑骨藤、大血藤、透骨香、八角楓等藥物組成[9]。其中草烏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10];生品有大毒,一般外用,主要含雙酯型生物堿成分——烏頭堿,現代藥理學證明其具有鎮痛、麻醉、消炎、降壓、抗癌等作用[11-16]。黑骨藤為草藤科類植物,可祛風除濕、通經活絡[17],富含揮發油、皂苷、黃酮、香豆素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鎮痛、免疫抑制、抗腫瘤等藥理作用[18-20]。大血藤為大血藤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莖、根,可強筋骨、活血散瘀、止痛通經[21];主要含有鞣質、糖苷類、環多酚類、三萜皂甙類、木質素類、黃酮類等化合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其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藥理作用[22-25],并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透骨香有活血通絡、除濕和祛風的功效[26],主要有效成分水楊酸甲酯及兒茶素有抗炎、鎮痛等作用[27]。八角楓能祛風通絡、散瘀止痛[28-29],其含有的八角楓堿靜脈注射后能阻滯神經肌節點上的化學傳遞,使肌肉松弛,其作用強大、持久[30]。將以上藥物混合后以酒浸泡制成弩藥液,可借助酒通血脈、行藥勢,將藥力滲入肌膚筋骨之間。各藥物自身的抗炎、鎮痛等作用及其復合作用共同發揮,再輔以TDP治療儀照射,隨著熱力滲透使皮膚毛孔開大,進一步促進藥物的吸收、滲透,使藥物經肌腠直達病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弩藥液是苗族民間常用治療之方,隨著國家對民族醫藥的重視,苗醫藥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弩藥療效確切,但其原理尚未明確,機制研究方面仍有欠缺,如弩藥液藥理實驗、動物實驗及作用機制研究等,同時,苗醫各療法的診療規范與標準尚未形成。后續研究中,可進一步開展苗醫弩藥優勢病種的研究及臨床RCT研究,建立苗醫弩藥優勢病種診療規范與標準,構建苗醫弩藥療法優勢病種臨床研究平臺,形成既遵循苗醫傳統診治規律,又符合循證醫學要求的苗藥療效評價體系,促進傳統苗醫療法與現代診療方式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