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石云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湖南永州 425100)
“互聯網+”的出現,代表著符合時代背景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出現,是時代發展進程與經濟發展趨勢的產物?!盎ヂ摼W+”理念的創新性實現了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成為企業和個體工商業經濟發展的一種創新途徑,提升了生產力與創造力,同時推動著新興產業的出現發展。茶文化旅游在我國發展時間早,在互聯網并不普及的時期,產業的經濟發展出現停滯和倒退的情況,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實現了茶文化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與產業結構的優化,為茶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元素,提高了茶文化旅游的行業競爭力,促進了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ヂ摼W時代下,百廢待興的行業有了發展的廣闊機遇,探討如何通過互聯網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茶文化旅游行業必須重視的課題。
互聯網的出現以及互聯網本身的創新性,為茶文化旅游的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無論是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還是產業結構的優化,互聯網對茶文化旅游產業的經濟發展影響是巨大的。
在我國,茶文化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在這段歷史中,有許多獨特的與茶文化有關的旅游景點,這些茶文化旅游地在過去的旅游行業中,受消費群體規模和宣傳推廣力度因素的制約,經濟發展相對來說比較緩慢。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改變了茶文化旅游行業傳統的營銷模式,實現了經濟發展模式的信息化,思維模式從傳統固化到創新發展的理念轉變。互聯網實現了信息資源的迅速廣泛傳播與共享,更具時效性的信息傳達,為茶文化旅游的推廣宣傳提供了平臺,能夠有效的提升茶文化旅游在旅游行業中的競爭力。
茶文化旅游作為一種以休閑娛樂為主的旅游行業,以前的茶文化,是沒有完善的整套的服務設施的。互聯網的出現以及迅速發展,在給茶文化旅游經濟發展帶來廣泛的發展前景的同時,也為文化旅游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茶文化旅游的消費群體規模本身比較小,在加上我國有很多獨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景區分散了消費群體,如果服務設施不完善,對茶文化旅游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互聯網時代信息的流動性大,信息的透明度也比較高,對于旅游服務行業來說,良好的形象以及不錯的口碑是經濟持續發展的保障。因此實現休閑娛樂、消費購物以及文化體驗等項目的設施建設,是茶文化旅游的工作重點,是產業的優化和升級以及產品的更新的體現。
目前,我國的互聯網用戶群體規模大,用戶普遍大眾化,信息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加方便與快捷,文化的導向性作用,對我國國民的消費價值觀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茶文化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我國的重要標志,在眾多的旅游行業中,茶文化旅游擁有著天然的優勢。通過互聯網的推動,茶文化旅游不僅會成為國內旅游項目的熱點,同時也是吸引國外游客群體的中國文化旅游項目。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遍使用,旅游行業的發展的模式發生了轉變,產業的結構也不斷的優化了,不過,茶文化的旅游經濟的發展還是存在較多問題的,這些問題阻礙了茶文化旅游的發展。
雖然通過互聯網的作用,不少以產品推廣銷售的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對于茶文化旅游企業來說,推廣旅游消費的難度相對于產品營銷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出于歷史的原因,大部分茶文化旅游企業對互聯網的影響概念比較模糊,仍處在傳統與變革的交叉點?;ヂ摼W營銷的概念不僅僅是對茶文化廣告式的宣傳推廣,還得重視自身的基礎設施和形象建設,配合互聯網推廣營銷技巧,才能真正達到提升行業競爭力,促使茶文化旅游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
目前來看,茶文化旅游的經濟發展呈現出區域化的特征,我國生產茶葉的省市是比較多的,茶文化旅游景區自然也是遍地開花,但都有一個共性,茶文化旅游的消費群體集中于周邊,外省游客的吸引力不夠,國外游客比例低。受價格以及知名度的因素影響,茶文化旅游市場的擴大化受阻,對于茶文化旅游行業來說,目前的工作重點在打破地域的限制,加強各方面的合作,打造旅游項目的知名度。
產品和服務行業的知名度與品牌效應,是產業經濟發展的保證。無論是實體產品還是服務行業這種無形產品,都無法忽視品牌帶來的經濟連鎖反應。目前我國的茶文化旅游企業眾多,但并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之間缺乏合作,分散式的發展,茶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是很難提高的;加強各企業之間的交流,把各家的意見都拿出來共同研究,把分散式的管理轉變為規范統一的管理,這樣的轉變才能加強我國茶文化在旅游產業甚至國際旅游項目中的地位,才具備品牌效應。
目前茶文化旅游行業對旅游項目活動是比較簡單的,旅游的產品也很單一,根本體現不出來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導致游客滿意度降低,是直接制約我國茶文化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在目前的茶文化旅游中,游客了解茶文化的途徑少,僅僅依靠茶藝表演以及品茶的環節,游客不能從中充分的汲取茶文化的精髓,優化產業的結構,增加茶文化宣揚的途徑,把景區的茶文化氛圍增強起來,能夠有效的提高游客的滿意程度。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員工專業素養的高低是企業經濟發展好壞的直接影響因素,互聯網的本質要求是創新,擁有創新性思維的員工,是茶文化旅游企業真正需求的人才。組建一支擁有創新性思維的互聯網營銷隊伍,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模式轉變,行業的競爭力的提高以及促進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茶文化企業對互聯網人才的儲備是不夠的,大部分的企業員工缺乏互聯網方面的知識技能,而又無法全部依靠招聘任用,這樣不僅會導致企業人員配置的重復,也會導致企業內部員工的忠誠度變化,最好的辦法就是,企業通過聘用具有互聯網營銷知識的人才進行內部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好人才準備。
針對我國茶文化旅游行業經濟發展的混亂,改變過去分散式的經營發展,提高行業之間的合作程度,制定科學規范的系統性發展規劃尤為重要。茶文化景區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直接存在沖突,這就要求企業正確處理景區開發與實際運營中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規范的發展計劃,能夠很好的提升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通過品牌效應,提高市場競爭力,資源的有效整合,是茶文化旅游發展的保障之一。
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文化日益泯滅而不為人所知,在失去后意識到傳統文化保護的重要性,互聯網為我國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天地,同時也為茶文化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傳統產業相對落寞,造成新興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傳統產業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局面。為了改變茶文化旅游等傳統文化經濟發展的落后,政府到位的扶持力度,是解決茶文化旅游行業生存的關鍵。
游客的滿意程度,是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的重要因素。游客對景區最直觀的感受體現,是游客滿意度高低的關聯因素。因此,完善茶文化旅游景區服務設施,改變單一的旅游項目是最直接的途徑。完善的服務設備,可以最大程度的迎合游客的需求,多元化的旅游項目可以使游客獲得更多的汲取茶文化的知識,充滿茶元素文化的景區環境可以是游客充分了解我國茶文化發展的歷程。休閑娛樂、消費購物以及文化體驗的結合,是提高游客滿意度的最佳途徑。
區域性的發展制約了我國茶文化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分散式的個體經營,造成了市場的混亂,甚至出現惡意競爭的情況,個體經營不便于行業直接的交流溝通,發展理念與規劃也不盡相同,雖然仍然保存著地區茶文化旅游的特色,但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整體,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加強合作與溝通才是實現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的有效方式。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給茶文化旅游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企業生存問題。目前我國的茶文化企業嚴重缺乏擁有互聯網知識技能的員工、地域性的發展、項目的單一以及不完善的服務設施建設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茶文化企業的快速發展,在茶文化旅游企業經濟發展中重視這些問題的解決,才能提高行業競爭力,才能實現互聯網背景下,創新茶文化的旅游發展的模式,才能夠更好的迎合大眾的需求,為大眾提供最好的服務,提高經濟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