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藝
摘要:2017年10月,我國召開了第十九次黨代表大會,會中,習近平主席對中國新時代新思想做出總結,確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一思想中,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目前我國社會存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種背景之下,文化和旅游作為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兩點被合并在一起,并提出了“文旅融合”的概念,在“文旅融合”中,區域民間舞蹈是最具有生機活力的一部分,因此,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之下,“文旅融合”中的區域民間舞蹈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本文主要從四個角度介紹了“文旅融合”背景下區域民間舞蹈發展的新契機。
關鍵詞:文旅融合;區域民間舞蹈
中圖分類號:J7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 9)30-0070-02
一、“文旅融合”要大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習近平主席重新定義了我國的主要矛盾之后,一系列針對性的舉措被制定出來,在文化旅游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201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這是我國在文化建設領域做出的一項重大改革。這一舉措一方面是對目前主要矛盾做出的一個解決措施,另一方面也深化了人們對于“文化、廣電、新聞”三部分合并的認知,原來只有部分人了解到了這三個部門的合并,部分省市也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將這三個部門合并在一起,但是這項舉措并沒有深入人心,而且也沒有融入旅游的因素。在推出“文化”和“旅游”融合之后,得到了社會上大部分人的人認同,大家紛紛表示“詩和遠方”的實現,理想照進現實的美好,但在文化工作者中,并不只是兩者簡單的融合,在融合過程中,“區域舞蹈”這—“文旅融合”中的“新契機”如何展現出來。
“文旅融合”是目前深化改革的重點關注內容之一,是遵循我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不過他主要關注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加深人民生活中的幸福感。其實早在2016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就我國如何提高人民幸福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了“五大幸福產業”,這五個產業分別是‘‘旅游、文化、健康、體育、養老”。
二、“文旅融合”是實現文化產品“兩個效益”的有效途徑
“文旅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強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文旅建設”的開展能夠激發出人民在增強自己生活幸福感方面的想象力,目前政府在“五大幸福產業”都加大了建設力度,在這五大幸福產業中,旅游所處的地位也非常特殊,可以說是人們最渴求的期待之一,旅游除了觀賞全國各地的自然風光之外,更多的是游歷人文勝記,這些對于人自身熏陶是非常有作用的,在幾千年發展積淀下,自然風光早已不僅僅是單純的自然風景,更多的是融入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在觀賞自然風景的同時,游客其實也在接受著幾千年積淀下來的文化的洗禮。但是之前很多文化圣地為了保護自然人文風景免受人為的傷害,更多的是閉門謝客,這樣其實不利于文化的傳承,而且只對文化圣地實行封閉性的保護,也失去了他本身存在的意義。因此在當下“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保護和風景觀賞迎來了他們的改變,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將這兩者融合在一起,既能做到文化保護,又能做到旅游觀光。
旅游除了觀光這一目的之外,還會給人提供購物、享受地方美食的樂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在去旅游的時候也可以享受到當地的美食,觀賞到當地特色文化,這種區域性的不同是人們旅游的動力,很多人旅游的原因就是為了觀賞到不同的風景、感受不同的文化,同時作為一個食品制作產業十分發達的國度,美食是中國人無法拒絕的誘惑之一,外出旅游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品嘗美食。
三、區域民間舞蹈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行其道”
在“文旅融合”中,區域民間舞蹈是最有生機活力的一部分,去旅游景點觀光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景區都設立了“實景演藝”的景觀舞蹈,這說明舞蹈在文化產業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傳統文化中最有沖擊力的一種。
在區域民間舞蹈這方面,很多藝術家意識到了其強大的感染力,梅帥元在張藝謀導演的幫助下,打造出了《印象劉三姐>這一舞蹈,最終成為了桂林朔陽的標志性舞蹈,在初次嘗試獲得巨大成功之后,梅帥元接著在河南嵩山、湖南張家界等地打造了一系列的區域性民間舞蹈,后來,張藝謀與王潮歌樊躍合作,推出了“印象”系列舞蹈,其中部分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一部分也存在一些缺陷,總體成效較佳;在“印象”系列完成后,王潮歌和樊躍再一次進行合作,推出“又見”系列,首當其沖的《又見平遙》成功完成了“印象”系列的轉型,兩者主要的不同就是從交互式觀賞變為沉浸式觀賞,這些舞蹈的創作,都可以看出區域民間舞蹈的魅力,不管是《印象劉三姐》的水上舞臺,還是《又見平遙》的移步換景式瀏覽,都可以看出藝術家在區域民間舞蹈上面的創新。
將時間向前撥動十幾年,我們可以發現早在十幾年前的云南這種新想象已經存在了。這歸功于當時云南省的副書記在后面出謀劃策,在政府的推動之下,云南許多處旅游勝地都有舞蹈節目作為助興,豐富了旅游者的夜間生活,以前由于夜晚燈光等的問題,很多外出旅游者的游玩模式都是“白天逛廟,夜晚睡覺”,但是在云南卻不是這樣,云南夜晚活動也同樣豐富多彩,云南最開始推出的是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老師主創并主演的《云南映像》,此后又相繼推出了更多具有云南本土特色的民間舞蹈,給云南的旅游業帶去了一輪新鮮血液,旅游作為云南的支柱性產業,在加入民間舞蹈之后,更加的具有人文內涵,除此之外,區域民間舞蹈產業的發展,也再次推動了當地舞蹈文化的傳承。
王潮歌等人最早推出的“印象”系列,主要目的是提供給游客交互式的觀賞作品,這其實是與“文旅融合”中所提倡的新契機是有一定出入的,因此最早注意到“文旅融合”的當屬楊麗萍老師,她最早將云南本土文化融入到當地舞蹈中,她將自己的區域民間舞蹈集合在一起并且命名為《云南映像》,在觀眾心中,《云南映像》已經被打上了原生態歌舞集的標簽,這也正是迎合“文旅融合”的結果,她致力于呈現給觀眾沉浸式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