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璟璐
摘要:在以往的概念里,視覺傳達設計本身應當是靜態的,但是在現如今的發展當中,隨著國內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視覺傳達設計呈現出了交互性的特征,這一特征直接使得視覺傳達設計開始由靜態轉化為動態,能夠以人們的情感方向和作品體驗作為主要的設計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交互性設計在視覺傳達中的應用價值,并提出了相應的看法。
關鍵詞:交互性設計;視覺傳達;應用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9) 30-0146-01
交互性設計是視覺傳達在設計方面的一種延伸。隨著交互性設計在國內多個領域的應用拓展,視覺傳達設計也有了充分的改觀,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二維元素設計,轉而開始關注用戶對作品的情感思想,并且開始針對用戶的真實體驗做出相應的改進。而其自身的交互性也在這個時候有了相當大的變化,進而衍生出了更大的應用價值。
一、交互性設計的主要含義
對于視覺傳達中交互性設計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確交互性這一概念。交互性指的是消費者在使用各種媒體工具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和思想認知,傳達視覺中的交互性設計指的便是結合用戶的情感體驗和思想進行設計。伴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了整體性的提高,不同消費品都有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如各種網絡購物平臺的廣泛使用。在這樣的狀況下,人們對于交互的體驗也有了非常高的重視度。交互設計的本質目的在于如何讓產品更加容易上手,即能夠引導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感覺非常愉悅。
在視覺傳達交互性設計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拓展,分別是用戶的思想感受、信息的傳播方式以及所采用的媒介工具,并且要盡可能覆蓋到每一個方面,使得消費者獲得最為良好的體驗。
二、交互性設計與視覺傳達的聯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一定的視覺傳達設計,如我們過馬路時候的路面廣告、周圍的店鋪廣告以及飯店的精美招牌等,這些都屬于視覺傳達設計,并且能夠最為直接地吸引人們的眼球。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人們沒有確切的認知,但毫無疑問,已經產生了一定的交互性,無論哪種廣告形式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都會產生相應的交互效果,也從側面說明了這種廣告的視覺傳達效果較為良好。視覺傳達設計本身主要是在二維空間里所開展的一些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構思和展現一些圖形語言和造型,并通過這樣的形式將原有的信息具創意地表達出去。交互性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能夠合理規劃各種商品的形式和符號,并且會深層次吸引人們的眼球,使得基礎的情感翻譯變得更加完善,進而使得人們感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挖掘客戶的潛在消費需求,促進了生活交流的高效便捷。
三、交互性設計在視覺傳達中的應用價值
1.交互性設計能夠提升廣告設計的信息傳播效果。對于視覺傳達而言,最為直接的體現主要是生活中的各種廣告。在現如今的廣告信息傳播當中,雖然已經充斥著非常多的廣告形式和內容,但所能夠達到的廣告信息傳播效果卻是非常有限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很多廣告依舊采用單一的告知方式來傳遞廣告信息,并沒有與消費者之間形成相應的互動,因而實際的反響并不是很好。通過交互性設計在其中的應用,能夠完全打破以往的廣告展出形式,轉而可以呈現出更加良好的廣告內容,并且不容易受到時間和地點的影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的感受到廣告信息的傳播。這樣的交互性設計不僅能夠迅速吸引人們的目光,還進一步推動了廣告設計的合理性。
2.交互性設計能夠使得包裝設計更加精美完善。對于現階段消費者的消費而言,包裝設計屬于最為吸引人眼球的設計內容,因為消費者在進行產品消費的過程中,第一時間接觸到的便是產品的包裝,因而包裝的樣式往往會直接影響消費者接受到相應的產品信息。交互性設計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能夠使得產品的包裝變得更加精美,也能夠較為直接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進而引起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在新時期的包裝設計中,設計師應當以交互性設計為基本原則,以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需求作為主要導向,在包裝上盡可能將產品的信息展現給消費者,一方面要確保包裝外觀較為精美,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要將產品的主要信息完全地呈現出來,讓消費者充分了解產品的主要信息,進而產生消費欲望。
四、結語
總而言之,交互性設計在視覺傳達中的應用,將給消費者帶來多方面的情感體驗和思想認知,并且有助于提高產品的信息傳播效果,迅速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傳遞出準確的產品信息,推動消費行為的產生。在新時期的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當合理加強對交互性設計的應用,逐步形成更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江寧.交互設計專業圖形用戶界面專利文獻綜述[J].傳播力研究,2019(22).
[2]陳竑.非處方藥品包裝說明信息的服務設計研究[J].湖南包裝,2019(02).
[3]任工昌,張博文,王肖燁.醫用配送機器人PC端后臺操作界面交互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9(03).
[4]張瑛.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與企業的對接[J].設計,201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