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國有企業利用“互聯網+”如何做好黨建工作已經成為當前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時代下加強國企黨建的對策:一是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夯實創新黨建工作;三是利用互聯網交互平臺,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四是加強“互聯網+”監管制度,有力懲處不良行為;五是加強“互聯網+”數據安全,有效遏制腐敗現象;六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夯實創新黨建工作。
[關鍵詞]“互聯網+”;國企黨建;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徐永宏(1975-),男,漢族,陜西富平人,陜西建工第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研究生,高級政工師,主要從事國有企業黨群工作,研究方向: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中圖分類號] D26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12-0044-03
“互聯網+”是指互聯網和各個專業的建設融合,主要是通過改造建設的方式,跟隨時代步伐,緊跟工業化4.0時代的浪潮。黨的建設同樣需要與此結合,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使黨建走向時代化、走向科技化。
黨的十九大以來,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是國家的需求、是人民的期望、是中國走上新時代的需要。從嚴治黨、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新時代幸福生活的保障。黨建是國企的重大課題,國有企業應將黨建工作做到細致完善,要善于利用互聯網來穩步強化黨建工作,并結合本身發展和需求,來創造符合自身的黨建工作模式。
一、“互聯網+”時代下國企黨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國企員工思維存在固化現象,無法靈活的與新時代接軌
大部分黨務工作者有著較長的工作實踐,經驗相對豐富,但在新時代背景下,經驗主義已經無法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進程,刻板式的經驗無法應用于快速發展的企業中。同時,習慣于憑借以往工作經驗解決問題的習慣,限制了這些黨務工作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之中依舊會采取保守的態度面對,或是解決問題。除此之外,這些黨務工作者仍然注重傳統的開大會、作報告、念文件,從而造成年輕黨員職工存在抵觸心理。新時代背景下,國企的黨務工作人員務必掌握新型信息交互技術,熟知直至完全掌握該工作方式。在工作中要時時運用信息化的思維模式,理解互聯網的運行機制,進而運用到黨建工作中。
(二)缺乏固定的互聯網媒介
在國有企業中,傳統的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已經無法滿足黨員職工的需求,微博、微信、oA等新媒體的出現受到廣大職工的喜愛。但是由于基層單位管理水平較差,經常出現長期不使用的“僵尸公眾號”“僵尸內網”等,大大影響了國企日常事務運作,浪費資源的同時浪費時間。不乏有部分員工將QQ作為通知工作任務的交流工具,不分主次的濫用互聯網工具,將直接影響新時代下互聯網媒介在黨建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三)過度依賴網絡辦公
信息化時代,雖然“互聯網+黨建”給基層黨務工作提供了便利,但也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著線下黨建工作的正常運行。據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況,有部分基層組織過度依賴互聯網信息工具,延緩工作進程,失去了線下信息的交流,一味的追求工作任務的上傳下達,只顧著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對生活中職工的難處不聞不問,甚至有個別人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拋之腦后。
二、“互聯網+”時代下加強國企黨建的方法與對策
新時代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要與“互聯網+”緊密融合,改變原有工作方式。思想政治建設可以通過滲透的方式穿插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目前使用的是在線黨建課程,有利于黨建干部對此的學習與利用。在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制度中應該加入監督制度,監督相關黨員的行為,提高黨員標準,使用“互聯網+”技術,通過設置打卡或者監督模式起到一定作用。
(一)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發揮輿論引導作用
習近平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當前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工作已全面納入議事日程,并且作為一項重要政治工作。國企品牌形象與輿論息息相關,若要贏得大眾口碑,國企還需要建立優秀的品牌文化,樹立正面積極形象,如此才不會產生能動搖員工信念的負面輿論。在“互聯網+”時代,輿論產生速度變快,影響范圍擴大,基于此,企業需要做好意識形態輿論導向工作,使企業內部有良好的工作氛圍,使員工能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理智的歸屬意識。在意識形態輿論引導方面,當前國企黨組織及黨建職能部門可以起到很好的政治引領作用,利用輿論事件,來強化員工的思想教育,使員工能正確看待輿論,做出正確理智的決定。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輿論引導都有跡可循,其變化與發展規律可以為黨組織所掌握,國企黨組織通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控輿論導向,利用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將正確的思潮和觀點及時傳達給職工,使輿論環境凈化,不至于出現大面積無限放大的錯誤觀點。國企黨組織是否能及時掌控輿論,關系到企業內部黨建工作的實效性,也關系著員工認知導向情況。所以黨建人員需要時刻關注網絡動態,同時黨建人員還要通過內部網絡,傳達相關的思想意識和觀念認知,使員工思想時刻處于積極狀態。在意識形態輿論引導過程中,黨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會得到同步開展,如此黨建工作效果會更加顯著。
(二)運用互聯網思維,夯實創新黨建工作
互聯網平臺還可以為思政工作提供渠道,黨組織在開展黨建工作時,可以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來夯實創新黨建,使企業內部員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積極性提升,黨建人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思政交流工作。黨建人員可以建立微信群,使該群成為員工交流共享信息渠道。在進行思政教育時,黨建人員需要及時了解員工的思想學習情況及思想覺悟提高效果,員工可以積極匯報給黨建人員,使黨建人員得到反饋。在工作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材料文件,黨建人員也可以將其傳到群中,供員工共享。二是組織討論活動,并將其作為常規項目。在討論活動中,每個員工都積極參與,各抒己見,黨建人員需要分析各種觀點,提出引導措施,使員工的思想處于健康狀態。三是利用平臺發布課程,使員工能在固定時間段學習黨務知識,了解黨的狀態和主戰策略。
(三)利用互聯網交互平臺,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
微博、微信是互聯網時代交互平臺的代表,它們使信息傳遞和接收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在這種條件下,黨建工作也要與時俱進,采用先進的手段來傳播正確的黨建思想,當前全國上下正普及推廣的“學習強國”和“黨員E家”APP平臺正是在這樣的時代條件下應運而生。在利用其開展黨建工作時,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官方黨建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號。加強認證,表明權威,賬號只發布與黨建有關的信息,關注賬號就可以隨時獲取推送信息,閱讀信息,并發布己見。負責賬號的管理人員需要盡快作出反饋。這種方式拉近了外界群眾與國企的距離,使群眾能了解黨建工作內容,了解國企發展情況,另外這種平臺還可以使企業內部黨員與員工的思路得到延伸。二是加強黨員教育。黨建人員利用互聯網交互平臺可移動化的特點可以隨時隨地開展黨建教育工作,使黨員能通過手機及時獲取教育信息,及時吸收領悟黨建思想。對于國企來說,必定存在很多特殊工作群體,這些群體無法正常參加內部思想教育,但通過手機平臺,他們能夠及時學習黨組織活動信息和理論推送,解決了傳統思想教育集中性缺陷,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三是改進黨建環境,使其穩步積極化。互聯網交互平臺需要高頻率宣傳黨建工作內容和典型優秀事跡,在弘揚黨建精神同時,使內部員工和外部群眾思想均得到再教育和再提升,使黨建環境不斷積極向上,有效穩步提升。
(四)加強“互聯網+”監管制度,有力懲處不良行為
國有企業應該大力加強黨建工作中“互聯網+”監管制度建設,在“互聯網+“”模式下信息的溝通和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在監督體制下,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環節應加強相關黨建工作信息的有效傳遞,這對于國有企業內部的改革、內部結構的優化,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反饋有著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在黨建工作監督管理過程中,應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開展黨建工作,對于偽造或者篡改黨建工作信息的行為必須嚴格進行處罰。
(五)加強“互聯網+”數據安全,有效遏制腐敗現象
國有企業應在“互聯網+”黨建過程中加強數據安全建設,國有企業的信息、個人的隱私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為確保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安全性能,在應用數據庫技術后能夠有效提高相應的辦公效率,共享各種信息資源,國有企業應及時設定信息防火墻,對信息的報名工作進行加強,并對黨建過程中的重要信息進行相關的備案處理,及時對數據的安全工作進行處理,以降低數據被竊取的風險。為了有效地保證數據的安全,防止數據被盜用,國有企業在日常的黨建工作管理中,應加強對數據的安全處理工作,設定專門的安全機構來對黨建工作的數據進行維護和分析,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保證國有企業數據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數據的預測和分析,對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的效率進行監督,杜絕犯罪行為的發生。
在“互聯網+”時代下,國有企業在黨建工作中應加強對大數據的應用,以實現對內部的有效控制,實現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高效化管理。國企黨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國有企業內部的相關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應正確地認識黨建工作,加強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監督。國有企業通過提升黨建工作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可以充分保證自身職能的發揮,而這對于黨建信息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有效地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
三、結語
進入“互聯網+”時代,國企本身需要轉型升級,引進新技術或新設備,才能跟上時代發展潮流,滿足市場需求,在此基礎上,黨建工作也需要煥發新生機,才能與國企配套。黨建人員在尋找工作思路時,還要從企業本身及互聯網技術本身出發,使黨建針對性更強,還要利用互聯網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員工成為黨建工作的擁躉。
[參考文獻]
[1]常沛,楚曉彥,葉新鋒,劉江林,施陽.國有企業互聯網黨建系統建設[J/OL].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21):12-13[2019-11-20].
[2]周偉.構建“互聯網+黨建”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23-24.
[3]朱舒婷,楊位波.“互聯網+”思維下公立醫院黨費收繳工作的探索和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9,30(10):1330-1331.
[4]王維秋,劉春麗,馬鳳毛,劉麗萍.“互聯網+”時代高校智慧黨建云平臺構建探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05):1-5.
[5]劉孟妮,易楓,唐夢鴻.“三微”平臺促“互聯網+黨建”落地——國網湖南衡陽公司黨建工作調查[J].當代電力文化,2019(09):38-39.
[6]張秀麗,吳艷華.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探究[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05):42-43.
[7]何旭.“互聯網+”視閾下國有建筑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路徑[N].建筑時報,2019-09-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