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如 黃婉潔



[摘要]目的 探討健康管理干預對腦卒中高危人群行為習慣和腦卒中高危因素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腦卒中高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管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健康管理干預,治療1年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行為習慣、高危因素控制情況及臨床相關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健康飲食、運動鍛煉、合理生活方式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吸煙率、飲酒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高血壓、體重指數(BMI)、高血脂、糖尿病、Essen評分、睡眠呼吸紊亂、高凝狀態的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糖化血糖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健康管理對腦卒中高危人群進行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行為習慣,更好地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有助于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具有臨床實踐價值
[關鍵詞]健康管理;腦卒中;高危因素;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 R74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11(a)-0059-03
Effect of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behavioral habits and high risk factors of stroke in high-risk population
LIN Dong-ru1? ?HUANG Wan-jie2
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Qingyuan? ?511513,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Qingyuan? ?5115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behavior habits and risk factors of stroke in high-risk popul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60 high-risk stroke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the behavioral habits, high-risk factors control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roportion of healthy diet, exercise, reasonable lifesty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moking rate, drinking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rates of hypertension, body mass index (BMI), hyperlipidemia, diabetes, Essen score, sleep respiratory disorder and hypercoagul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glycosylated glycoprotein (HbA1c),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behavior habits, better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blood lipid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help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troke, and has clinical practice value.
[Key words] Health management;Stroke;High-risk factors;Behavior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疾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腦卒中,多見于老年人,以偏癱、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具有發病急,進展迅速的特點[1]。該病致殘率、致死率高[2],且大部分患者就診時腦部已發生不可逆損傷,因此早期預防是該病的研究熱點。健康管理是針對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評估、干預、維護的過程[3],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腦卒中高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健康管理干預對腦卒中高危人群行為習慣及腦卒中高危因素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腦卒中高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54~71歲,平均(65.43±4.31)歲;其中單純肥胖1例,單純高血壓2例,單純血脂異常2例,單純糖尿病4例,以上因素均具有的有12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52~73歲,平均(65.23±4.14)歲;其中單純肥胖1例,單純高血壓5例,單純血脂異常5例,單純糖尿病8例,以上因素均具有的有1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腦卒中高危人群標準(原衛生部“十二五”醫改專項)[4];②年齡50~75歲;③患者依從性好;④患者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處理,發放腦卒中預防手冊,告知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并給予對癥處理。觀察組在常規處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管理干預,具體如下。①成立腦卒中健康管理小組,制定健康管理方案。②健康教育:舉辦腦卒中預防的專題講座,告知腦卒中的危險因素,講解合理飲食、體育鍛煉、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改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出院后第7天及第3、6、9、12個月進行電話隨訪,內容包括了解近期身體狀況、生活自理能力、用藥情況、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等,并給予針對性健康宣教和指導。③血壓管理:每月監測血壓,評估患者的腦血管,根據評估結果給予合理用藥,將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④血糖管理:每月監測血糖,必要時進行糖耐量試驗,監督糖尿病患者改變飲食習慣,口服降糖藥治療。⑤血脂管理:每月監測血脂水平,根據危險分層制定控制目標值,并給予他汀類藥物。⑥家庭隨訪:通過電話、走訪等方式,了解并監督其遵醫行為,加強家屬對患者改變生活習慣的主動性,利用健康管理軟件、微信公眾號給予患者健康指導。⑦質量控制:觀察組患者配合醫護人員做好實施措施的記錄,醫護人員核查記錄并分析原因,制定相關糾正措施。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隨訪1年,①比較兩組高危患者干預后的行為習慣,包括健康飲食、運動鍛煉、合理生活方式、吸煙、飲酒等;②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高危因素控制情況,包括高血壓、體重指數(BMI)>26 kg/m2、高血脂、高血糖、Essen卒中中高風險、睡眠呼吸紊亂、高凝狀態等,其中Essen卒中風險評估表[5]評分包括高血壓、年齡、吸煙、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外周血管病變、血栓史等內容,總分9分,0~2分為低危,3~6分為中危,7~9分為高危,控制率=(干預前-干預后)例數/干預前例數×100%;③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臨床相關指標,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后行為習慣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健康飲食、運動鍛煉、合理生活方式的比例高于對照組,而吸煙率、飲酒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況的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高血壓、BMI、高血脂、糖尿病、Essen評分、睡眠呼吸紊亂、高凝狀態的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干預后臨床相關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SBP、DBP、HbA1c、LDL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病,其高致殘率、高致死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與該病的發生發展具有密切關系[6]。國內研究顯示,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缺乏體育鍛煉是腦卒中的高危因素[7],因此,在腦卒中前期通過改變行為習慣對疾病進行預防是最根本的措施[8]。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1年的干預后,觀察組的行為習慣均優于對照組,對高危因素的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干預后的SBP、DBP、HbA1c、LDL等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健康管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行為習慣,更好地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有助于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我國2005年已將腦卒中的一級預防作為各級醫院進行推廣的建議,并寫入腦血管病的防治指南[9]。腦卒中的預防要有對發病因素的充分證據,國內外大量研究報道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肥胖等是腦卒中的高危因素[10]。本研究給予觀察組患者健康管理干預,包括建立專門的干預小組、建立健康檔案、專人跟蹤隨訪、每月定期評估、制定人性化干預計劃,極大地幫助高危患者改變其不良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并且能夠在治療上給予指導。同時,制定腦卒中預防小冊子、舉辦知識講座,提高其健康知識水平,有助于高危患者自主選擇健康的生活行為習慣[11]。電話隨訪及專人上門隨訪有助于了解其遵醫行為,有效督促患者戒煙戒酒、合理飲食、控制血脂、血糖、血壓[12]。同時,提高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也很重要,建立和諧的家庭氣氛,改變家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高危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13]。本研究采用微信公眾號、健康管理軟件等方式進行管理,依托強大的互聯網信息共享功能,科學合理地給予指導[14],并且建立高危人群交流的互通網絡,能夠加強他們之間的互相幫助,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15]。
綜上所述,應用健康管理對腦卒中高危人群進行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行為習慣,更好地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水平,有助于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具有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芬.健康管理干預在高危腦卒中人群中的應用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6):177-179.
[2]楊揚,李萍,孫衛國.健康管理對腦卒中前期自創性危險因素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臨床研究,2018,26(12):65-66.
[3]孫志輝,張佳麗,張蓉.健康管理模式在腦卒中高危因素防控中的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8,19(9):697-699.
[4]馬娜,劉遠洪,梁金花,等.缺血性腦卒中高危患者健康預防策略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8,25(7):866-869.
[5]何文文,陶學芳,周春霞,等.健康管理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8,21(3):342-345.
[6]郭麗莎,蘆良花,石貞玉,等.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6):457-460.
[7]焦麗艷,李焰,原平,等.健康管理在社區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藥,2018,40(8):1260-1262.
[8]哈提米汗·買買提,王育珊,徐曉璐,等.“互聯網+”健康管理干預模式在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18,40(7):822-824.
[9]宋霞,楊飛,韋亞潔,等.基于腦卒中篩查的高危人群對腦卒中認知及慢性疾病管理依從性的研究[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8,27(4):270-276.
[10]劉向哲,李雅新.腦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模式探討[J].醫學與哲學(B),2018,39(3):78-80.
[11]魯燕燕.腦卒中高危人群管理現狀分析和規范化管理流程的建立[D].荊州:長江大學,2018.
[12]張彩平,丁玉琴,馬先軍.中西醫結合“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在腦卒中高危人群中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7,16(10):1112-1114.
[13]王倩,支曉,武鵬,等.醫院-社區協同健康管理模式在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 20(26):3205-3209,3220.
[14]丁潔蔚,吳麗麗,梁文華,等.腦卒中高危人群實施健康管理干預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 37(7):819-820.
[15]潘群,王麗瓊.腦卒中高危人群實施健康管理效果評價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7,34(3):443-444.
(收稿日期:2019-05-08?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