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筱, 徐俊雄, 劉 嬋, 王巖巖, 伍 翔, 覃建兵, 柳忠玉
(長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湖北荊州 434025)
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即髓細胞組織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轉錄因子是最大的植物轉錄因子家族成員之一。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MYB轉錄因子不僅參與植物次生代謝調控、激素和環(huán)境因子的應答[1-2],還對細胞分化、器官的形成、植物抗病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3]。苯丙烷類物質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包括黃酮醇、木質素、花青素、原花青素、單寧等,MYB轉錄因子對苯丙烷類代謝起重要的調控作用[4]。
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 et Zucc.)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或根莖入藥,傳統(tǒng)中醫(yī)臨床用于治療肝膽疾病、肺熱咳嗽、瘡癰腫毒以及燙傷燒傷、急性細菌性痢疾與各類炎癥。虎杖根莖富含的白藜蘆醇、類黃酮等藥效成分都由苯丙烷類代謝途徑得到[5]。目前,對虎杖苯丙烷類代謝的研究多集中在結構基因上,例如白藜蘆醇合成酶基因PcRS[6]、查爾酮合成酶基因PcCHS[7]等。而MYB轉錄因子對虎杖苯丙烷類代謝的調控作用鮮有報道。
筆者所在課題組前期已經(jīng)從虎杖葉片中克隆到1個類黃酮代謝相關的MYB轉錄抑制因子PcMYB1[8]。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又從虎杖葉片中克隆了1個新的MYB轉錄因子PcMYB2,對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構建PcMYB2基因的原核表達載體并誘導表達,為豐富MYB轉錄因子的功能奠定基礎。
試驗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長江大學進行。虎杖植株種植于長江大學苗圃。總RNA提取試劑盒、cDNA第1鏈合成試劑盒和凝膠回收試劑盒購自Tiangen公司。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限制性內切酶、TaqDNA聚合酶、pMD18-T載體購自TaKaRa公司。SMARTerTMRACE cDNA Amplification Kit(RACE為cDNA末端快速擴增技術)購自Clontech公司。
1.2.1 虎杖葉片總RNA的提取和反轉錄 用Trizol法提取虎杖葉片總RNA,用cDNA第1鏈合成試劑盒將總RNA反轉錄成cDNA備用,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2.2 MYB基因保守區(qū)域片段的獲得 通過分析已公布的苯丙烷類代謝相關的R2R3-MYB轉錄因子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在保守區(qū)域設計簡并引物MYBf2和MYBr2(表1)。以虎杖葉片cDNA為模板進行RT-PCR(逆轉錄PCR),PCR反應條件如下:94 ℃預變性2 min;94 ℃變性30 s,59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5個循環(huán);72 ℃延伸10 min。將PCR產物純化后連接至pMD18-T載體,轉化大腸桿菌DH5α,挑取若干單菌落進行PCR檢測,并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測序。
1.2.3 cDNA的3′端和5′端擴增 3′RACE和5′RACE第1鏈的合成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書進行。根據(jù)MYB基因的保守區(qū)域測序結果設計3′RACE和5′RACE引物(表1),PCR擴增并回收擴增產物,連接至pMD18-T載體,轉化大腸桿菌DH5α,PCR檢測篩選陽性克隆并測序。
1.2.4PcMYB2全長cDNA拼接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將獲得的MYB保守區(qū)域片段和兩端序列進行拼接,獲得PcMYB2基因的cDNA全長序列。將PcMYB2序列在NCBI(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數(shù)據(jù)庫中用BLAST工具進行同源分析;利用開放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ORF)finder軟件分析開放閱讀框;利用Protparam軟件分析編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組成、分子質量、等電點等理化性質;采用SWISS-MODELSOPMA進行蛋白二級結構分析。利用DNAMAN軟件進行多重序列比對;利用軟件Clustalx 2.1和MEGA 5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用作同源性和進化樹分析的序列均來源于GenBank,具體情況列于表2。

表1 基因特異引物序列

表2 多重序列比較和進化分析所用MYB蛋白
1.2.5PcMYB2基因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 根據(jù)原核表達載體和PcMYB2基因cDNA序列信息,設計1對特異性引物YORFf2和YORFr2擴增該基因ORF。PCR擴增條件如下:94 ℃ 預變性2 min;94 ℃變性30 s,60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0個循環(huán);72 ℃延伸10 min。反應結束后,將PCR產物經(jīng)1%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并回收。用NcoⅠ和XhoⅠ分別酶切PCR回收產物和原核表達載體,用T4DNA連接酶連接回收純化的目的片段和切開的載體,并轉化大腸桿菌DH5α,經(jīng)NcoⅠ和XhoⅠ雙酶切以及測序鑒定后獲得的陽性克隆即為重組原核表達載體,將其命名為pET20b-PcMYB2。
1.2.6 重組菌pET20b-PcMYB2/Rosetta(DE3)誘導表達 利用軟件E.coliCodon Usage Analyzer 2.1對PcMYB2序列進行稀有密碼子分析。選擇能提供稀有密碼子的E.coliRosetta(DE3)菌株作為宿主菌。將測序正確的重組質粒pET20b-PcMYB2轉化至表達菌株E.coliRosetta(DE3),得到重組菌pET20b-PcMYB2/Rosetta(DE3)。挑取單菌落接種于含氨芐青霉素(50 μg/mL)的LB培養(yǎng)基內,37 ℃振蕩過夜培養(yǎng)。次日以1%量接種于含有相應抗生素的LB培養(yǎng)基內,37 ℃ 培養(yǎng)至D600 nm約為0.5時,吸出1 mL菌液作對照,其余加入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簡稱IPTG,終濃度為 0.5 mmol/L),誘導3 h后,收集1 mL菌液,將收集的菌液于 4 ℃、12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向沉淀中加入200 μL PBS(磷酸緩沖鹽溶液),充分混勻后加入50 μL 5×SDS(十二烷基硫酸鈉)上樣緩沖液,100 ℃煮沸10 min,4 ℃冷卻。取15 μL樣品上樣,用12% 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電泳結束后,用考馬斯亮藍染色,最后成像分析。
提取虎杖葉片總RNA用于RT-PCR,利用簡并引物MYBf2和MYBr2,以cDNA為模板擴增MYB基因保守區(qū)域,挑選陽性克隆測序得到1個長189 bp的保守區(qū)域片段(圖1-A)。設計特異引物3′GSP3和3′GSP4,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3′RACE,擴增得到1個長568 bp的帶有多聚A尾巴的片段(圖1-B)。設計特異引物5′GSP3和5′GSP4,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5′RACE,擴增得到1個長849 bp的片段(圖1-C)。將獲得的兩端序列與保守區(qū)域片段序列進行拼接得到1個長938 bp的cDNA序列,命名該基因為PcMYB2(GenBank登錄號為MG020557)。
序列分析表明,PcMYB2基因的5′端有長度為102 bp的非編碼區(qū),3′端有長度為98 bp的非編碼區(qū),ORF由738個核苷酸組成,編碼1個含有245個氨基酸的蛋白質,起始密碼子為ATG(圖2劃線部分),終止密碼子為TAG(圖2)。利用ExPASy的軟件Protparam預測PcMYB2編碼蛋白的理化性質,推測該蛋白分子式為C1 228H1890N354O376S9,總原子數(shù)為 3 857個,分子質量為27.917 ku,理論等電點(pI)為5.8。帶正電荷的氨基酸殘基(Arg+Lys)總數(shù)為30個,帶負電荷的氨基酸殘基(Asp+Glu)總數(shù)為35個。采用SWISS-MODELSOPMA進行PcMYB2的編碼蛋白二級結構分析,PcMYB2的編碼蛋白二級結構中α-螺旋占35.51%,β-轉角占12.65%,延伸鏈占12.24%,無規(guī)則卷曲占39.59%。
利用Blast進行同源性分析,結果表明,虎杖PcMYB2蛋白與苜蓿MtPAR(HQ337434)、擬南芥AtMYB5(AT3G13540)、葡萄VvMYB5a(AY555190)、柿子DkMYB4(AB503701)、葡萄VvMYBPA1(AM259485)、擬南芥AtMYB123(At5g35550)、柿子DkMYB2(AB503699)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較高,相似性分別為72%、72%、72%、68%、68%、66%、62%。


為研究PcMYB2蛋白與其他MYB蛋白的進化關系,選取其他物種參與原花青素和花青素代謝的MYB轉錄因子序列構建進化樹,進化樹可明顯分為2個分支(圖3)。參與花青素調控的擬南芥AtMYB75、擬南芥AtMYB113、矮牽牛PhAN2、葡萄VvMYBA1等序列聚為1支。而PcMYB2與參與原花青素調控的MYB轉錄因子聚在另外1個分支上,該分支上有擬南芥AtMYB5、葡萄VvMYB5a、柿子DkMYB4、葡萄VvMYBPA1、擬南芥AtMYB123、柿子DkMYB2、苜蓿MtPAR。因此推測虎杖PcMYB2的功能可能與原花青素合成有關。
促進原花青素合成的MYB轉錄因子的C端差異很大,根據(jù)C端功能基序的不同,目前已知的促進原花青素合成的MYB可分為4個組[9]。第1組MYB轉錄因子的C端具有DDxF[S/P]SFL[N/D]SLIN[E/D]保守序列。第2組MYB轉錄因子的C端包括V[H/Y][L/N]PKPxR、[S/T]L[E/D]KLY[E/D]EY[L/F]QLL和LD[S/Y]FAxSLL[I/V]保守序列。第3組MYB轉錄因子的C端具有V[I/V]R[T/P][K/R]A[I/L/V][R/K]C保守序列。第4組MYB轉錄因子MtPAR的C端不具有特定的保守序列。進化樹分析表明,本研究中的虎杖PcMYB2與MtPAR的進化距離最近,同屬于第4組(圖3)。

利用DNAMAN軟件進行多重序列比對發(fā)現(xiàn),虎杖PcMYB2蛋白與其他MYB轉錄因子的保守區(qū)域主要集中在N端,虎杖PcMYB2蛋白在N端具有2個典型的MYB DNA結合域,即R2、R3結構域,為典型的R2R3-MYB轉錄因子(圖4)。PcMYB2蛋白符合R2R3-MYB類轉錄因子的特征,并且在PcMYB2蛋白N端的R3結構域中包含1個能與bHLH轉錄因子相互作用的[D/E]Lx2[R/K]x3Lx6Lx3R基序。但是PcMYB2蛋白的C端不具有特定的保守序列。

將PcMYB2基因的ORF區(qū)域(738 bp)構建到載體pET20b中,獲得原核表達載體pET20b-PcMYB2。對原核表達載體pET20b-PcMYB2進行菌液PCR鑒定,獲得1條 738 bp 左右的特異性片段(圖5-A)。將原核表達載體 pET20b-PcMYB2用NcoⅠ和XhoⅠ酶切,切出大小約為 738 bp 的片段,該片段為PcMYB2基因的ORF片段,如圖5-B的箭頭所示。同時測序結果表明,連入表達載體pET20b中的PcMYB2基因ORF片段與目的序列一致,未出現(xiàn)堿基突變和移碼現(xiàn)象。利用軟件E.coliCodon Usage Analyzer 2.1對PcMYB2基因ORF片段序列進行稀有密碼子分析,結果表明,PcMYB2基因ORF片段序列的稀有密碼子占26%,因此選擇能提供稀有密碼子的E.coliRosetta(DE3)菌株作為宿主菌。將pET20b-PcMYB2質粒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E.coliRosetta(DE3)后,得到重組菌pET20b-PcMYB2/Rosetta(DE3)。
PcMYB2基因的ORF由245個氨基酸組成,理論蛋白分子質量為27.917 ku, 融合 His-Tag (組氨酸標簽)后理論分子質量為 28.74 ku。由12% SDS-PAGE結果(圖6)可知,與未誘導的重組菌pET20b-PcMYB2/Rosetta(DE3)相比,IPTG誘導的重組菌pET20b-PcMYB2/Rosetta(DE3)出現(xiàn)特異條帶,特異條帶的大小與理論值相符,而空載體pET20b/Rosetta(DE3)菌種誘導前后均無特異條帶表達。結果表明,重組菌pET20b-PcMYB2/Rosetta(DE3)已成功表達目的蛋白PcMYB2,如圖6箭頭所示。


已有的研究表明,苜蓿MtPAR、擬南芥AtMYB5、葡萄VvMYBPA1、擬南芥AtMYB123等均屬于調控原花青素合成的轉錄激活因子[10],本研究的虎杖PcMYB2與這些MYB聚為1支,推測PcMYB2可能是參與虎杖原花青素合成的轉錄激活因子。
雖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都受MYB調控,但原花青素的調控比花青素要復雜。調控花青素合成的VvMYBA1[11]、PhAN2[12]、AtMYB75[13]、AtMYB113[14]等序列C端都具有保守KPRPR[S/T]F序列。而調控原花青素合成的MYB的C端差異很大,根據(jù)C端保守基序的不同MYB可分為4個組,保守基序不同導致功能也發(fā)生了分化[9]。例如,擬南芥AtMYB5、AtMYB123由于C端保守基序不同而分屬于2個不同的組。AtMYB123特異調控擬南芥種皮中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15],而AtMYB5不僅調控原花青素合成,還參與調控種皮發(fā)育和毛狀體的形成[16]。來自于葡萄的VvMYBPAl[17]、VvMYBPA2[18]、VvMYB5a[19]和VvMYB5b[20]分屬于3個不同的組,其中VvMYBPA1、VvMYBPA2在漿果成熟時特異調控原花青素合成,但是VvMYB5a和VvMYB5b對原花青素和花青素合成均起調控作用。苜蓿中也有類似報道,苜蓿MtPAR[21]、MtMYB5和MtMYB14[22]分屬于3個組,其中MtPAR特異調控苜蓿種皮中原花青素合成,而MtMYB5和MtMYB14對苜蓿原花青素和黏液質都有調控作用。此外,桃PpMYB7調控原花青素合成,但該序列與前人報道的4組MYB轉錄因子皆不相同[23]。綜上所述,不同組MYB轉錄因子之間在序列、表達、功能上已產生分化,表明植物原花青素合成調控的復雜性。本研究的虎杖PcMYB2與苜蓿MtPAR的進化距離最近,同屬于第4組,在C端都不具有保守基序,在N端的R3結構域中都包含1個能與bHLH轉錄因子相互作用的[D/E]Lx2[R/K]x3Lx6Lx3R基序。MYB轉錄因子往往通過[D/E]Lx2[R/K]x3Lx6Lx3R基序與bHLH蛋白互作,才能充分發(fā)揮調控原花青素合成的作用[15,24]。雖然PcMYB2與MtPAR具有類似的序列特點,但PcMYB2表達特性、調控模式及功能等,還需要通過進一步轉化模式植物加以研究。
本研究中的PcMYB2基因(GenBank登錄號為MG020557)與前期獲得的PcMYB1基因[8]相比較,核酸序列相似性僅為6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低于50%;PcMYB1蛋白屬于Sg4亞家族,是一個類黃酮代謝的轉錄抑制因子,而本研究的PcMYB2蛋白可能是參與原花青素合成的轉錄激活因子,推測PcMYB1和PcMYB2蛋白在苯丙烷代謝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稀有密碼子的存在往往影響真核基因在原核系統(tǒng)中的表達[25],為解決此問題,本研究選擇能提供稀有密碼子的Rosetta(DE3)菌株作為宿主菌,并成功表達PcMYB2蛋白。后續(xù)將純化該蛋白用于體外凝膠遷移(EMSA)試驗,從而鑒定PcMYB2蛋白與元件的作用情況,有利于進一步研究PcMYB2蛋白的生物學功能。
本研究從虎杖葉片中成功克隆了1個R2R3-MYB類轉錄因子PcMYB2基因,PcMYB2基因含有長為738 bp的開放讀碼框,編碼245個氨基酸殘基。PcMYB2蛋白與苜蓿參與原花青素調控的MtPAR聚為一組。PcMYB2蛋白的N端R3結構域中包含1個能與bHLH轉錄因子相互作用的[D/E]Lx2[R/K]x3Lx6Lx3R基序。本研究構建了PcMYB2基因的原核表達載體pET20b-PcMYB2,并在大腸桿菌表達菌株Rosetta(DE3)中成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