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意識”是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比較重要的教學理念,也是初中語文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興起的一種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的訓練方式,所以“讀者意識”的培養已經成為教師現在教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本文旨在初步闡述這種意識培養的滲透方式。
在初中寫作階段,很多學生寫作文一般都是一氣呵成,而沒有進行更多的思考,在作文完成之后學生會檢查一遍,自認為寫得還不錯,可以達到這個階段教師的要求,就匆忙地將寫好的文章上交。殊不知這是很不可取的。這些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沒有客觀的評估,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他們不能跳出自我,從讀者的角度評估和審視自己的作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分組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之間互相提出意見,學生就會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作文。
比如在講授到《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童話故事。由一名學生改寫安徒生筆下的童話故事《海的女兒》,這名學生在作文中寫了美人魚救下了落水的男人并且對其產生了感情,這時候美人魚的愿望就是可以獲得一雙腳,所以為了獲得這份愛情,美人魚不惜發下誓言;如果美人魚沒能讓這個男人愛上她,那么美人魚最后的下場就是殺死男人或者成為水中的泡沫。但是接下來的故事是美人魚成功實現了自己的愿望獲得了一雙腳并成功上岸,但是男人并沒有愛上他,此時美人魚忍著疼痛揭下了自己身上的鱗片去幫助男人完成一個愿望,男人發現了美人魚這種特殊的能力后就深深的愛上了她,當然這種愛是帶有深深地功利色彩的,沒有真情。但是美人魚絲毫察覺不到,然后為了讓這個男人深深的愛上自己,不惜讓自己遍體鱗傷,美人魚漸漸發現這個男人極度自私之后就一刀殺死了這個男人,然后用男人的血來澆自己的傷口,文后美人魚重新回到了海中等待下一個讓自己心動的男人。
這名學生在完成了作文任務之后,沒有發現自己文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小組交流,其他學生在閱讀了文章之后,覺得文章在小美人魚情感轉變方面表達得不夠充分,所以缺少足夠的感染力。通過這種交流互動,這個學生認識到了自己文章存在的問題,接下來也找到了改寫文章的方向。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用交流的方法可以讓學生轉換視角,對自己的作文重新審視。
有一些學生在寫完作文之后可以感受到文章存在問題,但是不知道這些問題出現在哪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不清楚作文改寫的方向,那么就不能有效地修改文章。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品評者的角度修改文章。
比如說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在某某地發生的一件事》等類型作文時,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一名學生回憶到他和朋友在菜市場買菜然后看到一個菜販子由于缺斤少兩而被買菜的人毆打的事情,這名學生想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他無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覺得菜販子和買菜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比較辛苦,所以何必為了這些小事情而大動干戈和互相欺騙、互相傷害呢。學生寫完這篇作文之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去閱讀《多收了三五斗》,讓學生將這篇文章和自己的文章仔細比較。這名學生在對閱讀之后就會發現葉圣陶提煉故事情節的時候就像高明的攝像師,用幾個代表性的場景就對整件事情展開了細致的描述。再反觀自己的文章就沒有條理,就像沒有重點的流水賬,接下來學生找到了修改文章的方向,并以葉圣陶的那篇文章為范文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了改寫。
很多學生在寫作任務結束之后,即使發現了自己的文章在某些方面出現了問題,也找到了改正的方向,但是在經過了反復的修改之后,作文的整體水平還是沒有得到提升。在很多情況下,教師認為這只是學生用來蒙混過關的托詞,然后斥責、批評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所以教師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思想觀念,從根本上意識到學生很有可能是進入了瓶頸期,遇到了寫作的障礙,很大程度上是學生的知識積累還不夠,所以在這個時候教師要對學生指導,讓學生繼續去積累知識,當學生的知識積累越來越豐富時再返回審視自己的文章,就可以更容易看清自己的問題,并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比如在學習了《在蕭紅墓前五分鐘的演講》這篇文章之后,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篇作文,內容就是寫演講稿,但是在作業上交之后會發現很多學生的演講稿邏輯不夠嚴密、語言不生動、感情不夠充沛。學生在經過了多次的修改之后還是不能從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在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不要再著眼于這篇作文,而是將時間和精力放到知識的積累上,當語文知識的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再回頭修改這篇演講稿,學生就會從根本上意識到自己文章的問題出現在哪里,然后找到解決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時要想辦法讓學生學會在寫作的瓶頸期適當轉變思路。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實踐活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開展書面訓練和檢查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很多實踐活動都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一定要實現學生和讀者的真正交流,加強讀者意識的滲透。
比如說教師可以適當開展班級的競賽活動,并且設立一些獎項,對表現較好的學生表揚和激勵,去不斷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教師也可以將那些比較好的文章向文學社和相關單位投稿,推動學生對生活的了解,增加社會的閱歷,逐漸實現作文教學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讀者意識是十分重要的,不僅符合語文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還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