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莎
摘要:本文選取了英漢醫學與法律術語進行對比,研究發現,英語術語多通過派生法構成,復合法構成的術語也較多,但不及派生法,且這些術語很大一部分源于拉丁語﹑法語以及古希臘語。漢語術語中復合術語量大,派生術語較少,醫學術語中的中醫術語都源于本土文化,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小。
關鍵詞:術語對比;構詞方式;詞源;文化
一、引言
人類社會分工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行業領域,在各行各業中又產生了不計其數的專業詞匯,新的專業詞匯隨著各行業的發展而不斷增長,有的專業詞匯遭到淘汰或者是有所變動和更改。當今世界正處于交流的繁榮時期,而作為專業詞匯重要組成部分的術語則是我們傳播知識,進行各方面各領域交流的工具。本文希望通過英漢術語對比,正確認識兩語間術語的異同,為跨語際交流提供小小的幫助。
二、英漢醫學與法律術語對比
劉麗芬(2013)﹑黃忠廉&劉麗芬(2014)綜合對比英漢術語構成后發現,英漢語都多用合成法﹑縮略法﹑合成法等,但相比于漢語,英語則更多地使用派生法。蔡耿超(2010)﹑段其偉&張瑜(2017)﹑劉煒(2017)研究發現英語中的醫學術語多受拉丁語以及希臘神話的影響,相比于英語醫學術語的受外來文化影響大,漢語醫學術語,尤其是中醫醫學術語,受中國傳統儒﹑道﹑佛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大。
英語中-itis常用于表達漢語中某類炎癥。英語中這類術語多由派生法構詞而來,即由詞根加上詞綴或詞綴加上詞綴派生而來,而漢語中的這類術語則是通過復合法構成。這一明顯差異在另一些疾病名稱中也有所體現,英語醫學術語中常見-ia這一常用來表達xx癥或xx障礙。英漢兩語言中還存在著有自身鮮明文化特色的醫學術語,英語中的一些疾病名稱的由來與神話人物相關,如venereal disease與愛神Venus有關,achillodynia與archillotomy還有achillorrhaphy都與神話人物Achilles相關,而漢語術語中的中醫術語,則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體現。
屈文生&丁沁晨(2017)對英漢裁判類法律術語進行了研究,他們提出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屬于不同的語系且各自的法律系統也差異巨大,英漢裁判類法律術語的分類依據有較大差異,漢語在界分判決、裁決、裁定和決定等概念時,主要考慮的是四者的主體以及它們各自適用的對象是程序問題還是實體問題;但在英語中,裁判類法律術語之間更大的區分在于它們適用的對象是事實問題還是法律問題。
常見的漢語法律術語有“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證人﹑債權人﹑債務人﹑原告、被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這些漢語法律術語在英語中都有相對應的概念與術語,它們分別為(the)aggrieved party,suspect,obligee,obligor,plaintiff,defendant,fixed-termimprisonment,lifeimprisonment.經比較發現,以上漢語法律術語多是復合構成,而在對應的英語法律術語中有三種構成方式,首先是復合法。其二是由獨立詞根構成,其三則為派生構成。
三、英漢醫學與法律術語差異釋因
“在英語發展過程中,復合法為英語構造了大量新詞,但由于英語通過派生法構造了大量新詞,復合法的使用不如在漢語中廣泛,復合詞匯也不像漢語復合詞匯在漢語中所占的比例大。”(許余龍,2002:80-81)
經對比發現,從構詞方法來看,英語的醫學與法律術語多通過派生法構成,復合法位列其后,而漢語的醫學與法律術語則主要是通過復合法構成。從詞源來看,英語術語受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影響較大,而中國作為五千年文明古國,漢語極大地展現了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造成以上這兩個層面的差異的因素可大致歸為以下兩點,首先是英漢兩語各屬兩種不同的語言及文字系統,其二是英漢兩語受不同文化的影響。
總的來說,“漢語是典型的分析語”而“現代英語從古英語發展而來,仍然保留著綜合語的某些特征,但也有分析語的特點(連淑能,2010:1-2)”。就形態變化而言,尤其是構詞形態這一點來看,英語形態變化頻繁且豐富,而漢語則沒有嚴格的形態變化。英語的形態變化多通過詞綴變換來體現,這些詞綴既可以是構造新詞的派生詞綴,也可以是只表達一定語法關系的曲折詞綴。本文提到的-itis和-ia就是派生詞綴,它們具有一定的意義,它們和詞根或其他詞綴組合后可以構成具有完整意義的英語單詞,英語中的醫學法律術語作為英語語言系統的一部分,也有這一特點,即構詞方式多為詞根添加詞綴以及兩個或多個詞綴組合派生而來,而漢語,尤其是其文字系統,屬表意文字,通常一個漢字就有其獨立完整的意義,兩個或多個獨立漢字組合就可以構成新的詞匯。
前文所列舉的英語法律術語suspect﹑plaintiff、defe ndant和imprisonment都來自拉丁語或法語,suspect是中古英語時期產生的詞匯,而它又源于拉丁語suspectus,是拉丁語動詞suspicerede的過去分詞形式;plaintiff也是中古英語,源自盎格魯語-法語形容詞pleintif,而defendant則也有著同樣的淵源,借用了法語defendre這一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imprisonment則由向imprison這一詞根添加后綴-ment派生而來,imprison是來源于法語詞emprisonner,而后綴-ment也源于法語。由此可見,拉丁語與法語對英語的發展與變化有著深刻影響,這一語言文字上的影響與英語民族的歷史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歐洲國家在歷史上都曾廣泛使用拉丁語。諾曼征服后,諾曼人的古法語對英語產生較大影響,大量法語詞匯進入了英語(高麗,2008)。
與英語術語主要受外來文化影響不同的是,我國的中醫理論術語氣和陰陽五行等都能在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找到記載和相關描述,這些理論與語言都是我們祖先獨特與偉大智慧的體現,這些詞匯在英語中無法都無法找到對應的概念與詞匯。我國自己的法律體系與制度也發展較早,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法經》,中已規定了一些罪名,且還有相應的定罪量刑。而“徒刑”這一詞語的出現時間則比《法經》的成文時間更早。通過這些有限數量的術語的對比,我們發現英漢術語作為語言系統的組成部分,尤其是詞匯系統,也體現了英漢詞匯構詞方式的明顯差異,也體現了英語民族受古羅馬﹑古希臘文化影響大,而漢民族文化立足自身,源遠流長的文化差異。
參考文獻:
[1]蔡耿超.醫學英語詞匯-詞源與特點[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7):1132-1133.
[2]段其偉,張瑜.醫學英語術語構詞的理據特點及其范疇變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7(25):74-75.
[3]高麗.拉丁語對醫學英語形成與發展的影響[J].醫學教育探索,7(08):832-834.
[4]黃忠廉,劉麗芬.漢外術語理據對比[J].中國科技術語,2014(01):14-17.
[5]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劉麗芬.漢英術語構成方式對比[J].中國科技術語,2013(03):11-16.
[7]劉 煒.社會文化心理視角下的英漢醫學術語比較[J].醫學與社會,2017(04):73-75.
[8]屈文生,丁沁晨.裁判類法律術語英譯研究[J].中國翻譯,2017(06):92-99.
[9]許余龍.英漢對比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