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華 韓小云
【摘 要】目的:探討常用手術室護理技術教學,提高護理教學質量,為進一步實習工作打下基礎。方法:在目標管理法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理實一體,采用自主探究、講解演示、仿真模擬、情景演練等多種方法混合式教學。結果:(1)本研究教學實踐中學生教學滿意度、考核實踐優秀率、案例模擬優秀率均高于對照組學生;(2)大多數護生認為仿真模擬和情景演練教學可以體驗臨床真實感,有利于條學習興趣、培養多方面的能力。結論:手術室護理教學實踐,深化校企合作教護協同,運用多種方法教學研究,可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提升護生手術室實習適應能力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技術;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R47-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19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94
手術室護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專科護理技能操作項目多,是完成手術的必要組成部分。手術室護理教學應該著手于基礎,只有牢固地掌握各項基本操作技能,才能熟練地配合各類手術,跟上醫學發展的步伐,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緊貼工作崗位,校企合作教護協同,學校老師與臨床帶教老師共同研究,現就《常用手術室護理技術》教學實踐報告如下。
1 教學設計
1.1 教材分析
(1)教材選擇《外科護理學》及《外科護理學實踐指導》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材,該教材與服務對象對接,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與崗位需求對接,強化技能實訓,與社會需求對接,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2)參考教材《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是由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護理專業委員會編寫統一的指導性書籍,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目前臨床運用較多。
1.2 學情分析
(1)教學對象高職護理四年級學生 一年后面臨臨床。
(2)知識儲備學生已經過了護理基礎知識的學習,具備一定的基礎護理知識,這為本教學內容的學習作了準備和鋪墊。
(3)面臨的問題不同學習目的及經歷使學生在此階段處于護理知識需要進一步提升階段,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崗位之中。
1.3 教學內容與目標
1)教學內容結合教材教參,將手術室護理技術設計成一下模塊任務(表1)。
2)教學目標本項目能夠使學生了解手術室護理工作內容并掌握它的基本操作技能,具體如下:(1)知識目標 掌握手術室護理基本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術。(2)能力目標①學生能完成外科洗手;②學生能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③學生能識別和傳遞手術器械;④學生能手術縫線和縫針的選擇和傳遞;⑤學生能進行手術體位的安置⑥學生能鋪置、管理器械臺;⑦學生能簡單的手術配合;⑧學生能整理手術間物品。(3)情感目標 學生能養成主動學習、慎獨嚴謹的工作作風,尊重、關愛病人的良好品德,以及團對合作的精神。
表1 教學內容
2 教學策略
2.1 教學資源
1)學習平臺(1)學案和視聽模塊:用于課前課后知識的預、復習(2)測試模塊:用于知識點的考核,了解知識的掌握程度(3)虛擬仿真模塊:虛擬環境場景再現,體驗工作流程,可以多次體驗,以強化操作流程。
2)錄播實訓室記錄學生課堂練習和課后訓練的全過程,便于實時觀看或者回顧。
3)模擬手術室模擬手術室環境,融入手術室氛圍,增強真實感,安排情景教學。
2.2 教學方法
1)教法(1)任務驅動教學法: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全過程中,以若干個具體任務為中心,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介紹和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1]。(2)演示法:利用教師演示操作過程,學生同時模仿,讓學生在實際模仿的過程中能發現操作過程中的難點,為自己獨立完成掃清障礙,更快捷地接受本節課的知識點。(3)情景模擬法:是從課堂到臨床實踐的橋梁,因為系仿真模擬教學,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傷害,有真實感而又不受時間限制,是目前國際教育界正在推行的一種全新教育模式情景模擬教學。教師在帶教過程中結合實習要求和教學大綱進行系統地教學設計,建立模擬手術室,模式中教學相長,師生共同提高[2]。
2)學法(1)充分預習,先學后教:學生在課前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任務。課前任務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背景、參與教學、整體感知,能夠有所得,有所思,有所疑,為課堂學習作準備。課前任務完成的效果直接決定課堂教學能否獲得成功。因此課前任務完成情況情況也納入學習評價體系。(2)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通過學案的完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課后主動預約實訓室進行練習,完成學習任務。(3)小組合作,自主管理: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組,經過小組討論,指定組內成員為洗手護士、巡回護士、主刀醫生、助手醫生、觀察人員,各組推薦一名組織溝通能力比較強的同學擔任組長。通過學習交流、合作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培養團隊協作能力。
3)管理方法目標管理是一種現代管理學方法,通過將主體目標細化有序實施,實現管理的科學化細化的目標還可以起到激勵作用,并成為一種行為指導,有利于團隊行動的一致性,增進團隊協調。結合教材、教參臨床要求制定與實施計劃目標、分階段實施教學內容,有計劃地完成不同階段的培訓目標,最終完成總目標,提高護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臨床思維能力。
2.3 評價方式
本教學除了教學滿意度、實踐考核、案例模擬成績還結合教學過程評價,教學方法評價,多種方式評價。
3 課堂實施成效
(1)教學效果本項目教學學生教學滿意度、考核實踐優秀率、案例模擬優秀率均高于對照組學生(圖1)。
圖1 教學效果比較
(2)教學方法評價
大多數護生認為仿真模擬和情景演練教學可以提高多方面的能力。見表2。
表2 教學方法評價(n=51,人%)
4 反思與改進
本教學深化校企合作教護協同,以學生為主體,理實一體,采用自主探究、講解演示、仿真模擬、情景演練等多種方法混合式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習興趣、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臨床思維能力、溝通能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為提升護生手術室實習適應能力打下了基礎。現反思改進如下。
1)改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在傳統課堂講授教學法中,教師主要任務是用大部分課堂時間講授知識,指導和提示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單向灌輸多。混合式教學即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包括課前準備、課中學習、課后反思評價。教學方法的合理利用要求護教融合、立足崗位,對專業老師教師的臨床專業水平、教學觀念和方法、綜合素質及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挑戰,同時無形中也促進了專業教師的提升和發展。此外還要要注意學習策略的培訓,張美娟[3]在元認知策略培訓中學生的自主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提升護生能力結合教學評價。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我們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本教學從教學滿意度、實踐考核、案例模擬成績還結合教學過程評價,教學方法評價,多種方式評價。(1)加強理論實踐教學,基本的理論、操作以及合作意識與人文關懷是護生完成整體護理的必備條件,貫穿在校教學課程設置中可為將來臨床服務打下基礎。(2)臨床教學不容忽視,由于在校護生還沒有臨床工作經驗其“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總結能力”還需改進,雖然護生對這種教學方法評價很高,但我不能忽視的是仿真模擬、情景演練不能完全體驗臨床的真實感,臨床實踐是不可以完全被替代的。(3)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由于混合式教學需要課前準備較多如果沒有準備的同學可能被孤立,這就需要教師課前任務明確,課后做好及時的反饋,并對學生做好思想工作,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及總結歸納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蓉,閆娟麗,王卉.任務式教學法在手術室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8):118-119.
[2]李娜.項目式教學融入情景模擬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教學質量比較分析[J].當代醫學,2018,24(25):61-64.
[3]張美娟.元認知策略培訓探析——以“基礎護理技術”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2016(0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