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 許青云 鄭立軍


【摘 要】隨著當前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采暖供熱面積逐年增多,供熱管網急需擴容。另一方面,以散煤作為燃料的小鍋爐熱源點冬季對環境質量影響很大,不利于居住環境改善;因此,作為當地唯一的熱電聯產熱源點,某電廠計劃在廠外實施新接熱負荷擴容工程,提升該公司供熱能力和供熱可靠性,滿足熱用戶的熱需求,同時改善居住環境。
【關鍵詞】供熱管網;擴容;供熱可靠性
中圖分類號: F406.72;F426.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23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116
0 引言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1]。為加快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某地區燃燒散煤的小鍋爐急需關停;其所接待的熱用戶須由附近唯一的熱電聯產熱源點供給熱量。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居民集中供暖的需求持續增加,該地區新建樓盤所新增的熱用戶急需接入城市管網,由熱電聯產機組供給熱量。
本文以東北某地區網源一體企業熱網擴容項目為案例,分析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表1 老首站內熱網加熱器統計表
1 機組概況
某企業原有裝機2×12MW,原有1#、2#汽輪機為奧地利伊林公司生產的12MW次高壓抽汽凝汽式汽輪機。設有一級可調整抽汽和兩級不可調整抽汽。2012年,為了實現熱電聯產,增加供熱能力,滿足區域采暖要求,提高機組運行效率和經濟性。將原1#(12MW)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改為背壓式汽輪機組(B15-4.9/0.49)。
2 熱網系統
2.1 首站概況
廠內首站包括老首站和新建水水換熱站。
老首站熱網加熱器統計表如表1所示。
水水換熱站為2017年增加的70MW熱水鍋爐配套的換熱設備,站內設4臺水—水板式換熱器,每臺功率為20MW。
圖1 供熱系統圖
2.2 供熱系統圖
該企業熱源側有兩臺12MW可調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2012年改造1#機組為背壓式)抽汽和1臺70MW熱水鍋爐。
采暖汽源為0.15Mpa和0.49Mpa的蒸汽,其中0.15Mpa蒸汽來自2#機組的采暖抽汽和0.15Mpa減溫減壓器,0.49Mpa蒸汽來自1#機組的排汽和0.5Mpa減溫減壓器。供熱首站設置1#~8#換熱器,1#、2#、5#和6#換熱器的汽源為0.15Mpa蒸汽,其中5#和6#換熱器用于廠內供熱,3#、4#、7#和8#換熱器的汽源為0.49Mpa蒸汽。某電廠供熱系統圖如圖1所示。
3 熱負荷分析
3.1 采暖熱負荷
據統計,截止上一采暖季結束,該企業總供熱聯網面積為458×104平方米,實供面積達到350×104平方米。
上一采暖季,收取采暖費的面積為350×104平方米,實際入住面積為335×104平方米,另外15×104平方米面積由開發商交采暖費,并沒有居民入住。因此,上一采暖季結束之后,15×104平方米面積不再供暖,開發商也不再交采暖費。本工程現有采暖用戶實供面積按照335×104平方米(不包括下一年新增)考慮。
3.2 工業熱負荷
該企業簽訂了工業蒸汽供需合同。根據合同規定,該企業每年將為化工企業提供16×104噸1.0MPa±0.05MPa的飽和蒸汽(表壓)。
經核算,在1#背壓機額定工況(排汽量118.6t/h)和2#抽凝機最大抽汽工況(抽汽60t/h)下,1#背壓機組供熱能力82.6MW,2#抽凝機組供熱量為40.4MW,兩臺機組供熱負荷能力為123MW,加上熱水鍋爐后全廠供熱能力為193MW。此種工況下,1#汽輪機進汽134t/h,2#汽輪機進汽74.86t/h,合計208.86t/h,另外剩余16.14t/h循環流化床鍋爐來汽可作為工業用汽汽源,工業供熱能力可達15MW。
綜上,采暖熱負荷193MW,工業熱負荷15MW,總供熱能力208MW。廠內供熱能力滿足下一采暖季供熱規劃熱負荷和工業用熱負荷。
4 改造方案
本項目主要針對新建樓盤進行聯網供熱的工程施工,新建樓盤在城區內現有換熱站的供暖半徑之內的,在保證供暖能力的情況下,只進行二次網接入施工;但由于聯網后,供暖面積超過了現有換熱站的供暖能力,進行換熱站擴建,并將新用戶二次網接入擴建換熱站;另外,新建樓盤不在供暖半徑之內的,需要新建換熱站,并敷設一次管網。廠外一次網管線分為三條,西線、東線和江北線。接入西線的換熱站有8#,10#,16#,6#,14#,2#,12#換熱站,接入東線的換熱站有5#,1#,3#,4#,13#,11#,接入江北線的有江北工業園換熱站。
根據水力計算結果可知,東線最不利環路沿程阻力154.99kPa(單程),折合31m(含供回水),加上首站15m和最遠端換熱器10m,總阻力可達56m;西線最不利環路沿程阻力79.01kPa(單程),折合15.8m(含供回水),加上首站15m和最遠端換熱器10m,總阻力可達40.8m;則整個熱網系統在新增熱負荷下的最不利環路在東線,最不利換熱站為華韻四期換熱站。熱網首站4臺熱網循環水泵揚程為75mH2O~90mH2O,揚程滿足要求。
東線流量1578.34m3/h,西線1051.44m3/h,江北線21.9m3/h,總流量為2651.68m3/h,首站四臺循環水泵揚程分別為75m、90m、90m、77m,對應的設計流量分別為1646m3/h、790m3/h、790m3/h、1600m3/h,經過分析循環水泵的性能曲線圖,四臺水泵的流量滿足要求。
5 結論
本項目建成后,主要節煤量體現在新接入熱用戶取代熱水爐供熱。
本次工程新接入12家熱用戶,掛網面積總計55.61×104平方米,實供面積為45×104平方米。單位面積熱耗以0.413GJ/m2計算,一個采暖季熱負荷約為18.59×104GJ,相比小鍋爐,擴容之后累計全年可節約標煤0.669萬噸,實現減排CO2為1.75萬t,SO2為160.6t,NOx為46.8t,粉塵為0.48萬t,將有力推進桓仁城市建設和節能減排事業發展,為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J].新疆電力技術,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