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元 (湖南瀏陽市瀏陽河中學)
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澎湃新聞從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向大會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家校職責分工,減輕家長教育負擔的建議》。
對于孩子的教育,學校有學校的職責,家長有家長的職責,社會各界有社會各界的職責,理清這些職責,有利于各盡其責,形成孩子正面成長的合力,從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不可否認,李光宇代表的建議看到了當今學校管理中的一些問題,作業攤派,家長志愿者到學校進行衛生打掃工作,甚至個別學校還要求家長到學校執勤站崗、維護秩序等,這些問題值得關注。然而,問題的背后,絕非如此簡單,事實上,還有很多家長應盡的職責尚未履行到位,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孩子的教育就完全成了學校的事情,甚至還存在不少家長與學校教育背道而馳的情況,明確家校職責,勢在必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上行下效,家長們不恰當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深刻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學校教育,基于孩子起步階段的教育不到位,學校需要花費巨大的努力才能修正。問題不僅如此,與孩子同步的不恰當家庭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大阻力,不少家長甚至把本身應當擔負的責任完全交給了學校,在孩子的教育中,社會各界任何一方的不到位甚至是缺席,學校都將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方能彌補。
家校之間沒有本質的利益沖突,但有共同的奮斗目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學校理解家長,家長關心和支持學校,基于這樣一個共同目標而采取的行動,需要雙方的共同理解,各盡其職。或許有人會問:如何才能真正分清哪些是學校的職責,哪些是家長的職責?其實,一個最容易區分的準則,那就是孩子在學校的問題,由學校負主責,孩子在家里的問題,由家長負主責,不要彼此推卸,更需要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