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男 (江蘇如東縣實驗小學)
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建立起形象化的思維鏈條,以幫助學生將思維、閱讀乃至記憶的規律性特征,應用層級圖標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并在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學習的樂趣。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有助于形成寓教于“圖”、寓教于樂的教學過程,以促進培養英語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實現。
思維導圖用圖文并重的方式對人的發散性思維進行描述,是一種學習效率相對較高的學習工具。用關鍵詞表現主題,用圖示的層級關系和文字表示關鍵詞與各層級內容之間的鏈接關系。思維導圖的表現方法相對較為形象,能夠將抽象的文字化知識內容轉化為形象化的知識結構,有助于深化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
基于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英語語言知識的建構理解與應用、英語學習思維的發展與創新、英語語言文化的傳承與理解等內容。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能夠使各知識點之間形成內在的鏈接關系,以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同時,通過思維模式的構建,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
詞匯是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要基礎,很多學生進行單詞記憶都存在學習效率較低的問題,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可以用圖式展示很多詞匯之間存在的共性特征,體會詞匯之間存在的相互關系,使單個單詞的記憶形成多個具有關聯性特征的單詞學習,以實現提升記憶效率的目的。如進行“This is my father”一課教學時,教師便可以應用思維導圖,以關鍵詞為中心,讓學生進行系統性詞匯的記憶,以“family”為中心可以延展出“father/mother/uncle…”等導圖圖式內容,以“fruit”為中心可以延展出“apple/watermelon/pineapple…”等導圖圖式內容,引導詞以關鍵詞為中心,學生可以根據關鍵詞進行引導詞匯的記憶,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閱讀內容中包含諸多要素,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將要素提煉、概括出來,以實現理解閱讀內容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閱讀文本的關鍵詞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點,伴隨閱讀教學的逐步深入,文本的整體框架呈現出來,將整體文本的文字,應用圖示結構的方式進行展現,一方面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概括——略讀”與“深化——精度”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如進行“At the weekends”一課的教學時,為體現人物與事件的直接關系,教師可以將“weekend”作為中心詞,將“who”作為二級圖式結構,將“what”作為三級圖式結構,三級圖式結構又可以分為“often”“sometimes”兩個分支,明確不同層級結構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對相應位置進行填充,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便成為閱讀理解過程,此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閱讀文本中體現的層次,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發展。
寫作是語言知識的輸出過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的寫作思路具象化,利用思維導圖的框架將自己的寫作思路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捋清寫作思路,以實現高質量的文本寫作。如進行“A new student”一課教學時,為學生設計“classmates”的寫作訓練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何描述自己的同學,將人物、外形、事件作為層級結構,學生按照此順序進行文本寫作,便能夠清晰進行表述自己的想法,既能夠保證學生高效率完成寫作任務,也能夠保證寫作內容的條理性。
小學英語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可以應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在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率,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避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畏難情緒,將輕松學習、快樂學習的教學理念融合于思維導圖中,有助于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及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