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新安中心小學 張淑娟
寫作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所占比例很大,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肩負的責任。其實小學寫作訓練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隨便處之。寫作就如同登山,創作出優秀的文章就如同登到山頂欣賞美景。登山需要拾級而上,小學寫作教學要循序漸進,不可倒置或者跨越式開展教學。可以說小學寫作呈階梯式進行,我們不妨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寫作。
下面筆者就人物描寫的寫作實踐,來談一談階梯式寫作的策略。
著名學者胡適說過,凡富有創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但不善于模仿的人并不能創造。寫作需要創造才有生命力,但沒有之前的模仿很難做到。所以古人寫詩必先“熟讀唐詩三百首”,甚至是成千上萬首,了解古詩的創作竅門,習得寫詩的技巧。寫作亦然,我們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要引導他們模仿別人,尤其是模仿經典。人物形象塑造是學生寫作的難題之一,如何讓學生變換角度,巧用修辭,描寫具體,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塑造形象鮮明的人物,這些都需要學生學習他人的優點,從模仿開始,并在模仿中提高。讓學生知道“模仿并非羞怯事”,在模仿中學習,在模仿中提高。如《慈母情深》一文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作者在少年時期,為了讀小說而向母親要錢的一件小事。故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作者不緊不慢地向讀者娓娓道來,表達的情感真摯感人,這正是學生寫作時所缺少的。筆者引導學生從母親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描寫著手,品味文本,并在品味后進行仿寫練習。比如向家人要錢買一件貴重的禮物,自己的家人是什么態度,自己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結果如何,把當時的情景仿照文本的格式寫下來。學生一般都有這個經歷,所以他們把整個過程描寫得十分生動,尤其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的描寫上模仿得比較成功。
學生對寫作的認知度不高,怎么處理作文的結構,合理安排寫作素材,做到詳略得當等,這些問題學生很難處理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模仿開始,在模仿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引導學生在課堂或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語言或寫作素材,這時候可以讓學生放開手腳,展開合理的想象,擴展簡單的文字,在語言表達上有所突破與創造,把文章寫得更好。擴寫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由型擴寫,一種是指定型擴寫。前者擴寫基本沒有什么擴寫要求,相對寬松自由,在確立中心后,任學生語言、思想的馳騁;后者是根據題目指定好的要求來進行擴寫,內容限制更多,對學生來說可能難度系數更大。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布置擴寫任務,從第一種擴寫類型開始,逐漸深入,扎實推進擴寫。需要注意的是,擴寫必須得抓住中心,像人物形象塑造,要注意描寫人物的特點,抓住描寫的重點。只有這樣才能把擴寫的內容描寫出彩,突出人物的形象特點。這正所謂“裁成蜀國添花錦”,讓擴寫的內容給原文錦上添花,為原文增添更多的韻味。如《司馬光》是一篇文言文,篇目短小精悍,但人物描寫十分生動,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機智、鎮定,與其他人的慌亂無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更好地表現司馬光的形象特征,筆者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再加上合理的想象,把文本改寫成現代漢語,并進行適當的擴寫。很多學生因為以前也聽過這個故事,再加上對文本的深刻理解,故事擴寫非常成功。故事里司馬光砸缸的機智勇敢、鎮定自若,通過擴寫一一形象地表現出來,并具體描寫了其他小朋友的慌亂、膽小、怕事等,和司馬光形成了有力的對比,讓司馬光的形象頓時高大起來。
學生好奇心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這個特點,通過對文本的深入探究,挖掘文本的寫作技巧,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引發學生寫作的欲望,讓他們樂于寫作。擴寫一般有章可循,學生無論怎么處理,它都不會出圈,大部分學生都能在擴寫中找到寫作的方法。寫作需要創新,但學生寫作不可以跨度過大,需要一步一步來,這時候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在仿寫和擴寫的基礎上,進行續寫。像人物形象塑造,就可以抓住人物形象特點,推斷文章的內容走向,為續寫提供更好的語言支持。如《窮人》這篇文章里的窮人雖窮,但他們的精神不窮,這些窮人似乎比一些漠不關心別人的富人形象更偉大,也更有人情味。筆者為了學生更好地認識舊沙俄時代的境況,拓展了許多課外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漁夫一家人,及和他們一樣勤勞善良卻依然窮困潦倒的一類人。文本描寫的人物精簡有力,刻畫漁夫的妻子桑娜的形象時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心理描寫中品味人物形象特征,細致入微地體會揣摩,品味窮人之間互幫互助的善良和愛心。漁夫一家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還能幫助死去的女鄰居,收養她的兩個孩子,這是難能可貴的。為了更好地表現漁夫和妻子桑娜的善良及寬厚的愛心,筆者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續寫窮人——漁夫和妻子將會如何對待女鄰居西蒙的兩個可憐的孩子。這樣的續寫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放手讓學生自由創作,是小學寫作的最高級別,也是小學寫作的終極目標。這個級別的寫作,學生更自主,語言表達更自由。但并不代表學生可以隨便為之,必須建立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和寫作素材,對寫作構思有了較深的認識,能夠熟練運用語言表達技巧的基礎之上。不過,學生在寫作上還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文章的審題立意、結構安排、素材的選擇等方面,這些問題都要教師在學生自由寫作之前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穩扎穩打,學好寫作。像寫人的文章,教師可以利用課堂閱讀,提供文章范例,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就不會出現無頭蒼蠅般亂撞的情況,創造出彩的文章,從而讓他們的文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少年閏土》這篇文章,作者把童年的小伙伴形象刻畫得那么生動鮮活,讓人讀后如在眼前。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不止一位好朋友,我們可以把這篇文章作為范例,向學生展示作品的魅力所在,如人物塑造時的細節描寫,像閏土的外貌、動作、神態等,并在鑒賞時,引導學生學習文本在寫人方面的技巧,如對比、虛實結合等方法,并把自己所學與平時的積累結合起來,自由創作,題目叫《我的小伙伴______》,人物自選,結構不限,把自己學到的寫作知識通過寫作表現出來。
拾級而上,登寫作高峰。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限,根據他們的特點和寫作基礎,我們在訓練時,可以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從仿寫到擴寫,再到續寫,最后再到自由創造,呈現階梯式走勢。這樣一步步引導,讓學生獲得不同的寫作感知,登上寫作的高峰,俯瞰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