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南苑學校 嚴志衛
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的學科,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門重要學科。在新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下,小學數學教學積極展開了創新,基于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不能只開展理論化教育。在現代教育發展中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效果十分顯著的教學方法,結合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和具體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主動性,使其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數學學科有很多知識內容,在學習中需要學生積極探索和發現,若是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便會阻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為數學和人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創設情境中,可以密切結合實際生活展開聯系,讓學生可以置身于熟悉的環境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其保持愉悅的心情學習新知識,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的增強,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以“按比例分配”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小磊和小陽一起到商店買蘋果,小磊有10 元錢,小陽有6 元錢,他們一共買了30 個蘋果,如何分配蘋果才最合理?這種生活化情境在學生身邊十分常見,會不受控制地融入到情境之中,如此既可以激活學生思維,還能讓學生喜歡上思考,進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創設生活化情境,可以使數學知識內容和現實更貼近,還能把簡化復雜的數學知識,增強數學趣味性。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意義極為重大。
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不僅是對知識進行檢驗、完善和糾正的需要,也是學生傾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的需要。立足于相關研究證實,合作情境下的學習活動可以增進生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
以“長方體體積公式推導”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各小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12 塊一模一樣的正方體木塊以及一張實驗報告單。要求學生:第一,以小組為單位,將12 塊小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比一比哪個小組拼的種類最多;第二,如果每個小正方體的體積都是1cm3,那么你們拼成的長方體體積是多少?它的長、寬、高分別為多少?請將相關數據填在實驗報告中;第三,長方體的體積和其長、寬、高有何關系?你能把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總結出來嗎?要想順利完成上述任務,各小組就必須在活動中積極配合,一同努力,排除重復的擺法,還要將更加特別的擺法想出來,并將數據填入表中,再借助觀察、討論、分析,從而順利推導出公式。創設合作情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還能增強學生樂于合作的意識。
傳授知識只是一種教育形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傳授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增強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也是現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主要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社會真正所需人才。新時期對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需求量較大,學生不能死學知識,活學活用才是重點,要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喜歡有趣的事物,所以為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引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既可以生動形象地呈現出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借助故事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緊密聯系數學和實際生活,從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以“圓柱的體積”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我國古代的經典故事,例如,可以為學生講述《曹沖稱象》的故事,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知識的科學性,借助數學知識可以更加便捷地解決問題,加深對學習數學知識重要性的感受。借助創設故事情境,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豐富其想象力,借助教師的講述,學生會在腦海中形成故事的畫面,既可以深刻記憶知識點,還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情感。
就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數學學科的知識抽象性很強。如果教師想要加深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應創設操作情境。學生在操作中也能深刻理解此部分知識,學會學以致用。教師在創設操作情境的過程中應立足于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借助已學知識展開思考和分析,直至順利完成操作任務。在學生操作的時候,教師應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操作情況,如果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啟發性的建議,引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操作能力。
以“圓柱與圓錐”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圓柱和圓柱的體積時,為了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制作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柱的容器,用圓錐容器盛水,倒入圓柱容器之中,對兩者體積的關系展開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親自動手,很快便發現了兩者體積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或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三倍。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動手操作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贊可夫曾提到:“教學法只有涉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和情緒、意志領域,才能發揮高效作用。”情境教學法便觸及小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因此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借助有效的情境教學,我們堅信必定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增強數學問題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也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效提高數學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