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屠園實驗學校 陳瀅枝
英語和漢語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實現英語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但是從當前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并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也沒有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這顯然是不符合當代教育發展要求的,同時也會導致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遇到一定的瓶頸。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分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對策,對于促進小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1.啟發性原則。在之前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一直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按照多數教師的教學要求,只要跟著教師的思路和步伐,就可以完成相應知識內容的學習,不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創新。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養成了思想上的惰性,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愿意積極主動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在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下,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完成知識內容的傳輸,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獨立思想,最終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所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時候,教師應該遵循啟發性原則。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法,積極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和引導,幫助學生逐漸擺脫思維定式的限制,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2.主體性原則。不管處在哪個階段,學生都應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對于學習效果,學生也應該為自己負責。如果學生一直處于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不僅體會不到學習的成就感,而且還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影響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可以說,缺少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難以達到相應要求的,也是不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就需要教師重新定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過多的干預,而是應該扮演一個指導者的角色,在保證教學不偏離預期目標的前提下,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能夠自主安排學習活動,發揮自主學習和研究學習的優勢,完成相應知識點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收獲成功的喜悅,不斷提高學習興趣。
1.將思維能力培養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提升教學靈活性。傳統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形式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沒有明顯效果,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就應該在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方面多下功夫。然后以此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的設計,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在制定思維能力培養方案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明確教學的具體過程,以及每一步教學活動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有一個明確的導向性,避免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出現偏離教學目標的情況發生。
在此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的是,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特點,及時對思維能力教學計劃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避免之前教學形式僵化的情況發生,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靈活性和實效性。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上冊Unit 1“Our school subjects”的時候,可以展開以下對話:
Welcome back to school,class.
Nice to see you,Miss Li.
Nice to see you,too.
This is our new timetable.We have English,Chinese,Maths,Art,PE,Music and Science.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Wang Bing?
I like Chinese and Maths.
Me too.
在這段對話之中,教師應該將思維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然后在學習的時候讓小學生運用相應的思維方式,通過生活中的對話場景,完成對這段話的學習,然后開展閱讀訓練,最終幫助小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2.營造良好的思維能力培養環境。教學環境的營造對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英語知識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印象,同時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之下,教師對于教學環境的營造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很少會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刻意在營造教學環境方面做出努力。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并不知道如何營造思維能力培養環境。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豐富和提升教學能力,科學設計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自由和寬松的學習環境,不對學生進行過多的束縛,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讓學生有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能夠及時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起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教育作用。
3.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趣味性,為思維能力培養奠定堅實基礎。趣味性一直是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追求的教學目標,因為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主觀上促進學習的最直接推動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簡單地給學生講解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因為知識本身是單調的,教師應該通過對知識點的加工與整合,讓學生逐漸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即使脫離了教師的講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義。處于這樣的學習狀態之下,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實現質的飛躍。所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知識本身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際的學習活動之中,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整體質量。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將思維能力培養貫穿到教學的全過程中,不斷優化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思維能力培養環境,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實現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