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 馮國珍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促進學生知識理解,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但是,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依然有很多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對文本中詞匯、語句及寫作手法的模仿及運用方面,強行讓學生記憶,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生對文本僅限于表面的理解,這就直接影響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因此,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閱讀的教學,采用符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讓學生體會到閱讀中的樂趣,從而實現閱讀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該如何順利開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途徑是閱讀訓練。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并沒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在閱讀活動中缺乏對語言文字、運用技巧等方面的訓練。為改善這一現狀,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強化語文語言文字的訓練,指導學生分析詞句、作者的寫作手法,發現文字、語句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筆者對文本和詞句進行講解,并對學生進行“選詞造句”方面的語言訓練。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藥與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指導學生對這一句中的關鍵詞“扶”“蹲”“半跪”“拿”“洗”“敷”以及“扎”進行探究并品味,體會作者運用詞語所表達的含義,并嘗試進行詞語替換,思考并分析在寫作中選詞的技巧及重要性,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預期目標。因此,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教師應從文本實際出發,重視學生對課文整體的感知,在課堂上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訓練,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為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研究表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閱讀賞析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賞析文本,感受文本內容的精妙之處,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所以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適時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賞析活動,以提高閱讀興趣,通過對文本的賞析,著力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促進學生對文本中更深層的含義有所理解,并與之進行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文本的優美意境,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感受,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例如,在《草原》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筆者就組織學生進行文章賞析活動,先讓學生找到自己認為課文中寫得最好的地方,以及文章中哪些地方的修辭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同時說一說自己的理由。有的學生說:“將羊群比作綠毯上的白色大花,這個修辭手法用得非常好。這讓我仿佛看到了,羊群在草原上活動的情景。”有的學生說:“作者在課文開頭用了‘可愛’‘清鮮’‘明朗’等詞語來形容對草原的第一印象,讓我聯想到假期和家人去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景,我認為作者的這些詞語用得非常好。”由此可見,對課文進行賞析閱讀的過程,既能夠促進學生對文本閱讀的積極性,也能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品味文本的含義及情感,從而掌握文本賞析方法,提高其語文審美情趣。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以見得,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不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教會學生方法,只有讓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真正學會閱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講授文本內容的同時,還要重視閱讀方法的傳授,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內容巧妙運用閱讀方法,確保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獲更多的閱讀技能,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實踐中,為強化學生對文本內容及相關詞句的運用,可指導學生根據閱讀內容進行抄寫或者仿寫,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如果學生所閱讀的文章故事性較強,就可以指導學生采用瀏覽閱讀法,了解故事的大概即可,避免在閱讀故事上浪費太多時間,影響閱讀實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學會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教學評價,既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增強學生自信心,還能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因此,在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通過加強教學評價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增強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和信心,促使其運用正確的方法投入到閱讀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閱讀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具體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收獲不同的閱讀體驗和感受,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差異性的教學評價,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可采取“延遲評價法”,如果在閱讀教學中發現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準確、全面,切忌急于給出評價,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可稍微推遲一段時間,在大家都不注意的時候,用恰當的方式耐心指導學生,幫助其進步與提升,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正確認識核心素養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講究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中,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