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雙語實驗學校 杜紅波
人類在獲取間接經驗的過程中,閱讀作為一種重要的載體。閱讀的起點是語言,而數學也是包含在語言之內的,數學所運用的語言是一些符號等,相對來說是比較抽象的。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文本進一步讀懂,小學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引導。一般情況下,會采取比較直觀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演示,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數學知識的抽象性降低,而且使學生能夠對文本進行主動閱讀,通過自己的邏輯思維對數學文字材料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從而能夠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起來,對于數學語言具體的表達方式進一步掌握。因此,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對于數學閱讀教學來說非常關鍵。
近幾年來,我國在不斷深入新課程的改革,也越來越重視數學閱讀教學這一環節。與此同時,不斷在豐富數學閱讀相關材料。數學閱讀的材料來源非常廣泛,無論是通過網絡還是書店都能夠將各種豐富的數學學習書籍提供給孩子,因此數學閱讀不再受限于課本教材、練習題以及輔導材料等等。數學教師應該對這一類書籍更加關心和重視,選擇一些合適的、優秀的文章推薦給孩子,這樣孩子可以在課下的時間對數學有更多的接觸,對數學故事有更多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對數學家們的成長史有一定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對數學知識的興趣提高起來,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從而促使自身的數學知識進一步增長。
例如,《數學學習故事》這本書中有一節內容是關于“巧遇數學猴”的,這篇文章將“雞兔同籠”這一數學問題生動形象地講述出來,所用的語言也具有兒童化的特點。這篇故事將學習情境有趣地設立起來,由于里面借助的是西游記中的人物,孩子非常喜歡。這個故事中通過人物對話的方式展示了假設法的思維邏輯方法,語言生動活潑,并且遵循深入淺出的規律,孩子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
與語文教學一樣,數學也非常重視閱讀,相較于以前,現如今的數學材料越來越豐富,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制訂相關計劃,讓學生與閱讀多多接觸,把數學閱讀堅持下來,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閱讀多了,思考的就多了,思維逐漸變得開闊,眼界不斷拓寬,在理解數學材料上面會更加容易,興趣也越來越高,經過不斷的積累形成“數感”。
現如今,新課程倡導各種學習方式,例如學生們的獨立探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或者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等等,這樣不代表對數學教材的閱讀進行摒棄,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這些學習方式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這也是閱讀方式其中的一種。數學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把數學書讀懂,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關注學生是否具備把數學書讀懂的能力,并且要不斷培養他們的這一能力,其實與語文教學是大同小異的,將有效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充分調動他們在閱讀中的思維,使思維得到更深層的挖掘,對教材有更好的理解,能夠把數學書中所包含的數學概念、答題的過程以及規律等讀懂。
1.要求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記憶知識。數學這門學科也要經過不斷積累,數學知識中有很多復雜的公式以及基本的概念,學生必須不斷地通過記憶把知識積累起來。適當地進行記憶對于數學閱讀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把整節課學生應該學習記憶的內容進一步明確,讓學生們畫出重點記憶內容。閱讀數學書在課上也要重視起來,或者可以讓學生主動表達一下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對于數學這門科目的敏感性得到培養。
數學中有一些知識是需要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的,學生們不能對知識死記硬背。要想讓學生對所要記憶的內容充分理解,就要實施一些有效的教學方式,例如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或學生與學生、老師之間合作交流等等。舉個例子來說,學生們在學習加減法運算法則的時候,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于運算法則的整理和歸納,而不是僅僅讓學生背誦運算規律。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展示一些有關生活的例子,讓學生對運算法則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學生依然要對知識進行記憶積累,記牢知識,對其深刻地理解,可以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2.要求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學會不懂就問。數學閱讀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如果有問題不明白就要學會去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會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存有疑惑的位置打上問號。例如在進行“平行與垂直”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直線進行分類,然后讓他們根據互相平行的直線找共同點。學生們可以迅速找到共同點:互相平行的直線不會相交。本節課程結束之后,再讓學生們通過閱讀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學生會馬上提出各種問題,然后教師再進一步解釋和引導。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教師可以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有一個直觀清楚的了解,同時學生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夠高度集中思維,對知識進一步理解,從而牢固知識記憶。
3.要求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尋找聯系。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是比較系統的,具有一定的結構化。學生在進行數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數學知識之間尋找共同點和系統點,從而形成具體的知識體系。如果從小學數學開始建立好良好的基礎,有助于未來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學習。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尋找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聯系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積極整合學生的思維,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會更加具備條理性和邏輯性,從而使知識體系在學生腦中形成。
4.要求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動手操作。數學課本的閱讀不僅僅需要用眼睛看,同時還要手的協助。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閱讀的同時進行勾畫,或者動手操作,使自己的思維能夠完全集中在閱讀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最有效的閱讀。例如在閱讀習題解答的過程中,可以自己在紙上進行計算,或者寫一些相關公式等等,在集中思維的同時也能夠對數學文字材料有更充分的理解。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從不同方面對如何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積極思維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小學數學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通過積極思維讓數學閱讀逐漸走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