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扎下中心小學 張 瓊
課堂提問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普遍且不可缺少的教學形式,有效的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容忽視的方法,也是挖掘數學學科功能和內涵,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促進教學相長目標實現的保障。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可以順利推進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鞏固學生的知識和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大膽表達,給予豐富的教學反饋信息,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基于有效性提問的重要價值,教師需要做好對提問策略的研究,應根據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需要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有效性提問,有效改善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也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師要提高對課堂提問的關注度,并積極思考提升提問有效性的方法,以便進一步保持和發揮課堂提問的優勢作用,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提問時需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目的性。課堂提問存在的重要價值就是服務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基于此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圍繞教學目標以及數學學科的重點和難點開展,體現出明顯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真正優質的課堂提問,應該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以實現教學目標為準則完成提問。教師還需要了解到不同問題設置要面向不同目的的達成,使得學生以問題為引領,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二是啟發性。數學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引領學生主動思考與深入研究。教師在課堂提問當中要多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讓學生經歷思考的整個過程,而不是直接用肯定或否定來回答問題。三是趣味性。趣味性強的課堂提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數學興趣,增強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始終處在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之中,自然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提問效果和教學效果。老師在提問前要做好學生興趣愛好的分析和學習需求的研究,利用高質量的趣味性提問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四是簡明性。提問時所用的教學語言要簡明扼要和嚴謹,將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符號,這樣學生透過問題不僅可以加強對語言符號的認知,也能夠在清楚明了和準確到位的表述當中進行正確的思考,減少思索和回答中的失誤。五是多樣化。問題在內容、性質、特征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性,于是課堂提問形式也要實現多樣化,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比如懸疑設問、梯度設問、導趣設問等等。
1.提問內容分解,培養問題探究能力
在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之中,有效性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在思考當中更加積極主動從而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思考和探究能力。在具體的提問環節中,有很多學生存在著不敢回答問題或是迫于教師提問而被動回答的情況,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在提問時選用的方法方式不夠恰當和有效,在提出問題,特別是困難問題之后,沒有帶領學生對其進行分解,參加學生思考和解答的過程,這樣不利于學生問題探究能力的發展。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在問題難易程度上進行控制,還需要針對綜合性問題進行分解,分步指導學生思考和探究,最終讓學生順利找到問題答案,將學生思維引向深處,增強學生思考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應用題時,教師先給學生展示應用題:圖書館一共有720本書,全部放在三層書架當中,已知上層書架數量的1/3等于中層書架的1/4,還等于下層書架的1/5,那么下層書架總共有多少本書?這個問題對小學生來說非常困難,也會讓學生出現思維混亂和較大的思維障礙。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難題,教師可以對問題進行分解,啟發學生逐個擊破難題,鍛煉學生問題探究能力。如教師可提問:在對該問題進行分析時,研究每層書架有多少書籍,你們會發現每層書架的書籍數量存在怎樣的關聯?這個問題會啟發學生思考,每層書架書籍具體數量,來讓學生逐個突破問題,最終找到準確答案。這是一門獨特的教學藝術,教師需要有對課堂較強的把控能力和對問題的透徹的研究分析能力,以便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發揮提問的積極作用。
2.增加提問懸念,增強思考探究熱情
教師在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和安排的過程當中,應嘗試找到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心理層面上的差別,在此基礎之上把學生學習帶入到探究問題的場景當中,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在這之后再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心理層面上生成渴望渴望解決答案的感受,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積極活躍的良好狀態之下,讓課堂提問將教學效果引到最佳狀態。這實際上就是增加提問懸念的獨特魅力,也是數學教師在有效性提問設計當中需要特別關注的一項技巧和提問藝術。比方說在教學完長方形面積后,為增進學生對長方形面積、周長間關系的了解,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深刻思考和把握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假如兩個長方形周長完全相同,那么它們的面積是否也完全相同?假如兩個長方形周長不同,那么周長小的長方形面積是否也一定會小?反之成立嗎?原因是什么?這樣的問題會深深觸動學生,增加問題的懸念,會讓學生在解決這種問題時主動地表達個人的思想觀點,甚至還會展開同學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熱烈討論。
3.指導靈活解題,把握提問核心目的。在數學教學當中,指導學生立足于數學視角對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只是數學教學的開端,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才是教學的核心要點。教師在關注有效提問的同時,還需要激勵學生主動投入到問題的探索活動當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育學生探索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先要帶領學生對問題的核心指向進行研究,然后讓學生選擇多樣化的方法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累積學習經驗,增強學生問題解決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圓柱體時,教師可提出問題:圓柱體的上下底面相同嗎?這個問題具有很高的實踐操作性特征,于是教師可指導學生主動動手操作,利用實際測量和對比分析的方法來獲得準確結論,在保證課堂提問效果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問題解答的有效性。
對于數學學科教育而言,課堂是教學的堅實陣地,在堅守這一陣地并發揮課堂教育價值的過程中,要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課堂提問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水平的關鍵措施。利用課堂提問這一途徑能夠為學生輸出信息,也能夠密切師生之間的聯系,引發學生的深層次思考,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提問效果,教師需要立足教學實踐歸納經驗教訓,總結有效性提問的教學原則,在此基礎之上要完善提問策略,突出課堂提問的教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