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二七一雙語小學 李 峰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原則,立足教材,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多元化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促使學生學習水平逐步提升。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從學生興趣愛好和學習情況出發,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對語文知識展開探究和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下面,本文就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課堂環境變得生動有趣,對學生多種感官的調動有積極作用,同時能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環境中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兼具的優勢創設教學情境,將與文本相關的內容以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以《牛郎織女》這一課教學為例,筆者在課前做了充分準備,搜集了關于牛郎織女的資料及視頻內容,然后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以教材為依據,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牛郎織女的相關視頻,使靜態教學內容變為動態內容,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學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深刻理解與感受文本內容,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文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多媒體情境,無論是視頻內容還是圖片內容,只要不偏離文本內容,便可為語文課堂增添趣味性,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任何的教育知識都源于生活,知識與生活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脫離了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挖掘與之相關的內容,實現文本與現實對話,喚醒學生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文本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積極創設與文本相關的生活情境,使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領悟文本,對文本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四季之美》這一課教學為例,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對課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筆者就根據文本內容創設了生活情境,首先以聊天的方式幫助學生放松:“同學們,一年一共有幾個季節?分別是什么季節?”學生異口同聲:“四個,春夏秋冬。”“那每個季節有什么特點呢?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這時就聽到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有學生說:“我最喜歡春天,因為春天可以出去放風箏,還可以去公園劃船。”有學生說:“我喜歡冬天,冬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還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夏天,夏天可以每天都吃到美味的雪糕。”趁著學生興趣高漲,筆者就引入了教學新知:“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是《四季之美》,作者通過文章表達了自己對四個季節的喜愛之情。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看一看你與作者之間對四季的感情是否相同?有什么樣的不同感受?”于是,我就帶領學生開始了這節課的教學。由此可見,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為語文課堂增添了色彩,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領悟文本內容,能實現語文教學生活化,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能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是每節課中都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課堂上提出有效的問題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習,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教學核心內容,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主動探究,促使學生在探究中對知識有深刻的掌握,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以《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教學為例,上課開始,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筆者就創設了問題情境:“大家知道圓明園在什么地方嗎?圓明園是什么時候被破壞的呢?有誰知道圓明園是被什么人破壞的?”通過設置問題導入課文,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自主品讀課文,主動從文本中探究結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情境教學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對文本內容及其中蘊含的情感有更深入的體會。教學研究表明,角色情境的創設是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本角色,深刻領悟文本情感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角色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感受文本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思想情感,從而深入掌握人物的情感與特點,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將相和》這一課為例,在講述了這篇課文之后,為加深學生的文中人物內心世界及情感的理解,筆者創設了角色表演情境,找幾名同學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讓他們通過認真、生動的表演,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促使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文本各個角色的心理動態,從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總之,情境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教學方法,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能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還能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輕松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為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材為依托,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