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天汾小學 張 晴
從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對學習者而言,運用積極的課堂評價,能夠滿足學生求知心理,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在小學英語高效英語課堂推進中,怎樣巧借課堂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筆者現就此提出幾點建議。
在小學英語課堂,要想讓學生走出課堂沉默,教師要善用“發問”來引領學生展開學習。通過“問題”的驅動,打破教師單一的課堂角色,促進師生、生生互動情境的營造。在課前,教師要梳理教材內容,了解學生學情,做好課堂“發問”的選擇。哪些問題是有意義的,哪些是不當的提問。如在學習“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我們利用袋子將學生熟悉并能用英語表達的水果、玩具帶入課堂,然后引入句型“Is that an animal/a fruit”,讓學生事先了解該句型,并通過課堂提問,來增進學生對“Is that a/an…”的應用,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復習了先前知識,為后續課堂教學做好鋪墊。接著,教師在課堂“發問”上遵循“扶著學生走、牽著學生走、放手學生走”漸進性教學原則,引入新的語言材料,促進學生內化英語知識。在學習“I like dogs”時,我們梳理本節句型“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進行練習,讓學生結合自己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如不同的小動物詞匯來練習句型,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課堂評價的運用,不僅體現在言語上,還有動作及物質賞識。教師在課堂上,要結合學生心理需求,靈活運用多樣性評價,可以是一句話,可以是一個肢體動作,可以是一份獎品等,來激發學生的英語趣味。在進行“What are these/those?”句式練習時,我們通過同桌互練方式,對表現突出的、回答流利的學生豎起大拇指,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信心。有時候,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課堂交流時,一個鼓勵的眼神就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情。在進行“I like…”句型操練時,我們鼓勵學生能夠說出更多的詞匯,可以是食物,可以是事物,并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零食等物質賞識評價。當學生獲得教師給予的小禮品時,那種快樂的心理體驗,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夸美紐斯提出:“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是對教師的贊賞式語言的高度評價,也說明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語言評價來激活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來鼓舞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來啟發學生不斷探究英語知識。有一次,在學習“What’s the weather like...”時,當一學生提出“What’s the weather like on the mountain?”時,另一個學生回答“It is so cool”。很顯然,學生在回答時用錯了詞匯。這時,教師在面對學生答錯問題時,巧妙地融入“I think you are so cool!”,通過對“cool”的運用,讓學生意識到剛才回答問題時的錯誤,并迅速更正道“It is so cold.”教師并未直接否定學生的用詞錯誤,而是借助于幽默地語言評價,巧妙化解了學生的尷尬,拉近了師生距離,也讓學生能夠從鼓勵、尊重中獲得心理認同,更加喜歡英語表達。英語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教師要強調“以生為本”,借助小組合作學習,來激活學生的能動性。在學習“At Christmas”時,作為西方傳統節日,很多學生已經了解并對之很感興趣。為此,我們在課堂上引入《圣誕快樂》歌曲,并在邊聽邊看視頻的過程中,讓學生隨著音樂鍛煉常見短語“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接著,我們圍繞本節詞匯、句型,搭建小組合作學習情景,以圣誕節習俗為主題,讓學生自主發言,交流展示課堂所學。教師通過啟發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并從學生的表現中進行積極評價和鼓勵,讓英語課堂精彩紛呈。
教師在運用課堂評價時,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學生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性。教師要努力發現學生的個性,借助贊賞性評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進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保持課堂學習熱情。在教學“What do they do”時,針對不同學生的表現,教師要采取分層評價策略,因材施教。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評價時,以掌握“worker”“nurse”“doctor”“teacher”等職業詞匯為宜,適當補充“singer”“driver”“actor”等詞匯;對中等水平的學生,在掌握基本詞匯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運用“What do they do?”句型,進行關于職業的課堂對話,通過評價和激勵,引領學生延伸課外知識,促進不同學生獲得相應的提升。通常,課堂評價要貫穿于教學整個過程,課前運用評價,營造英語學習氛圍;課中運用評價,增進學生交流展示;課后運用評價,延續學習熱情。
總之,課堂評價的恰當運用,要不拘泥于形式,要貼近學生個性,要激活英語互動情景,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讓課堂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