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彭水縣高龍完小 鄭永生
經過幾年的教學工作,沒有做出什么成績,也沒有多少收獲,想起來總有點愧疚。有時靜下心來想想,覺得這樣碌碌無為的過,沒什么價值。想想學生未來和自己的職責,還是應該在本職工作上動動腦筋。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數學教學的幾點策略:
簡言之就是思想立足,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打算把它做好。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從一開始就準備把它做好,那事前就會計劃周密,實施過程中按照計劃進行,而且在按計劃做事的時候,才會把心思放在做事上。做一件事的成敗很多時候就看你在這件事上放多少心思,不是盡力而為,而是全力以赴。
搞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容易受到忽視,總認為思想品德教育不關數學老師的事。試想,學生的思想品德不好,那么他的行為習慣就差,行為習慣差,學習習慣就無從談起,學習習慣不好,怎么去搞好學習呢?所以,我認為數學教學仍然要先搞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就是學習成績不好,他以后也會成為有用的人。學生行為習慣好了,再好好引導他去學習就比較輕松,學習效果就應該很好了。
有些老師在教學中不太公平,在教學中對弱勢群體缺乏照顧。班級弱勢群體是很可悲的,在學習生涯中,他們也許從一年級起有些問題就沒有搞懂,在這一學期、這一節課、這個知識點,他們從某個地方開始就沒有學懂,以后就是跟著其他同學、老師吼吼而已,問題積累越來越多。從這點想,我們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講完一個知識點后,可以讓優生和中等生他們討論討論,自己深入弱勢群體中,看看他們到底懂了沒有,哪種題、哪一步有問題,及時解決,及時驗證,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
對一個班級學生,可以搞目標管理,給每類學生、每個人定一個目標,優生高點,學困生實際點,讓他們能從中找到自信。根據學生的智力和身心特點,一部分學生達不到要求的,也就是一些題目始終不會做的,不要生氣,多找找原因,也不要過于強求,并對他們的作業進行統計,獎勤罰懶。
做每一件事,方法很重要,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對,費力不討好。一些學生學習好,他是有好的方法的,我們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給學生講解和引導外,還應該引導學生探究一些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之間搞好交流,學生的互助對于幫助后進生的學習效果很好,他們平時坦誠相待,沒有多少顧及,敢說敢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讓他們一起學習。在整個班級教學中,要善于培養班干部,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為此,我通過民主選舉了8個組長,每組一個作業批改組長和一個作業檢查組長,進行分組管理。堅持每天公示作業情況,對學生起到激勵和示范作用,這件事由學習委員來完成。對于學困生,我采取了自主管理與“一幫一”相結合的方法,讓學困生中的成功者當組長,我每天給“學困小組”開小灶,單獨布置難度小的作業。
如果要講提高學生成績,搞好教學質量這一點很重要,也很管用。過關訓練就是要把所學知識都過關,這就要我們老師把握好。教學中,學生學習了某個知識,我們一定要看看他們是不是掌握了,都說精簡多練,可練得再多,都練錯了,練一遍和十遍都是一樣的效果,那有什么意思呢?我們何不靜下心來,讓每個學生做一兩道題,親自拿來看看,只要掌握了就可以了。人都有惰性,更何況學生也喜歡貪玩,知識掌握了,你讓他玩玩,他很高興,心情就愉快,心情愉快,學習就好了。
很多老師都說我們把一個知識反復講了,也抽學生(甚至是學困生)到黑板上做,他們都能做,結果自己做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時還是要錯,到底是怎么回事?試想,我們老師講到黑板上做,他注意力很集中,做完了要看幾遍,而自己做作業做完了就結束了,所以錯誤就有了。所以我們老師要培養學生“回頭望望”,也就是聽老師講完后不要慌著跑,自己再去看看過程,做完題后不要忙著交,再重新檢查有沒有問題,計算完一道題后,不要忙著寫結果,再看看計算過程,加減有沒有問題?口訣有沒有用錯?進位、退位搞錯沒有?這些習慣培養起來很難,因為很多學生都不愿意那樣做,但如果學生養成了這些習慣,這些問題應該可以解決。
終生學習,要求老師要不斷充電,知識變化日新月異,老師如果不學習,只用儲備的知識教學生,那就會故步自封。隨著智能化發展,用原來的教育方法教學,教學效果會很差,放羊式的教學,只是完成任務。教師要端正思想,嚴守師德師風,認真準備,潛心教學,及時總結,時常和學生在一起,耐心觀察,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書育人是個良心活,需要教師摒棄功利思想,正確看待,公平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豐富的知識和有效的方法,需要教師不斷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