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 何曉燕
伴隨國家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貫徹實施,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方面,教學內容和要求也呈現出新的變化。小學英語教學呈現的新特征決定了新時期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也應當結合形勢的變化等及時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戰、應對變化,全面促進英語教學成效的提高。
從國家新課程改革實踐情況來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和教學地位等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更加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等方面的內容設置。與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總體情況相比,新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學呈現出新的特點,具體表現在:
1.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緊密度更高。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應當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從注重學生興趣開發的角度入手進行教學模式的打造。可見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明確變化之一就是要求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聯系實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也應當結合新時代教學的新要求,在教學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轉型探索,聯系教學要求和學生的成長規律等,為如何達成教學目標等方面進行科學探索和系統分析,以此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教師只有營造和學生身心特點、認知基礎相契合的教學情境和內容,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潛能的開發。
2.注重教學內容的綜合性體現。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小學英語教學呈現的另一個變化就是教師不再單純地關注學生英語技能單一方面的培養目標,教師逐漸在教學中將語言功能以及話題結構、教學目標等緊密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探究,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標導向,針對性科學設計教學任務和教學體系,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3.教學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在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也逐漸呈現新的變化和新的特征,教師可以開始應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征與需求等探究更加靈活自主的教學方法。比如多媒體工具的應用,慕課、微課以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等等,這些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動性,也有利于教學成效的綜合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當然除了上述新特點以外,小學英語教學還有一個特征變化就是更加突出學生探究意識的教育,這樣可以更有利于營造師生互動的和諧氛圍,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總體上分析,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主要困境體現在:
1.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的素質堪憂。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需要有一批素質高、能力強且熱愛英語教學事業的團隊來開展,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以及潛能的開發等各個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導和示范。目前小學英語教師隊伍數量少,且教學經驗不足,師資整體力量相對薄弱,教師的待遇以及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相關的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仍需要不斷加強完善和優化。
2.教科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面臨的挑戰。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需要進行英語教學資源的科學深度開發,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但是目前英語課程教科書資源雖然類型比較多,但是教學內容比較固化單一,相關的教學資源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未能充分結合時代的變化以及教學新要求等及時補充和更新相關的教學資源或內容,從而不利于學生素養的提升和視野的開拓。
3.英語語言環境有待優化,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方面需要提前。一方面在英語教學環境等方面教師創設的情境不夠豐富,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很多英語教師依然習慣于按照漢語的教學模式和理念來進行授課和基礎知識的講解、技能的訓練,難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方面考慮不夠系統,對于如何更好地加強學生綜合英語素養的提升,注重小學教學課程內容、目標以及方法的有效銜接與延伸方面的教學探究不夠,不利于提升育人成效。
為了更好地促進新時期小學英語教學成效不斷提升,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1.注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養。要高度重視小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緊密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教學的新要求對小學英語教師的能力和素質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并通過針對性培訓、優秀教師資源的引進以及現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教學評估考核等方式進行教學探究,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英語課程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注重教學資源的開拓并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教學資源的體系化建設和深度開發應用。要緊密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注重教學資源的開發應用,充分利用教科書豐富的教學資源等加強教學內容的綜合體系化設計,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學習興趣和教學目標針對性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以此便于教學活動的有序組織。同時還應當加強教學資源的深度開發,圍繞教科書內容延伸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信息工具以及課前預習、課后資源查找等方式引導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教學資源的深度研究開發和共享,不斷拓寬學生的英語視野,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強英語教學氛圍的優化創設,注重從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入手來進行教學情境的研究和教學方式的靈活創新,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在冀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The clothes we wear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游戲互動法,將英語知識通過兒歌、比賽游戲等方式進行轉變教學,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還可以應用慕課教學、微課以及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在其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分層教學、問題引導法教學等不同方式的融入,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自主的學習課堂,全面調動學生手、腦、眼、耳并用能力,打造高效趣味課堂。
3.注重小學教學銜接方面的探究,并加強教學實踐。英語課程教學除了要突出趣味性,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以外,教師還應當針對如何提升英語教學實效來進行探究分析,因為教學目標最終是為了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所以只有緊密結合教學目標的新要求,加強效果的檢驗,才能提升育人成效。為此,教師要加強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方面的研究,對小學英語教學如何進行銜接、課程資源如何融合、教學方法如何創新以及評價方法如何優化等方面要集思廣益,通過實踐調研以及綜合分析研討等方式進行全面探究,形成更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通過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注重生活資源的融合開發,加強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并引導他們聯系所學的知識綜合進行應用,多讀書,注重語言技能的提高,做好英語筆記,全面系統學習英語語法,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建立分類培養機制等,以此不斷提高英語教學成效。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加強自身學習,并注重教學方法、教學資源以及教學體系的綜合研究與創新探索,這樣才能尋求更適合小學生的英語教學培養之路,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水平。